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集体企退人员茶话会聚餐会歌唱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20:09 1

摘要:前几天,浦东新区一家小集体退休职工茶话会聚餐会歌唱会,13桌,每桌10到12人,平均年龄接近七十岁,但他们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充满自信乐观的欢声笑语、铿锵有力的歌声,只能估计他们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他们来自同一单位——里弄生产组,当年厂名和全民所有制、大集体企业

前几天,浦东新区一家小集体退休职工茶话会聚餐会歌唱会,13桌,每桌10到12人,平均年龄接近七十岁,但他们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充满自信乐观的欢声笑语、铿锵有力的歌声,只能估计他们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他们来自同一单位——里弄生产组,当年厂名和全民所有制、大集体企业不分上下,上海黄浦区红枫服装厂(化名),职工100多人,一半是老三届病休青年(因本人有病或家长有病无人照顾),一半是上山下乡老三届回沪青年。比起初中、高中一个班级毕业生聚会,曾有三年的同窗之谊更有思想深度,他们曾有三、四十年在一起共同奋斗的历程,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结成的友谊根深蒂固。他们不是AA制,而是轮流做东。发明创造、炒股高手,子女在国外大展宏图者多做几次发起人、召集人、出资人。

100多人的穿着款式新颖、美丽大方,虽然告别了设计制作服装的舞台,但热爱服装艺术,弘扬服装文化的事业心永在,设计师们仍在勾画新的样式,改进旧的线条。他们穿着最新潮的服装,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支时装表演队;他们饱含激情的歌声,唱出一代登攀者的心声。

退休了是人生有一个新起点,女工50周岁,生命的火炬至少燃烧30——40年,男工60周岁,马拉松式的奔跑将持续20——30年。对于长寿的人来说,退休后的时光比上班时间还要长久。红枫服装厂的退休人员前进的步伐没有停息,有的选择应聘工作,发挥余热;到老年学校学习艺术;有的帮助子女接送小孩上学放学;有的结伴远足旅游;有的忙于炒股、集邮、收藏...... 几个月一次的聚餐会是一种重要自娱自乐活动。 有几样爱好,生活不寂寞。

炒股票,修家电,培训机构教课,三个人进入小康,买起房子住新楼。凭知识凭技术旱涝保收,参加集资高利贷,血本无还吃苦头。嘉兴人唐汇源,十万元入股广告公司,年利二成,前两年四万利息拿到手,第三年股主携款逃跑了,定性经济纠纷,不做诈骗追究。

红枫服装厂的退休人几乎都去过一轮红日升起的地方——湖南韶山,也去过北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在家经常读起毛选四卷。毛主席的教导是春风雨露,培育代代革命人成长。小集体,相当于小国营。当年收入,与大国营比肩。每一个居委会都有几个里弄加工场,将待业青年全部吸收进来,实现了零失业纪录。那时候青年在休养,中年人在奋斗,老年人在拼命的现象已绝迹。街道一级成立集体事业管理科,区政府成立了集体事业管理局。

聚餐会前是茶话会议一小时,相互问候,回忆往日轶事;聚餐会两个小时,美酒佳肴,席间对酒当歌。常常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唱。歌声鼓舞人心,引发美好的回忆。《长征组歌》、《革命人永远年轻》、《我爱你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打靶归来》等歌,是他们每次聚会必唱的曲目。

红枫服装厂座落在浦东一家庙宇的旁边,属于杨家渡地区,浦东金三角的核心地段。海港新村陆知敏(别名陆北大),1964年,洋泾高中(杨家渡街道范围内)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因病休学下了马,恢复高考后再次去博杀。1973年,小浦东居委老三届投亲插队小张,浜南西居委老三届、退役军人小张考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一个进上海歌舞团,一个进上海乐团。北草泥塘居委69届初中知青小徐,上海科技大学工农兵学员,毕业后被委以重任——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属工厂党委书记。

从几十台缝纫机旁,曾走出几位勤奋好学、志向远大的青年,只有上过初中一年级、二年级,恢复高考后,通过几个月的突击温课,一举考上大学,创造了连跳几级的奇迹。

毕业后走上学校的讲台,科研所的研究室,成为国家急需的人才。

别名叫大学生、上海人、歌唱家的老师傅,年轻时代都得过肺结核,身体虚弱,气喘吁吁,在红枫服装厂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心旷神怡,生活有了一份保障,心宽体胖,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壮。如今已届古稀之年,坐如钟,站如松,行走如飞。

一位高高在上,缺乏调查研究,喜欢妄加评论的赵龙珍师傅(化名)说:“里弄生产组小集体当年缴的社保金很低,现在他们的养老金三、四千元吧!”红枫服装厂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男性六千左右,女性五千左右,让她傻眼。

黄河波师傅不是大学生,但大家都叫他大学生,他的政治、法律、历史、文学、医学知识不比大学生差多少。他说:有几样关系到民生的不能市场经济,水电煤,公交票、地铁票、火车票,不能大幅度涨价。养老金也不能完全是市场经济。

红枫服装厂有一位别名叫“上海人”,大伙都这样叫她。她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由于她五官比较端正,皮肤白,身材好,穿着时尚,厂时装表演队队长。

一位爱好歌唱的老师傅,新的歌曲一出来,他马上会唱,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厂里的歌唱家。跟着广播,他能将《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唱到底,高得上,低得下,咬字也很准确。

来源:朱诗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