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们小区跟改造前相比,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多了。”走在平坦整洁的小区道路上,湓城街道杨林湖社区林湖苑小区居民章梦思望着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和精心修剪的绿化带,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现在我们小区跟改造前相比,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多了。”走在平坦整洁的小区道路上,湓城街道杨林湖社区林湖苑小区居民章梦思望着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和精心修剪的绿化带,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近年来,瑞昌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出台《瑞昌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细则》,创新实施改造“八步法”,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居住品质,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今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4个,共10847户,总建筑面积79.27万平方米。
破茧成蝶:硬件升级筑牢民生根基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建成年久、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推进改造,实现老旧小区“逆生长势”在必行 。
以建于2004年的林湖苑小区为例,历经20多年风雨,建筑老化、基础设施滞后、房屋渗漏等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瑞昌市投入约5480万元,对小区生活空间和设施进行了改造。改造总面积14.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565户。
“小区广场的路面全部换成了绿道,每天出门散步心情好;大门重建了,路灯更新了,蜘蛛网一样的线缆不见了,我们小区可谓是从头到尾换个遍,就跟住进新家一样。”谈起改造后的变化,居民们赞不绝口。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果,正在转化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改造过程中,瑞昌市坚持统筹规划、“内外兼修”。一方面,通过楼体违建拆除、线缆整理、屋面修复,以及绿植点缀、灯光添彩,提升小区“颜值”;另一方面,注重设施提升,疏通管网,完善给排水系统,增设停车泊位、智能管理设施等,激发老小区的新活力。
为确保改造工程质效并重,瑞昌市严格规范施工管理,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引入专业监理机构,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并通过定期调度、进度通报等方式,确保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天天有变化、月月有进展”。
问需于民:共商共绘宜居蓝图
民生工程怎么干?老旧小区怎么改?群众最有发言权。
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瑞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理念,建立“住建部门+街道社区+理事会”的三方协调联动机制,通过上门入户、居民座谈、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民意,将群众反映集中、需求迫切的内容纳入改造清单,确保改造工作精准对接居民期待。
“小区停车位紧张”“遇到下雨天,路面积水严重”“楼道设施陈旧”……面对居民提出的各类问题,瑞昌市住建局积极采纳,主动对接相关单位,成立攻坚小组,开展地毯式走访,最终将闲置绿化带改造成停车场,有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通过“看、问、查”的方式,确定地下管网布局和运行状况,进一步完善地下管网结构,有效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对单元门、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进行修缮更新,提升居住安全感。
此外,瑞昌市还加大小区主路和支路的建设力度,以打造宜人的车行、步行环境,构建优良的绿色交通为支撑,在小区道路改造过程中,按照各小区现状条件的不同,将小区内部的道路、场地以及铺装进行分类设计,重新规划设计车行道路、步行道及停车位,同时做好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充分衔接,有效提升了小区内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内外兼修:人文浸润滋养幸福家园
微风轻拂的傍晚,惠民家园的居民们在新增设的健身器材上悠闲健身,谈笑声此起彼伏,整个小区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小区变化太大了,老旧小区改造让小区换新颜、添新貌,我们每天在小区里散散步、聊聊天,别提多幸福了。”居民张婆婆笑着说。
今年,瑞昌市通过增设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给老人和孩童留有适当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微运动”,不断丰富居民休闲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注重“颜值”改善,更注重“内涵”提升。今年以来,瑞昌市对老旧小区内涵加大“美化”力度,通过展板、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核心价值宣传、文明理念传播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居民中传递文明和谐新风尚。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所向。当曾经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新活力时,大家也在推窗见绿、起步闻香的美好里触摸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来源:九江瑞昌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