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被在一旁的寿王李琩看见,就这一眼,他就确定杨玉环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寿王妃。
公元735年,咸宜公主大婚,热闹非凡。
16岁的杨玉环初长成,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貌,她被安排把鲜花献给公主。
只见杨玉环羞答答捧着鲜花到公主跟前,害羞地立马跑了下来。
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被在一旁的寿王李琩看见,就这一眼,他就确定杨玉环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寿王妃。
接着,李琩恳求自己的母亲武惠妃,无论如何都要答应自己一定要娶杨玉环。
武惠妃知道自己儿子有意中人了,甚为高兴,查了一下杨玉环的底子,还不错,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杨玉环知道自己能嫁给寿王,心中大喜,在花轿路过马嵬坡古寺时,她还特意进去拜佛,求得一桩好姻缘。
结果,她正要起身,一和尚却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多年后真的一语成谶。
一、寿王李琩有一个为他谋划的母亲,武惠妃
武惠妃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偏爱,她又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从小深居东宫,举止优雅。
后来她为李隆基生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可奈何,前三个儿子都夭折了,最后只剩下寿王李琩。
为了能让李琩存活下来,两人商量,把他送到宫外,给玄宗大哥抚养。
本来一切安好,可奈何,武惠妃心思细腻,总想当皇后。
可王皇后毕竟是玄宗的发妻,不是撒娇,让他撤掉就撤掉的。
武惠妃想尽办法,观察王皇后,发现她有一个弱点,就是没有儿子。
于是,武惠妃叫亲信到皇后身边吹吹风,说宫外有人只要帮扫一下周围的脏东西,就可以让她怀孕。
久居深宫的皇后,加上想要儿子心切,亲信别人说宫外能求子,结果取得一个布娃娃,埋在自己枕头下。
第二日,武惠妃哭哭啼啼找到唐玄宗,说有人欺负她,定是宫里有人弄巫蛊之术。
唐玄宗向来听信武惠妃的话,立刻派人搜宫,最后,真的在皇后枕头下搜到了一个插满针眼的娃娃。
皇后百口莫辩,被玄宗打入冷宫,废黜皇后。
为了能得到皇后的宝座,武惠妃整天给玄宗吹耳边风,没想到玄宗动了要立武惠妃为皇后的心思。
可宰相张九龄坚决反对,理由有二:一是武惠妃是武则天孙侄女,不能忘记被武后夺权的日子;二是武惠妃一旦立为皇后,必定会动摇太子之位,后宫不稳固。
玄宗也考虑到这些问题,结果武惠妃想当皇后的美梦泡汤了。
武惠妃想着既然自己不能当皇后,怎么也得让自己的儿子李琩做太子,可眼下问题是如何扳倒太子?
太子是一个孝子,武惠妃想到了一计。
一日,趁着玄宗外出,武惠妃令人传话给太子,让他们晚上来救驾,宫里有人谋反。
太子对此事深信不疑,联合自己的两个兄弟,穿上盔甲,带着一队人马飞奔到宫里。
而玄宗一回来,武惠妃就冲着玄宗怒吼,今日太子冲撞了自己,还扬言今晚要起兵谋反。
玄宗一听,先是一愣,过往的各种宫斗场面又浮现出来,他慌了,立刻叫来陈玄礼,一定要把太子抓住。
陈玄礼刚带上一队人马,就撞见太子,太子等人因为天黑看不到对方头领,以为他们是谋反的人,结果双方不由分说对打起来。
陈玄礼武功高强,很快打得太子三兄弟跪地,不由分说把他们押到玄宗面前。
玄宗一看,这三兄弟竟然披着铠甲谋反,根本不给三人解释的机会,立即将三个儿子贬为庶人。
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却不知玄宗夜夜噩梦,都是看到自己儿子砍杀自己,结果,不到15天,三个儿子被他密令勒死在一个木屋里。
这桩惨案,让玄宗晚年背负了一日杀三子的恶名。
太子除掉,本以为武惠妃会高兴,可没想到,从此她也夜夜噩梦,夜不能寐,久了神志不清,不到两年,也去世了。
二、李琩恐惧父皇一日杀三子,杨贵妃示好,却被他冷漠拒绝
武惠妃一死,李琩没了母亲这个靠山,自然太子之位也就悬着了。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玄宗因为武惠妃离世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太监高力士看着着急上火,想了无数法子,就是不奏效。
结果,他把视线转向了寿王李琩的妻子杨玉环。
他给玄宗出了一个馊主意,让自己的儿媳进宫给母妃守灵,没想到,就是这个举动,让玄宗眼睛都不离杨玉环。
可此时的杨玉环心中念念不忘寿王,见自己父皇想对自己不轨,也是相当抗拒。
回到府上,杨玉环哭哭啼啼地说:“父皇欺负我!”
李琩一听,顿时愣住,跌坐在椅子上,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是个狠人,一天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杀掉三个儿子,如果自己忤逆他,估计小命不保。
他只能对着玉环叹气,却一声不吭。
杨玉环心中寒冷,她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夫君和公公。
不久,玄宗下令,让李琩送自己的妻子进宫当道姑,为婆婆祈福。
当然,因为抢夺儿媳的原因,最后,李琩也当不了太子,玄宗立了李亨为太子。
而杨玉环说是入道观,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在道观里,玄宗与她两人在培养感情。
在玄宗强加干涉下,杨玉环与李琩两人渐渐妥协了。
一日,玄宗下旨,给李琩再取了一个寿王妃,婚礼隆重,这时候李琩悬着的心才有点放松。
果不其然,在李琩大婚十日后,玄宗从道观接了杨玉环出来,并封为贵妃,从此她也就成了那个让玄宗,日日不上朝的杨贵妃。
看起来,一切都木已成舟,杨贵妃也认命了,心想,只要把玄宗照顾好,自己想怎么就怎么。
确实,也这样。玄宗自从得到杨贵妃,对她的娘家,那叫一个好,个个升官,女的被封为夫人,男的入朝为官。
刚开始,玄宗还将就杨贵妃,只要她想要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
可令贵妃没想到的是,一日,她高兴来到华清池,结果,看到了狼狈不堪的一幕。
原来,玄宗正在水里与贵妃的三姐在调情。
这可把杨贵妃气坏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流,玄宗过来看她,问候她,她只在一旁默不作声,就是不停地哭。
玄宗哪里受过这种气,立马大声呵斥:“到底怎么了?”
杨贵妃也不示弱地说:“不是说只宠我一人吗?为什么还跟别的女人在一起!”
玄宗一听,知道杨贵妃在数落自己,自然火气更大了,结果直接把杨贵妃滚回娘家。
回到娘家,她的哥哥姐姐一个劲地劝她回去,根本没有一个人在乎她的死活,心理难受的劲也没人理。
这时,她想起了寿王李琩的好。
趁着夜色,跑到寿王府门外,刚好见到回来的寿王。
杨贵妃一开口,就要和李琩互诉衷肠,可她哪里知道,此刻的寿王只想赶紧离开她,对她只是一个劲地说:“贵妃如今已是我的母妃,请珍重!”
说完,不顾杨贵妃的挽留,逃回了府里。
被拒后,贵妃回到娘家,剪下一撮头发,其实是想让哥哥姐姐拿着断发,跟玄宗划清界限,可这些哥姐却拿着头发,给玄宗,说贵妃一直想念他,这让玄宗顿时感动不已。
派人又把贵妃接回宫里,从此两人的感情更加好了,而另一边,李琩为了保住一命,尽量少地入宫,入宫后也是避着贵妃走,他知道如今两人今非昔比,不能有所牵连,不然小命不保。
三、李琩全程经历马嵬坡兵变,看着昔日前妻上吊自尽,还亲自慰问将士
在杨贵妃与玄宗热恋之时,胡人安禄山闯入了两人的世界,安禄山为了取悦玄宗,拜了贵妃为干娘,每次进宫前,都会先拜贵妃,再拜玄宗。
这让玄宗颇为震惊,安禄山解释道:“这是胡人尊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这逗得玄宗哈哈大笑,从此他进宫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后,哄得玄宗一高兴,安禄山直接拥有了大唐三分之一精锐的兵力。
本来安禄山也没有反叛之心,可自从杨国忠做了宰相后,为了取悦玄宗,他两次带着20万精兵去攻打外族人,连连败退,结果他还谎报军情,玄宗不仅信任他,还给他很多奖赏。
安禄山一看,这也可以,结果就有了反叛之心,后来就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还是不相信,当日进宫给自己跪拜的安禄山会反叛,直到多人攻进都城,玄宗才慌了神。
连夜带着自己身边的儿子,宫里上千余人逃跑。
在逃跑途中,他们路经马嵬坡,再次住进了古寺,杨贵妃再度与当时初见的和尚相见。
可因为连夜的赶路,将士们个个疲倦不堪,看着自己家破人亡的故土,个个心中起了怨恨之心,他们把怨恨之心撒到了杨国忠的身上。
将士们直接举起手中的矛,刺向杨国忠,这个宰相就在众人的视线里,结束了生命。
为了斩草除根,众将士要求玄宗一定要把杨贵妃也处决了。
将士们呼声高昂,玄宗看着身边的美人,恋恋不舍,但他更害怕,如果不杀掉杨贵妃,这些将士们会直接取了他的性命,最后只能无奈同意,赐了一条白绫,让高力士带她到旁边的房间悬梁自尽。
这时贵妃流下了一滴泪水,想起了和尚当初说的那句话:来时路,起点也是终点,人生有轮回。
而寿王李琩看到这一幕,轻轻叹息,杨贵妃被勒死后,李琩被玄宗安排去慰问将士。
他想起了当日与贵妃初见一幕,最后还是他轻轻给她在马嵬坡抚上一抔黄土,虽然草草埋葬,但最起码他能为这段感情划上圆满的句号。
马嵬坡兵变后,李亨称帝,而李隆基成了太上皇,李琩与自己的寿王妃在家中也是比较幸福,安史之乱历经八年最终才停了下来,但是这成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导火索。
写在最后:李隆基没有了杨玉环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加上没有权力,整日关门,在自己的府上日日睹物思人,喝得酩酊大醉,最后五年过去,他实在不想活了,就饿死在了府上。
李隆基与杨玉环这段凄美的爱情,流传了上千年,世人都说李隆基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弃多少人的生命不顾,就是一个甜甜的荔枝都死了多少人,所以最后就招致多少人的怨恨。
李隆基年轻的时候,英雄威武,才有了坐上皇位的权力,可当上皇位后,他不思进取,更多是在纵情声色之中。
正如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他常年不上朝,就是为了和自己的贵妃翻云覆雨,结果,朝堂的局势如何,不管不顾,谎报的军情却当成了真,还得到奖赏,这样荒唐的事情,怎不让朝堂出现动荡,就算安禄山不起兵造反,也会有无数类似安禄山的人,所以悲剧的发生,其根本还是在这个日日不上朝的君主李隆基身上,杨贵妃与李琩这段良好的爱情,却成为无端的牺牲品。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