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把它当国运,有人把它当股票代码,更多人一脸懵:这玩意儿到底卡在哪?
“光刻机”三个字,最近比热搜还热。
有人把它当国运,有人把它当股票代码,更多人一脸懵:这玩意儿到底卡在哪?
一句话答案:卡的不是机器,是“朋友圈”。
ASML的EUV,镜头是德国蔡司的,激光源是美国Cymer的,真空腔是荷兰KMWE的,软件是法国达索的。
只要其中一家被“拉黑”,整机就歇菜。
现在,这个朋友圈正在“拉黑”与“反拉黑”之间疯狂拉扯。
———
1. 二手光刻机,成了硬通货
2024年二季度,中国从日本狂扫217%的二手光刻机,比买茅台还疯。
为什么专挑日本?
一来,尼康、佳能的老款还能做28nm,够吃成熟制程;
二来,日本翻新产业链成熟,报关单写“二手数控机床”,海关眼皮都不抬。
业内玩笑:现在深圳华强北的柜台,问价都得先报“有没有尼康2000i”,比iPhone 15 Pro Max还紧俏。
———
2. 蔡司去马来西亚,不只为便宜咖喱
德国蔡司砸了4.5亿欧元在槟城盖新厂,2026年投产,承担40%EUV光学件。
表面看是“ diversify供应链”,说人话就是:给美国看——“我产地不在欧盟,别拿荷兰出口管制卡我脖子”。
蔡司内部PPT流出:槟城厂做完镜头,先飞新加坡清洗,再回荷兰总装,原产地标签一贴,美国商务部只能干瞪眼。
一句话,合规游戏玩成了“地理绕口令”。
———
3. 荷兰KMWE在苏州建厂,名字都懒得改
KMWE,ASML温控模块的“御用奶妈”,悄悄在苏州工业园区拿了块地,环评已过,年底投产。
路透社扒到它的内部邮件:申请“中国制造”认证,材料里直接写“Made in Suzhou,not Holland”。
员工调侃:以后出差报销,目的地填“国内”,机票都能走携程。
———
4. ASML的“技术防火墙”,听着像杀毒软件
CEO温宁克在SEMICON West放狠话:中国自研进度比预期快18个月,我们得“防火”。
翻译一下:
① 把图纸拆成拼图,核心页只放荷兰总部服务器,U盘都不给带;
② 对华销售的中端DUV,软件锁死,升级包要总部远程下发,像特斯拉OTA;
③ 专利官司提前备好,只要中国敢发布“相似技术”,立刻起诉,拖两年算赢。
一句话:能卖你,但绝不让你抄爽。
———
5. 国产28nm光刻机,真·通关了?
上海微电子那台SSX800,通过中芯国际产线验证,量产良率拉到90%,消息一出,科创板光刻胶集体20cm。
别急着沸腾,业内人士补刀:
“验证”≠“批量交货”,一台机子跑通只是小学毕业,后面还有中考、高考、研考——24小时连续开机、颗粒控制、套刻精度,关关要命。
但能把小学毕业证揣兜里,已经比三年前“PPT光刻机”强太多。
———
6. 清华EUV光源,给“缺芯”打手电
清华团队搞出“稳态微聚束”光源,功率比上一代翻三倍,论文发在《Nature》,评论区一句话最扎心:
“光源亮了,镜头、工件台、掩膜版还在路上。
”
打比方:就像给拖拉机配了台V12发动机,劲儿有了,车架还没焊。
———
7. 华为新专利,最鸡贼
“自对准多重成像”,说人话:
用现有DUV,多重曝光+算法缝合,硬啃7nm,省掉EUV。
业内评价:
“把28nm光刻机榨成甘蔗渣,甜度直逼7nm。
”
副作用:流程长、成本高,一块芯片曝光次数翻倍,电费都能买半台新机。
但命根子被掐时,谁还嫌姿势丑?
———
8. 东南亚,成了“半导体横店”
马来西亚今年设备投资7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槟城酒店爆满,德语、荷兰语、韩语前台全学会。
当地猎头公司笑疯:
“会中文的机械工程师,月薪从3000马币涨到8000,还是税后。
”
一句话:全球供应链像一盘大棋,美国想“断”,资本只想“赚”,棋子自己长腿往低关税、低人工的地方跑。
———
9. 波士顿咨询的“毒奶”报告
到2028年,中国大陆可能搭出一条完全自主的光刻机链。
代价:多烧1000亿美元,落后两代技术。
更毒的预测:每限制1美元,美国半导体以后少赚0.8美元。
翻译:现在卡别人脖子,将来发现自己没长腿,跑不动。
———
10. 普通人能干嘛?
别再把光刻机当“玄学图腾”。
国产28nm量产,意味着车规MCU、IoT芯片、电源管理,先把“缺货恐慌”按下去;
二手光刻机狂扫,说明成熟制程还能再战十年,别被“非5nm不买”的焦虑带节奏;
东南亚建厂,出国打工又多一条“半导体蓝领”路线,会拧螺丝、懂真空泵,月薪比国内白领高。
光刻机这场大戏,没有一夜逆袭,也没有彻底锁死。
只有一条铁律:
谁先把“朋友圈”聊明白,谁就能在下一回合上桌发牌。
来源:敏锐火车1STCQ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