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士录丨父廉子贤,一座古墓,揭示隋唐两朝房氏帝国豪门面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2 17:42 2

摘要:济南经十路上,有一座圆形、科技范十足的建筑,这儿就是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它的西临是隋代第一廉吏房彦谦的墓,而这座古墓,却揭示了济南曾经有过一个隋唐两朝时期的帝国豪门,父廉子贤,青史留名,实在是让世人仰慕之至。

济南经十路上,有一座圆形、科技范十足的建筑,这儿就是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它的西临是隋代第一廉吏房彦谦的墓,而这座古墓,却揭示了济南曾经有过一个隋唐两朝时期的帝国豪门,父廉子贤,青史留名,实在是让世人仰慕之至。

济南名士多,房彦谦是“齐州人”,即今济南历城彩石。房彦谦是隋朝时期的能吏、廉吏,历任齐郡主簿、吏部承奉郎、监察御史、秦州录事参军、长葛县令、司隶刺史、扶余道监军等职。

任职期间,有一次全国官员考核中因廉洁而被评为第一名,故被隋文帝称为“天下第一能(廉)吏”。厉害吧,更厉害的还在后面。他的儿子更厉害,房彦谦的儿子是唐朝开国功臣,一代贤相房玄龄,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房彦谦墓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被建成了“房彦谦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公园以房彦谦墓为轴心,神道最前为房彦谦汉白玉的石雕塑像,周边分布着历代对房彦谦的评价碑刻。

房彦谦墓前的历史遗存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唐朝的,一块是清同治年间的。唐朝的这块石碑为《唐故徐州都督房供碑》,是山东境内现存的初唐刻石珍品,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珍贵的是这是唐朝李百药撰写,唐初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隶书书丹的石碑。不说文物价值,单说这欧阳询的书法,也成了历代书法家临摹的珍宝。

那么问题就来了,房彦谦作为隋朝的官员,虽然其是廉洁奉公的模范,为什么在唐朝立碑,还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临淄公、谥定公呢?

这当然是儿子的功劳了,房玄龄是唐太宗的第一贤臣啊,一代名相,凭借开国功勋的荣耀,李世民为了犒赏房玄龄,大笔一挥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这一封,却让我们看到了隋唐时期清河房氏两朝帝国豪门的不一般。

根据碑文和史料记载,房彦谦的七世祖房湛,是跟随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南渡黄河,于是迁居青齐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济南彩石一带。从十六国到房彦谦时,200多年间,房氏家族几乎一直都为官从政,房彦谦曾祖父是齐郡和平原郡的太守,祖父则做过南朝宋的太守,父亲从州主薄起家,也做到了郡守的职务。

房彦谦墓东不远,还有一座“清河太夫人墓”,墓主人是唐开国功臣房仁裕(591—666)的夫人墓,房仁裕是累赠上柱国、兵部尚书、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清河郡公,谥号为忠,陪葬于昭陵的。他是房彦谦的族弟,也是房玄龄的族叔。

这样的世代官宦之家,一个显赫的名门望族,无论是家风还是底蕴,都羡煞个人,这样的家族能不厉害吗?到了房玄龄的时候更是到了巅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清河房氏,说它是书香世家,抑或两朝帝国豪门,都不为过,至于培养出房玄龄这样的贤相也是应有之义了。

贞观五年,房玄龄将其父灵柩运来济南安葬时,据传,天下台臣,九州官府,皆不远千里前来致祭,冠盖相接,旌旗蔽空,车马塞路,彩石一带,井水饮尽,野无青草。

豪门之盛,可见一斑!

如果没有这座古墓,如果没有这块唐朝的墓碑,又怎能揭示济南在隋唐时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清河房氏的豪门!

济南名士多,果不欺我也!

来源:老靳行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