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4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县城的早市就冒起了热气。我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电动车,车筐里放着给儿子小宇买的豆浆和油条,往超市赶——六点半要到岗,晚一分钟扣五十块,这钱我得攥紧了。
第一章 晨光里的豆浆与账本上的红叉
2024年4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县城的早市就冒起了热气。我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电动车,车筐里放着给儿子小宇买的豆浆和油条,往超市赶——六点半要到岗,晚一分钟扣五十块,这钱我得攥紧了。
车把手上挂着个磨边的布袋子,里面是我的账本。昨天晚上算完账,我在“房贷3200”“小宇学费1500”“电费86”这几行字后面都画了红叉,最后剩下的余额栏里,写着“1286.5”。老公周强走了三年,这账本我记了三年,从一开始哭着算到半夜,到现在能面无表情地在每一笔支出后画叉,像在给生活的伤口贴补丁。
“林姐,早啊!”超市门口的保安张叔笑着打招呼,他知道我家的事,每次都会多给我留两分钟停车时间。
“张叔早。”我笑着应了声,把电动车停在角落,赶紧往更衣室跑。工作服是洗得发白的蓝色马甲,胸口的工牌上“林秀娟”三个字磨得有点模糊,像我这三年的日子,没了棱角,只剩将就。
上午的超市人不多,我负责生鲜区,给蔬菜喷水,给肉柜补货。手指浸在冷水里,冻得发僵,我往兜里缩了缩——兜里揣着儿子小宇的月考成绩单,数学92,语文88,这是我最近唯一的甜。上周小宇说想买个新书包,旧的拉链坏了,我答应他考进前十就买,现在成绩够了,可我翻了翻账本,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蹲在超市后门的台阶上,啃着从家里带的冷馒头,就着咸菜。同事李姐走过来,递给我一瓶热牛奶:“秀娟,别总吃这个,对胃不好。”
“谢谢李姐。”我接过牛奶,心里暖了点。李姐知道我家的情况,经常帮我换班,让我能早点回家给小宇做饭。
“小宇最近学习咋样?”李姐蹲下来问。
“挺好的,这次月考进前十了。”我笑了笑,眼里有点光。
“那得奖励奖励孩子。”李姐说,“我儿子上次考得好,我给他买了个篮球。”
我点点头,没说话——奖励得花钱,我现在的钱,得掰成八瓣花。
下午三点多,超市广播里突然喊我的名字:“林秀娟,请到服务台,有人找。”
我心里纳闷,谁会来找我?小宇在上学,我爸妈在老家,除了他们,我也没别的熟人了。
走到服务台,我愣住了。
服务台旁边站着个老人,佝偻着背,比三年前我最后一次见他时,又矮了一截。他穿着件洗得发黄的蓝布褂子,裤脚卷着,沾了泥点,黑色的老布鞋前头磨出了白边,鞋底的胶都裂了,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跟地面较劲。他手里攥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包角都磨破了,手指关节粗得像老树根,还沾着点草屑。
是公公,周德山。77岁了,住在离县城10公里的周家村。
“爸……您咋来了?”我赶紧走过去,声音有点发颤。
公公看见我,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他搓了搓手,声音沙哑,带着点喘气:“秀娟……我来城里办事,顺道来看看你。”
顺道?周家村到县城,要么坐公交,要么骑自行车,他这双老布鞋,磨成这样,哪像是坐公交或骑车来的?
“您走过来的?”我问,心里揪了一下。
公公没说话,只是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心里更酸了。拉着他往超市外面走:“爸,外面晒,我带您去旁边的树荫下歇会儿。”
走到超市旁边的树荫下,我让他坐在石墩上,给他递了瓶矿泉水。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滴在他的蓝布褂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爸,您找我,是不是有啥事?”我问,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公公攥着矿泉水瓶,手指关节都发白了,犹豫了半天,才慢慢打开那个蓝布包——里面裹着一个存折,还有一张医院的检查单。
“秀娟,你妈……她病了。”公公的声音哽咽了,“上周去镇上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得的是冠心病,要去县城医院住院,得交一万块押金。我这存折里,就剩三千块,不够……我找你哥嫂借,他们说家里也紧,孩子要交学费……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来跟你开口……”
他说到最后,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哼:“我知道,周强走了三年,你一个人带小宇不容易,可我实在没地方去借了……秀娟,你要是有难处,就当我没来过……”
我看着那张检查单,上面写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还有婆婆的名字“赵桂兰”。再看看公公手里的存折,余额那栏写着“3000.00”,数字旁边,还有公公的指印,像是攥了很久。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疼得慌。
周强走的时候,才38岁,突发心梗,没留下一句话。那时候小宇才上小学五年级,房贷还有十五年没还。我抱着周强的遗像哭了三天,公公和婆婆来吊唁,婆婆哭着说“我的儿啊”,公公只是蹲在角落里,抽着旱烟,一句话没说。
后来,我要上班,要带小宇,还要还房贷,很少回周家村。公公和婆婆也没怎么来县城看我们,偶尔打电话,也只是问问小宇的情况,没提过别的。我知道,他们心里也不好受,可日子总要过下去,我们就这么淡淡的,像隔了一层纱。
可现在,77岁的公公,为了给婆婆治病,步行10公里来跟我借钱,我怎么能拒绝?
“爸,您别这么说。”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您先在这儿歇会儿,我去请假,带您去医院看看我妈。”
公公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惊讶,还有点不敢相信:“秀娟,你……你真的能借我钱?”
“能。”我点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妈看病要紧。”
第二章 布包里的存折与柜台上的一万块
我跟超市经理请了假,经理知道我家的事,准了我一下午的假。我骑着电动车,带着公公往县城医院赶——他坐不稳,我让他扶着我的腰,他的手很轻,像怕碰碎了我似的。
到了医院,找到婆婆的病房。婆婆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见我们,挣扎着要坐起来。“你咋来了?”她看着公公,又看了看我,眼里满是愧疚,“是不是你去找秀娟借钱了?我跟你说了,别去麻烦她,她一个人不容易……”
“妈,您别说话,好好躺着。”我赶紧走过去,按住她,“钱的事,我已经解决了,您放心治病。”
婆婆的眼泪掉了下来:“秀娟,委屈你了……都怪我这身体,不争气……”
“不委屈,妈。”我笑了笑,心里却酸得很。
我去住院部缴费处,问清楚需要交一万块押金。我掏出手机,打开手机银行——里面是我这三个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本来是想给小宇交下学期的学费,还有换个新书包的,一共10235块。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心里犹豫了一下——交了这一万块,我手里就剩235块了,小宇的学费怎么办?这个月的房贷还没交,还有水电费、燃气费……
可转头看见病房里公公守在婆婆床边,佝偻的背影像棵被风吹弯的老树,我又狠了狠心——钱没了可以再赚,可婆婆的病不能等。
我输了金额,点了确认。手机提示“转账成功”的那一刻,我的手有点抖。
交完费,我拿着缴费单回到病房,递给公公:“爸,押金交了,您放心吧。”
公公接过缴费单,反复看了好几遍,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砸在缴费单上,把“10000元”那几个字都打湿了。“秀娟,谢谢你……谢谢你……”他拉着我的手,手很抖,“这钱,我肯定会还你的,等我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就还你……”
“爸,不用急着还。”我反过来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很粗糙,满是老茧,还有几道裂口,“您先照顾好我妈,等她病好了再说。”
婆婆也哭了,拉着我的手:“秀娟,你是个好媳妇……周强要是还在,肯定很高兴……”
提到周强,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是啊,要是周强还在,我们现在应该一起带着小宇来医院看公婆,不用让我一个人撑着,不用让公公步行10公里来借钱。
我们在病房里待了一会儿,我跟婆婆说了些注意身体的话,又跟公公交代了些住院的注意事项,就准备走了——我得去接小宇放学,还要回家做饭。
公公送我到病房门口,从布包里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东西,递给我:“秀娟,这个你拿着。”
我打开手绢,里面是几个煮鸡蛋,还有一把花生。“这是我早上从家里带来的,你拿着路上吃。”公公说,“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别嫌弃。”
我看着那几个鸡蛋,壳上还有点泥土,应该是公公早上刚从鸡窝里捡的。心里暖乎乎的,接过手绢:“谢谢爸,我不嫌弃。”
走出医院,风一吹,我才发现自己的眼睛红红的。我骑着电动车,往小宇的学校赶,手里攥着那几个鸡蛋,心里像揣了块石头,沉得慌——一万块钱,对现在的我来说,真的不是小数目,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接小宇放学的时候,他看见我,高兴地跑过来:“妈,你今天怎么这么早来接我?”
“妈请了假,去医院看了爷爷和奶奶。”我说。
“奶奶怎么了?”小宇问,眼里满是担心。
“奶奶生病了,在医院住院,妈已经帮奶奶交了住院费。”我说。
小宇点点头,没再问,只是拉着我的手,很紧。我知道,他虽然才上初二,可很懂事,知道家里的情况,从来不给我提过分的要求。
回到家,我给小宇做了他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碗米饭。吃饭的时候,小宇突然说:“妈,我那个书包,不用换了,我让同桌帮我修好了,还能再用一学期。”
我看着他,心里一酸:“小宇,对不起,妈这次不能给你买新书包了。”
“没关系,妈。”小宇笑了笑,给我夹了块鸡蛋,“等我以后长大了,赚了钱,给你买好多好多东西。”
我点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这个孩子,是我活下去的勇气,是我撑下去的理由。
晚上,我坐在书桌前,重新翻开账本,在“婆婆住院押金10000元”后面画了个红叉,余额栏里,写着“235.00”。我看着这个数字,心里有点慌——下个月的房贷3200,小宇的学费1500,还有水电费、燃气费,这些钱从哪儿来?
我打开衣柜,翻出里面的一个箱子——里面放着我和周强结婚时买的首饰,有一条金项链,一对金耳环,还有一个金戒指。这些都是周强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的,我一直舍不得戴,放在箱子里保存着。
我拿起那条金项链,放在手里,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这是周强对我的心意,我舍不得卖,可现在,我实在没办法了。
第二天早上,我把项链、耳环和戒指包好,揣在兜里,准备下班后去当铺看看能卖多少钱。上班的时候,我总是走神,脑子里想的都是卖首饰的事,还有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李姐看出我不对劲,问我:“秀娟,你咋了?脸色这么差。”
我把借钱和卖首饰的事跟她说了,她听完,叹了口气:“秀娟,你也别太为难自己。要不,我先借你点钱?”
“不用了,李姐,谢谢你。”我摇摇头,“我把首饰卖了,应该能凑够。”
“那首饰是周强给你买的,你舍得卖?”李姐问。
“舍不得也没办法。”我笑了笑,眼里有点湿,“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日子过下去,把小宇养大。”
下班后,我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县城的当铺。当铺的老板拿着我的首饰看了半天,说:“这些都是足金的,项链10克,耳环5克,戒指3克,一共18克,现在金价420一克,给你7560块。”
我心里算了算,7560块,加上我手里的235块,一共7795块,不够还房贷和交学费。“老板,能不能再加点?”我问。
“最多给你7600,不能再多了。”老板说。
我咬了咬牙,点点头:“行,7600就7600。”
拿到钱的时候,我的手有点抖。这钱,是用周强对我的心意换来的,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回到家,小宇已经做好了晚饭,是两碗泡面,还卧了两个鸡蛋。“妈,我看你还没回来,就自己泡了面。”他笑着说。
我看着那两碗泡面,眼泪掉了下来:“小宇,委屈你了。”
“不委屈,泡面也很好吃。”小宇走过来,抱住我,“妈,以后我帮你做饭,帮你做家务,我们一起努力。”
我抱着小宇,心里暖暖的。有这个孩子,再难的日子,我也能撑下去。
第三章 粮囤里的麦子与阳台上的咸菜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更紧了。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给小宇做早饭,然后去超市上班,晚上下班后,还要去小区里的便利店兼职两个小时,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家。小宇也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自己做饭,然后写作业,等我回来。
有一天晚上,我兼职回来,看见小宇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作业本上的字写得工工整整。我走过去,给他盖上毯子,看见他的书包——拉链确实修好了,是用一根绳子系着的,看起来很别扭。我的心里酸酸的,暗下决心,等下个月发了工资,一定要给小宇买个新书包。
婆婆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终于出院了。公公给我打电话,说要把婆婆接回周家村养病,让我有空回村里看看。我答应了,说等周末就回去。
周末那天,我带着小宇,买了点水果和营养品,回了周家村。村子里的路还是土路,坑坑洼洼的,我们坐了半小时的公交,又走了半小时的路,才到公公家。
公公和婆婆正在院子里晒麦子,金黄的麦子摊在院子里,像铺了一层金子。看见我们,他们很高兴,婆婆拉着小宇的手,问长问短,公公则赶紧去厨房做饭。
“妈,您身体咋样了?”我问婆婆。
“好多了,医生说要好好休息,别累着。”婆婆笑了笑,“这次多亏了你,不然我这病都不知道该咋治。”
“应该的,妈。”我笑了笑。
吃饭的时候,公公给我和小宇夹了很多菜,有鸡蛋,有鸡肉,还有我爱吃的炒土豆丝。“秀娟,你多吃点,看你瘦的。”公公说,眼里满是心疼。
我点点头,吃着菜,心里暖暖的。吃完饭,公公把我拉到院子里,说有话跟我说。
“秀娟,这是卖麦子的钱,一共8000块,你拿着。”公公从布包里掏出一沓钱,递给我,“我把家里的两亩麦子都卖了,还有这几只鸡,也卖了,凑了这些钱,先还你一部分。剩下的,等秋天收了玉米,我再卖了还你。”
我看着那沓钱,都是零钱,有10块的,20块的,50块的,应该是公公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很疼。“爸,不用这么急着还,您留着给我妈买药吧。”
“不行,这钱必须给你。”公公把钱塞进我手里,“你一个人带小宇不容易,还要还房贷,我不能让你为难。这钱虽然不多,可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握着那沓钱,手里沉甸甸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爸,谢谢您。”
“谢啥,该谢谢的是你。”公公笑了笑,“周强要是还在,肯定会很高兴的。”
提到周强,我们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公公又说:“秀娟,以后你要是有啥难处,就跟我说,别自己扛着。虽然我年纪大了,可还是能帮你干点活的,比如帮你看看家,接送小宇上学。”
“不用了,爸,您照顾好我妈就行。”我摇摇头,“我能扛得住。”
临走的时候,公公和婆婆给我们装了满满一袋子东西,有他们自己种的蔬菜,有腌的咸菜,还有几个煮鸡蛋。“这些都是家里的东西,不值钱,你拿着回去吃。”婆婆说。
我接过袋子,心里暖暖的。坐在回县城的公交上,小宇靠在我身边睡着了,我看着窗外的田野,看着手里的钱和袋子里的咸菜,心里突然觉得不那么难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公公婆婆,还有小宇,我们是一家人。
回到家,我把公公给的8000块钱存进了银行,加上我卖首饰的7600块,还有手里的235块,一共15835块。我翻开账本,在“公公还借款8000元”后面画了个对勾,余额栏里,写着“15835.00”。看着这个数字,我心里松了口气——房贷和小宇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
晚上,我给小宇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还给他买了个新书包——是他一直想要的蓝色书包,花了120块。小宇看见书包,高兴得跳了起来:“妈,谢谢你!”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奖励。”我笑了笑。
小宇抱着书包,翻来覆去地看,脸上满是幸福。我看着他,心里也满是幸福——只要孩子好,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从那以后,公公经常会来县城看我们,每次都会带点家里的蔬菜和咸菜。有时候他会帮我打扫打扫卫生,有时候会陪小宇聊聊天,给小宇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也会经常给公公婆婆打电话,问问他们的身体情况,给他们寄点药和营养品。
有一次,我因为加班,没能去接小宇放学。等我赶去学校的时候,发现公公竟然在学校门口等着小宇。“爸,您咋来了?”我惊讶地问。
“我今天来县城卖菜,想着顺便来接小宇放学。”公公笑了笑,“你工作忙,我能帮一点是一点。”
小宇拉着公公的手,笑着说:“妈,爷爷今天给我买了冰棍。”
我看着他们爷孙俩,心里暖暖的。原来,亲情从来都没有因为周强的离开而变淡,反而像院子里的麦子,在岁月的沉淀下,变得更加醇厚。
第四章 账本上的对勾与心里的暖
日子一天天过着,像超市里的流水,平淡却真实。我依旧每天早上送小宇上学,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去便利店兼职,只是心里的担子,比以前轻了很多。
公公每个月都会来县城一次,有时候是卖菜,有时候是专门来看我们。他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点家里的东西,有时候是新鲜的蔬菜,有时候是腌的咸菜,有时候是他自己种的水果。他还会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帮我擦窗户,帮我修水管,帮我接送小宇上学。
有一次,我家的水管坏了,漏水漏得厉害。我给物业打电话,物业说要第二天才能来修。公公正好来县城看我们,看见水管漏水,二话不说就拿起工具修了起来。他年纪大了,弯腰修水管很费劲,额角的汗珠子往下淌,我给他递毛巾,他笑着说“没事,这点活难不倒我”。
修了一个多小时,水管终于修好了。公公的衣服都湿透了,手上还沾了点泥。我让他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他却说“不用了,我这就回村里了”。我留他吃饭,他也不肯,说“家里还有你妈等着我呢”。
看着公公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我心里满是感动。这个老人,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着我和小宇,默默地支撑着这个破碎的家。
小宇也越来越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当了班里的学习委员。他知道我工作辛苦,每天都会自己做饭,还会帮我洗衣服,整理房间。有一次,我因为劳累过度,感冒了,发烧到39度。小宇给我请假,在家照顾我,给我倒水,给我敷毛巾,还学着给我做了一碗面条。虽然面条有点糊,可我吃得很开心,心里暖暖的。
年底的时候,超市给我发了年终奖,一共5000块。我拿着这笔钱,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给小宇买件新衣服,给公公婆婆买点营养品了。
我带着小宇回了周家村,给公公婆婆买了羽绒服和保暖鞋,还给他们买了些补品。公公和婆婆看着我买的东西,高兴得合不拢嘴。“秀娟,你不用给我们买这么多东西,我们有衣服穿。”婆婆说。
“妈,这是我给您和爸买的,您就穿上吧。”我笑了笑,“您和爸年纪大了,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春节的时候,我们在周家村过的年。公公杀了家里养的鸡,婆婆做了一桌子好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虽然没有周强,可也很热闹,很幸福。
小宇给公公婆婆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公公婆婆给了小宇一个红包,里面有200块钱。小宇高兴得不得了,说要把钱存起来,以后给我买礼物。
吃完饭,公公拉着我和小宇,坐在院子里看烟花。烟花在天上绽放,五颜六色的,很漂亮。“秀娟,小宇,”公公说,“以后每年春节,咱们都一起过。”
“好。”我和小宇异口同声地说。
看着天上的烟花,看着身边的公公婆婆和小宇,我心里满是感慨。老公走了三年,我一个人撑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现在,有公公婆婆的关心,有小宇的懂事,我知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第二年春天,小宇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小宇高兴地跑回家,抱着我哭了:“妈,我考上重点高中了!”
我也哭了,是幸福的眼泪:“小宇,你真棒!妈为你骄傲!”
公公和婆婆也来了,他们看着录取通知书,高兴得合不拢嘴。“小宇真是个好孩子,跟周强一样,有出息。”公公说。
为了庆祝小宇考上重点高中,我做了一桌子好菜,还买了一瓶红酒。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举杯庆祝,虽然没有周强,可我知道,他在天上看着我们,也会为我们高兴的。
暑假的时候,我带着小宇去了周家村,帮公公婆婆收麦子。小宇虽然从小在县城长大,可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割麦子、捆麦子,都做得有模有样。公公看着小宇,笑得很开心:“小宇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收完麦子,公公卖了钱,把剩下的2000块钱还给了我。“秀娟,这是剩下的钱,都还给你了。”公公说,“以后我再也不用跟你借钱了。”
我接过钱,心里满是感慨:“爸,谢谢您。”
“谢啥,该谢谢的是你。”公公笑了笑,“要不是你,我和你妈都不知道该咋办。”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我的工资涨了,兼职的收入也稳定了,小宇的学习成绩很好,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我们的生活,像院子里的向日葵,朝着阳光,慢慢变好。
有一天,我翻着以前的账本,看着上面的红叉和对勾,心里满是感慨。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委屈的眼泪,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像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回放。我知道,我能撑过那些日子,不仅是因为我自己的坚持,更是因为亲情的支撑——公公婆婆的关心,小宇的懂事,还有周强在天上的保佑。
晚上,我给小宇做了他爱吃的糖醋排骨,还开了一瓶红酒。小宇看着我,笑着说:“妈,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因为妈觉得,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笑了笑,“小宇,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妈就放心了。”
“我会的,妈。”小宇点点头,给我夹了块排骨,“以后我赚了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我看着小宇,心里满是幸福。我知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关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五章 阳台上的向日葵与心里的光
小宇上高中后,学习更忙了,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十点才放学。我每天都会早起给他做早饭,晚上去学校接他回家,给他准备夜宵。虽然很累,可看着小宇努力的样子,我心里满是动力。
公公还是经常来县城看我们,每次都会带点家里的蔬菜和咸菜。他知道小宇学习忙,每次来都会帮我做些家务,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小宇。
有一次,小宇因为考试没考好,心情很不好。晚上回家,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我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公公正好来县城看我们,知道了这件事,他走进小宇的房间,跟小宇聊了很久。
后来,小宇打开房门,脸上的表情好了很多。他走到我面前,说:“妈,对不起,我不该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发脾气。”
“没关系,小宇。”我笑了笑,“一次考试没考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
公公笑着说:“小宇,爷爷小时候读书也不好,可爷爷知道,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再加把劲,肯定能考好。”
小宇点点头:“爷爷,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
从那以后,小宇学习更努力了,成绩也慢慢提了上来。每次考试,他都会进步一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第二年夏天,我在阳台种了几棵向日葵。小宇说,向日葵朝着太阳生长,代表着希望和光明。我看着阳台上的向日葵,心里也满是希望——我们的日子,就像这向日葵一样,一定会朝着光明,越来越好。
秋天的时候,婆婆的身体又有点不舒服,公公给我打电话,让我带婆婆去县城医院检查一下。我赶紧请假,带着婆婆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医生说婆婆的冠心病控制得很好,只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就没事。
我松了口气,给婆婆开了药,送她回周家村。公公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秀娟,谢谢你,又麻烦你了。”
“爸,不用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笑了笑,“您和妈要是有啥不舒服,一定要及时给我打电话。”
回到家,小宇问我婆婆的情况,我跟他说婆婆没事,他也松了口气。“妈,以后我们要经常回村里看看爷爷和奶奶。”小宇说。
“好。”我点点头,“等你放了假,我们就回村里。”
寒假的时候,我们回了周家村。村里的变化很大,修了水泥路,盖了新楼房,看起来很热闹。公公和婆婆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还养了几只鸡。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很热闹,很幸福。
小宇给公公婆婆拜年,公公婆婆给了小宇一个大红包,里面有500块钱。“小宇,这是爷爷和奶奶给你的压岁钱,祝你新的一年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公公说。
小宇接过红包,高兴得不得了:“谢谢爷爷,谢谢奶奶。”
吃完饭,我们坐在院子里看烟花。烟花在天上绽放,很漂亮。公公看着我和小宇,笑着说:“秀娟,小宇,你们以后要是不嫌弃,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常回来看看。”
“爸,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笑了笑,眼泪差点掉下来,“我们会经常回来的。”
小宇也说:“爷爷,奶奶,我以后考上大学,就带着你们去城里玩。”
公公婆婆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幸福。
第二年春天,小宇参加了高考。考试那天,我和公公一起去送他。小宇走进考场的时候,回头看了看我们,笑着说:“妈,爷爷,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好的。”
我们点点头,看着他走进考场。在考场外等的时候,公公说:“秀娟,这些年,辛苦你了。要是周强还在,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我看着公公,眼泪掉了下来:“爸,不辛苦,只要小宇好,我就好。”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小宇考了650分,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公公婆婆特意来县城,给小宇做了一桌子好菜。
“小宇,你真棒!”公公笑着说,“以后到了北京,要好好读书,好好照顾自己。”
“我知道了,爷爷。”小宇点点头,“我以后会经常给你们打电话的。”
送小宇去北京上学那天,我和公公一起去了火车站。小宇抱着我,哭了:“妈,我舍不得你。”
“傻孩子,到了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就回来。”我也哭了,“妈会想你的。”
公公拍了拍小宇的肩膀:“小宇,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你妈担心。”
小宇点点头,转身走进了火车站。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心里满是感慨——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
从北京回来后,我和公公一起回了周家村。婆婆做了我们爱吃的菜,我们坐在院子里,聊着小宇的事,聊着以后的日子。
“秀娟,以后小宇去北京上学了,你一个人在县城,要是觉得孤单,就回村里来住。”婆婆说。
“妈,不用了,我在县城挺好的。”我笑了笑,“等我退休了,就回村里来陪你们。”
公公点点头:“好,我们等着你来。”
日子一天天过着,小宇在大学里表现很好,当了班里的班长,还拿到了奖学金。他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分享他在学校的事。我和公公婆婆也经常通电话,互相关心。
有一天,我在阳台看着向日葵,突然觉得,我们的日子,就像这向日葵一样,虽然经历过风雨,可始终朝着阳光,朝着希望。老公走了三年,我一个人撑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现在,有公公婆婆的关心,有小宇的懂事,我知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我翻开以前的账本,看着上面的红叉和对勾,心里满是感慨。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委屈的眼泪,那些温暖的瞬间,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我知道,我能撑过那些日子,不仅是因为我自己的坚持,更是因为亲情的支撑——公公婆婆的关心,小宇的懂事,还有周强在天上的保佑。
晚上,我给小宇打电话,跟他说阳台的向日葵开花了,很漂亮。小宇笑着说:“妈,等我放假回来,一定要看看。”
“好,妈等你回来。”我笑了笑,眼里满是幸福。
挂了电话,我看着阳台的向日葵,心里满是希望。我知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关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像这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永远充满希望。
第六章 岁月里的亲情与不变的守望
小宇上大学后,我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不用再去兼职,也不用再辅导小宇写作业,倒是有点不习惯。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照顾自己,下班后会去公园散步,或者在家看看书,偶尔也会跟同事一起去逛街。
公公还是每个月来县城一次,每次都会带点家里的蔬菜和咸菜。他知道我一个人在家,每次来都会帮我打扫打扫卫生,跟我聊聊天,问问小宇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去超市买菜,一起做饭,像父女一样,很亲近。
有一次,公公来县城,我跟他说:“爸,我想在县城找个兼职,晚上没事干,有点无聊。”
公公想了想,说:“要不你去我朋友开的花店帮忙吧?他那里正好缺个人,工作也轻松,就是帮着浇浇花,理理花束。”
“好啊。”我高兴地说。
第二天,我就去了花店上班。花店的工作很轻松,每天晚上去两个小时,帮着浇浇花,理理花束,还能学到很多关于花的知识。老板人很好,知道我的情况,也很照顾我。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更充实了。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在花店兼职,周末的时候,要么回周家村看公公婆婆,要么在家看看书,日子过得很惬意。
小宇放暑假的时候,回来了。他比以前高了,也壮了,脸上的笑容很阳光。他给我们带了很多北京的特产,给公公婆婆买了衣服,给我买了一条项链。
“妈,这条项链,是我用奖学金买的,你戴上肯定很好看。”小宇笑着说。
我接过项链,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小宇。”
小宇在家的日子,我们经常一起回周家村。他帮公公婆婆干农活,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讲北京的事。公公婆婆看着小宇,眼里满是幸福。
有一天,我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小宇突然说:“妈,爷爷,奶奶,我以后想在北京工作,等我稳定了,就把你们都接过去。”
公公婆婆笑了笑:“好啊,我们等着那一天。”
我也笑了:“小宇,只要你好,我们就好。”
暑假结束后,小宇回了北京。我和公公婆婆送他到火车站,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满是不舍,可也为他高兴——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梦想,要去追逐自己的未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小宇在大学里的表现越来越好,还入了党。他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分享他的进步。我和公公婆婆也经常通电话,互相关心。
有一天,公公给我打电话,说婆婆的冠心病又犯了,很严重,已经住进了县城医院。我赶紧请假,去了医院。
婆婆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见我,眼泪掉了下来:“秀娟,对不起,又麻烦你了。”
“妈,别这么说,我是你儿媳,照顾你是应该的。”我笑了笑,“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我在医院里照顾婆婆,公公也一直在旁边陪着。小宇知道了,也从北京赶了回来。他看着婆婆,眼里满是担心:“奶奶,你一定要好好的。”
婆婆笑了笑:“傻孩子,奶奶没事。”
在我们的照顾下,婆婆的病情慢慢稳定了下来。出院那天,小宇说:“妈,爷爷,我想把奶奶接到县城来住,这样方便照顾。”
我和公公点点头:“好啊。”
就这样,我们把婆婆接到了县城,住在我家。我每天给她做饭,陪她散步,小宇也经常给她打电话,陪她聊天。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公公也经常来县城,有时候住几天,有时候住一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热闹,很幸福。
小宇大学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北京的公务员。他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我们都很高兴。
“小宇,你真棒!”我笑着说。
“妈,爷爷,奶奶,我现在稳定了,你们来北京吧。”小宇说。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北京看看。小宇来火车站接我们,把我们带到他住的地方——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很干净,很温馨。
在北京的日子,小宇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天安门、故宫、长城……我们玩得很开心。公公婆婆看着北京的高楼大厦,眼里满是感慨:“北京真好啊。”
小宇笑着说:“爷爷,奶奶,以后你们就住在这里,我照顾你们。”
公公婆婆犹豫了一下:“我们还是回周家村吧,这里的生活我们不习惯,还是村里好。”
我也说:“小宇,我也想回县城,我在那里工作习惯了,而且超市和花店的工作都很好,我舍不得。”
小宇点点头:“好,我尊重你们的选择。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从北京回来后,我们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我继续在超市和花店上班,公公婆婆在周家村生活,小宇经常回来看我们。
有一天,我在花店上班,老板跟我说:“秀娟,你工作很认真,我想让你当店长,工资也给你涨点。”
我很惊讶:“真的吗?谢谢你,老板。”
“当然是真的。”老板笑了笑,“你值得。”
从那以后,我当了花店的店长,工作更忙了,可也更充实了。我的工资涨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公公婆婆的身体也很好,他们在村里种着菜,养着鸡,日子过得很惬意。小宇也经常回来看我们,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很多东西,陪我们聊天,陪我们散步。
有一天,我翻着以前的账本,看着上面的红叉和对勾,心里满是感慨。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委屈的眼泪,那些温暖的瞬间,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我知道,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仅是因为我自己的坚持,更是因为亲情的支撑——公公婆婆的关心,小宇的懂事,还有周强在天上的保佑。
晚上,我坐在阳台,看着向日葵,给小宇打电话。“小宇,你最近怎么样?”我问。
“妈,我很好,最近在忙一个项目,很快就完成了。”小宇笑着说,“你们怎么样?爷爷和奶奶还好吗?”
“我们都很好,你爷爷和奶奶在村里种了很多菜,还养了几只鸡。”我笑了笑,“你什么时候回来?”
“等我忙完这个项目,就回去看你们。”小宇说。
挂了电话,我看着阳台的向日葵,心里满是幸福。我知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关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像这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永远充满希望。
老公走了三年的时候,我以为我的人生会一直黑暗下去,可没想到,在亲情的支撑下,我走出了黑暗,迎来了光明。现在,我有公公婆婆的关心,有小宇的懂事,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我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很多挑战,可我再也不怕了——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我的家人,我们会一起面对,一起努力,一起幸福地走下去。
来源:高贵海燕XZW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