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湖北利川、咸丰两地的家长群里特别热闹,因为孩子学校通知要放“秋假”,加上前后两个周末,能连休9天还不用调休补班!不少外地家长羡慕得直问“我们这啥时候能有这福利”,也有本地家长犯嘀咕:“秋假是啥?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最近湖北利川、咸丰两地的家长群里特别热闹,因为孩子学校通知要放“秋假”,加上前后两个周末,能连休9天还不用调休补班!不少外地家长羡慕得直问“我们这啥时候能有这福利”,也有本地家长犯嘀咕:“秋假是啥?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其实这不是湖北凭空新增的假期,而是利川、咸丰作为“中小学春秋假试点”的常规安排。这次5天秋假+前后周末,凑成9天连休,背后是教育部门对“学游平衡”的探索。今天就用大白话把秋假的来龙去脉、对孩子和家长的影响、后续会不会推广说清楚,帮大家搞明白这波假期福利到底值不值。
一、先搞清楚:9天连休咋来的?秋假不是“额外放假”
很多人以为“秋假”是突然多出来的假期,其实不是。这次利川、咸丰的9天连休,是“5天秋假+前后周末”的正常衔接,秋假本身是从原有教学时间里调整出来的,不是“加课又加假”。
根据咸丰县教育局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秋假时间是2025年10月27日至31日(共5天),幼儿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参考执行。再看看日历,10月25日-26日是周末,11月1日-2日也是周末,所以把秋假往前后一凑,就形成了“10月25日-11月2日”的9天连休,中间不用调休,假期结束后11月3日正常上课。
这种安排不是“随意放假”,而是湖北早在2019年就开始试点的“中小学春秋假”政策。当时湖北省教育厅就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每年5月和10月安排5天左右的春秋假,与周末衔接成小长假,目的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同时缓解旅游旺季的接待压力。利川、咸丰作为恩施州的旅游大县,每年秋季气候凉爽,很适合开展研学和亲子游,所以把秋假落地得很扎实。
二、家长最关心:秋假会影响孩子学习吗?
不少家长担心“放这么久假,孩子心玩野了,成绩跟不上”。其实从试点地区的经验来看,秋假是“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不是“减少学习时间”。
首先,学校会提前调整教学计划,把秋假期间的课程分摊到其他教学周,确保总课时不减少。比如原来每周上5节语文课,调整后可能每周上6节,把秋假的课时补回来。咸丰县教育局也明确要求,学校要“科学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受影响”,所以家长不用怕孩子落下功课。
其次,秋假不是让孩子“纯玩”,而是鼓励“学游结合”。利川、咸丰两地教育部门都配套推出了“秋假研学清单”,比如利川的学生可以去腾龙洞地质公园学喀斯特地貌知识,去大水井古建筑群了解土家文化;咸丰的学生可以到坪坝营森林研学基地观察动植物,去唐崖土司城遗址学习历史。这些研学活动是“带着任务去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学到课本外的知识,比单纯上课更生动。
另外,对家长来说,9天连休也解决了“假期带娃难”的问题。很多双职工家庭平时没时间陪孩子,秋假刚好能安排一次亲子游,或者带孩子回趟老家看看老人,既增进了亲情,又让孩子放松了身心。利川一位家长就说:“平时周末时间短,出不了远门,这次9天假,打算带娃去神农架看看,让他亲眼看看课本里的‘原始森林’。”
三、背后逻辑:为啥是利川、咸丰先试点?
有人好奇,为啥秋假试点选在利川、咸丰?这不是随便挑的,而是和当地的旅游资源、教育需求密切相关。
从旅游资源看,利川有腾龙洞、龙船水乡、齐岳山草原,咸丰有坪坝营、唐崖土司城、黄金洞,都是湖北知名的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秋季游客相对较少,推出秋假能吸引亲子游群体,带动当地“研学+旅游”的消费。据恩施州文旅部门统计,去年利川、咸丰的秋季研学游人数同比增长了35%,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的收入,这次9天连休预计能进一步刺激旅游市场。
从教育需求看,利川、咸丰属于鄂西山区,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平时和父母相处时间少。秋假的9天连休,能让在外务工的家长有机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把孩子接到城里小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山区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多,秋假期间的研学活动能让他们把家乡的山水文化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另外,利川、咸丰的教育硬件也跟得上。两地的中小学都配备了研学导师,能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有意义的研学活动;交通方面,高铁、高速都很方便,从武汉到利川坐高铁只要3个多小时,家长带孩子出行也不折腾。这些条件都让秋假试点具备了可行性。
四、后续会推广吗?其他地区家长别急
看到利川、咸丰的孩子能连休9天,其他地区的家长肯定想问:“我们这啥时候能有秋假?”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春秋假在全国还处于“局部试点”阶段,湖北也只是在恩施州的部分县市试点,短期内不会全省推广,更不会全国统一实施。因为不同地区的教学进度、旅游资源、家长需求差异很大,比如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学生课业压力重,突然放5天秋假可能会打乱教学节奏;而有些旅游资源不足的地区,就算放了秋假,也很难组织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反而可能让家长犯愁“娃放假没处去”。
不过,利川、咸丰的试点经验会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比如如何平衡教学和休假、如何设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如何保障家长的带娃需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能会逐步被其他地区借鉴。说不定再过几年,更多地方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春秋假的福利。
五、家长和学生咋安排这9天?给你3个实用建议
如果家在利川、咸丰,或者孩子刚好能休这9天假,咋安排才合理?给大家3个大白话建议:
第一,优先安排“学游结合”的活动。别让孩子在家纯玩手机、看电视,结合当地的研学清单,带孩子去景点、博物馆、乡村走走,边玩边学。比如利川的孩子可以去腾龙洞学地理,咸丰的孩子可以去唐崖土司城学历史,回来让孩子写篇研学日记,把学到的东西巩固一下。
第二,留两天给孩子“自主安排”。9天假不用排得满满当当,留1-2天让孩子自己规划,比如看看喜欢的书、和同学约着打球、学个小技能(做饭、画画都行),培养他的自主管理能力。
第三,提前和学校确认“作业要求”。放假前问问老师,秋假有没有特殊的作业或实践任务,提前规划好时间完成,避免假期最后两天“赶作业”。利川有老师就建议:“可以让孩子用照片或视频记录秋假的一天,开学后在班上分享,既是作业,又能锻炼表达能力。”
最后:秋假是福利,但别“跑偏”
总的来说,利川、咸丰的9天秋假连休,是教育和旅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孩子来说是放松和学习的机会,对家长来说是陪伴孩子的好时机,对当地经济来说也能带动消费,是件多赢的事。
但大家也要注意,秋假的核心是“学游平衡”,不是“纯粹放假”。家长别把秋假当成“给孩子报补习班的时间”,也别觉得“放假就该天天玩”,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和当地的资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真正在假期里有所收获。
如果其他地区的家长也期待春秋假,不妨多关注本地教育部门的政策动向,或者在合理范围内给学校提建议,说不定哪天,你家孩子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假期福利呢!
来源:博学柳叶一点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