科技助残 感受来自泉城的“AI”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7:24 1

摘要:装上智能假肢,通过配套APP可以让肢体残疾人自主调节行走姿态;轻便的智能“AI”眼镜,是视力残疾人出行的“导盲犬”;智能手可以让上肢缺失的残疾人重建手部运动功能并实现精准控制每根手指,辅助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戴上一个脑机头环,可以实时抓取大脑活跃度情况,助力

装上智能假肢,通过配套APP可以让肢体残疾人自主调节行走姿态;轻便的智能“AI”眼镜,是视力残疾人出行的“导盲犬”;智能手可以让上肢缺失的残疾人重建手部运动功能并实现精准控制每根手指,辅助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戴上一个脑机头环,可以实时抓取大脑活跃度情况,助力孤独症儿童提高沟通社交能力……

在济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科技助残注入了无限活力。科技带来的希望与美好,不仅仅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遇见更好的未来。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让我们一起感受科技助残的济南力量——

科技助残 生活无“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成为助残重要力量。

近年来,济南将科技助残作为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探索开展“科技助残”项目,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创新物资帮扶与科技赋能协同模式。植入人工耳蜗,世界再也不是“悄无声息”;安心“走进”虚拟场景,VR破解孤独症康复难题;构建e泉康“残疾预防+精准康复”服务平台,试点探索“N+1+X”服务模式,链接医疗资源、技术平台、服务资源,为脑卒中患者、残疾人等群体提供“评估-干预-管理”全周期服务;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智能仿生假肢项目……科技感满满的各类助残项目助力残疾人更好自立生活。在科技产品的支持下,我市残疾人开启“无碍”生活,残疾人拥有了更加自主、便利和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更加顺畅地融入社会。

科技赋能 共享美好

“科技助残”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融合的一种社会实践,包括辅助技术、信息无障碍、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多个方面。

作为科技创新之城,济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英国《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居第31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保持第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这给济南带来科技助残的最大底气。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残疾人出行、自理、康复等方面问题,同时也在服务、就业等各方面为残疾人事业赋能。

构建覆盖广泛、便捷无碍的数字服务生态,16个业务系统、7个支撑系统的综合服务平台,让助残“一件事”不再是难事;

与21个部门实现32个信息目录、430个信息项的实时共享,既为部门协同搭建数据桥梁,也为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构建“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的智能服务模式,线上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保障等业务,构建起精准识别、智能审批、动态监管的数字治理闭环,让惠残政策落实更精准、更高效;

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助残服务深度融合,打通“线上需求采集-智能算法匹配-线下精准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努力让科技温度触达每个助残角落;

聚焦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等新经济形态,开展残疾人群体数字技能专项培训,培育残疾人数字就业能力,带动一批残疾人通过电商实现创业就业……

近年来,市残联紧扣数字济南建设,以数字机关建设为引擎,通过信息化平台迭代、数据要素激活、场景应用创新等多维发力,打造“云上残联、数字残联、智慧残联”一体化服务矩阵,为残疾人工作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撑,为残疾人群体搭建更便捷的服务通道,全面赋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智”创未来

5月的微风吹响幸福生活乐章,“春天的事业”正在泉城蓬勃发展。

直播间里,残疾人主播热情洋溢,回应着网友的提问;电脑前,残疾人网店店主用心经营,备货、发货熟练操作;坐上智能轮椅,残疾人也可以上下楼梯来去自如……当科技“硬核”力量与城市大爱相融,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在人生舞台书写精彩。

省残联、省科技厅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实施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为推进科技助残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展望未来,市残联将以数字机关建设为抓手,聚焦需求导向,通过数字赋能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探索“互联网+助残”“科技+助残”模式创新,让科技更好地赋能残疾人事业发展,确保《若干措施》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贡献“济南方案”。(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沙文婧)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