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凯旋门高调崛起!华盛顿经济却惨遭重击,谁在看热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12:05 1

摘要:华盛顿,这座美国权力中心,如今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双城记”!据POLITICO Magazine高级编辑兼专栏作者迈克尔·谢弗(Michael Schaffer)最新报道,随着特朗普(Donald Trump)连任总统并开启第二个任期,联邦政府停摆的冲击

华盛顿,这座美国权力中心,如今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双城记”!据POLITICO Magazine高级编辑兼专栏作者迈克尔·谢弗(Michael Schaffer)最新报道,随着特朗普(Donald Trump)连任总统并开启第二个任期,联邦政府停摆的冲击正疯狂席卷首都,令全美“看客”目瞪口呆。

一边是特朗普誓言要在华盛顿留下比肩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巨大政治遗产;另一边,整个城市的经济却如遭重锤,日渐崩溃。谢弗报道,特朗普频频在公开场合怒斥涂鸦、喷泉失修以及难看的联邦建筑——这些问题本该是蓝营市民们最关心的民生细节。讽刺的是,如果换做其他人来管,华盛顿当地居民或许还会叫好。但如今,特朗普却以总统之尊要求国会拨款20亿美元,只为让这座国家首都“令全球艳羡”。今年8月,白宫甚至悍然接管了首都警察局——场面极其魔幻。

但更魔幻的,是经济的崩溃。华盛顿特区首席财务官亲口表示,本地20万个联邦工作岗位中,竟有五分之一即将被扫地出门!联邦合同商也面临同样惨淡的前景。住房市场在停摆前就已下滑,如今更是一片死寂。失业率飙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倍!最离谱的是,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被迫关闭,日常联邦会议取消,整个酒店与旅游业直接遭到重创。

就在白宫传出可能拒绝向被迫休假的公务员发薪资之际,一张特朗普“凯旋门”模型的泄露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据悉,这座巨大的纪念性建筑将横跨波托马克河(Potomac),直面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被白宫定性为“庆祝美国250年生日的象征”。

镜头拉回现实,让人毛骨悚然:一个光鲜亮丽、杜绝犯罪的新首都,真的能在大规模裁员、产业被砸得稀烂的背景下诞生吗?谢弗犀利点评:“底特律(Detroit)汽车业崩溃时,这座城市并未走向安全与繁荣;而华盛顿如今的剧变,恐怕更难迎来黄金时代。”

更具窥探感的是地铁系统的现状。特朗普调派国民警卫队(National Guard)进驻地铁,场面刺激,但地铁发言人克里斯汀·德茨(Christine Detz)无奈表示,联邦员工刷卡次数骤降24%,整体客流量减少7%。对于依赖乘客票款维持运转的地铁来说,几名警卫队员的巡逻根本改变不了大局。更让人绝望的是,停摆即便结束,裁员和经济萧条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许多人已经领不到工资了,”华盛顿智库D.C. Policy Center负责人叶希姆·赛因(Yesim Sayin)惊呼,“如果你只是暂时少拿两次工资,法律规定还能补发。但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彻底解雇,压力山大!”老百姓不得不缩减消费,直接导致街头安保和城市美化的经费大幅缩水。市政府官员也坦言,相关税收数据要到下月才能出炉——经济到底崩到什么地步,没人敢保证。

政治层面的困境更加尴尬。谢弗在文中爆料:华盛顿想要守住庞大的联邦工作体系,几乎找不到靠谱盟友!共和党人自然不管死活,特朗普政府的“铁腕裁员”只会让数据越来越难看。而且,保守派多年来鼓吹要把联邦机构搬到全国其他地区,以削弱华盛顿的“高成本和自由派氛围”。

更让人咋舌的是,民主党团队也未能力挺首都。停摆正是民主党人强硬对抗造成的,他们早就知道首都地区会被波及。更讽刺的是,连马里兰和弗吉尼亚这些蓝州议员都没敢因联邦停摆与自家党派公开决裂。华盛顿特区的领导层也没敢高调呼吁“救救本地就业”。大家选择默默旁观——仿佛在围观一场城市衰落的直播秀。

实际上,美国对华盛顿“抗衰退”的天真看法由来已久。硅谷有过大起大落,铁锈地带(Rust Belt)更是衰退了数十年。唯独首都地区,从未真正痛苦地“自我重塑”。谢弗爆料,历史上连民主党大佬如西弗吉尼亚州参议员伯德(Robert Byrd)都热衷于把联邦部门挪到自家地盘。更悲催的是,华盛顿特区至今没有投票权。原本以手腕著称的国会非投票代表诺顿(Eleanor Holmes Norton),如今年事已高,已难再为首都发声。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专家特雷西·哈登·洛(Tracy Hadden Loh)接受采访时指出,很多人批评首都过度依赖联邦,但其实“联邦政府反过来也离不开华盛顿这样一个稳定、低犯罪、高教育、高效管理的区域。”而且这帮大佬们还不用缴纳任何物业税——谁才是真正的“吸血鬼”?

本地政客一直叫嚣要“去联邦化”,比如要靠旅游、体育、教育产业崛起。上月底市长鲍泽(Muriel Bowser)还信誓旦旦要推进“增长议程”,鼓吹科技创业。但现实很快打脸:据副市长尼娜·艾伯特(Nina Albert)承认,疫情后大家就知道联邦员工不会回办公室,本地必须转型。但转型谈何容易?公务员平均年龄逼近50岁,远超全国水平,许多岗位还极易被AI技术取代!

更残酷的是,停摆让“去联邦化”梦想一夜碎裂。酒店业被砸得溃不成军,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坏口碑”更让游客望而却步。许多高校本想在华盛顿设分校,但眼下联邦政府冻结,校园扩张计划也告吹。至于本地科技企业,表面风光,实则许多都是靠联邦当“大客户”。如今政府停业,订单直接蒸发,创业者哀鸿遍野。

不过,专家洛倒是稍微乐观,“华盛顿聚集了全美最优秀的人才,市场不会轻易把他们浪费掉。”但她也坦言,联邦员工流失,年轻人才涌入速度正在骤降。

谢弗总结道,城市大转型本就需要几十年,期间遍布血泪与牺牲。如今华盛顿既要给自己贴上“特朗普式光鲜”标签,又要解决就业问题,简直是“左右为难”。更要命的是,这座城市连撑场子的“好朋友”都快没有了,只能孤身面对风暴。围观群众在屏幕前看得津津有味,谁又关心地铁的冷清、酒店的萧条、白宫的凯旋门是否真能驱赶经济寒冬?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新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