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鹰划破长空时留下的壮美航迹,科幻装备点亮展厅时迸发的科技光芒,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直抵青春心底的国防唤醒。19日,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5级33、34班(国防班)全体学员身着整齐制服,带着对国防事业的赤诚向往,走进“南天门计划航展”现场——这不是
银鹰划破长空时留下的壮美航迹,科幻装备点亮展厅时迸发的科技光芒,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直抵青春心底的国防唤醒。19日,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5级33、34班(国防班)全体学员身着整齐制服,带着对国防事业的赤诚向往,走进“南天门计划航展”现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南实常态化国防教育与实践育人理念的深度融合,让少年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强军力量,让保家卫国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01
对话“大国重器”
指尖触蒙皮,初心植心底
作为南实国防教育课程的“行走课堂”,现役装备展区成为学员们与“大国重器”对话的第一站。歼-20锐利的机身如蓄势待发的猎鹰,运油-20庞大的体量似空中堡垒,学员们驻足凝视时,眼神里满是敬畏与向往。“这就是守护祖国领空的‘空中利剑’!”随着讲解员的声音落下,大家围拢在装备旁,指尖轻轻拂过战机蒙皮——冰冷的金属触感下,是国防科技的硬核实力,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报国初心。有学员一边记录性能参数,一边追着工作人员追问飞行员的训练日常,当听到“每一次起飞都是与风险博弈,每一次护航都是对祖国的承诺”时,少年们紧握的拳头里,是“未来要驾驶战机守护蓝天”的决心在悄然生长。
02
探未来国防图景
科幻展雄姿,科技燃壮志
科幻概念展区则打开了学员们对未来国防的想象边界。242米长的“鸾鸟”空天母舰模型前,AR演示设备里“玄女”空天战机穿梭作战的场景,让大家仿佛置身未来战场;当“承影”机甲的机械臂缓缓抬起时,展厅里响起的惊叹声,藏着少年们对“科技强军”的全新认知——原来国防不仅是钢铁洪流,更是前沿科技的持续突破。这种认知的刷新,恰是南实“爱国读书”与“素质教育”同频共振的生动体现:学校始终相信,真正的国防教育,既要让学生读懂历史里的家国担当,也要让他们看见未来的科技可能,从而在心中构建起更立体的“强国图景”。
03
践飞行少年梦
模拟练真功,责任入心怀
互动研学环节,模拟飞行体验区成为学员们“践行梦想”的小战场。戴上模拟舱头盔,双手握住操控杆,从平稳起飞到完成编队飞行,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对专注力、协调性的极高要求。有学员因操作失误导致“战机偏离航线”,额头渗出的汗珠里,是对“飞行员肩负的责任”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当成功完成“护航任务”时,少年们脸上的笑容,是对“苦练本领才能担当使命”的深刻领悟。这种“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的模式,正是南实多元成才理念的缩影——学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志向,更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他们搭建“把志向变成行动”的平台,让国防班的学员们不仅有“报国心”,更能锤炼“报国能”。
04
承师者殷切嘱
课研融日常,国防筑根基
“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刻苦学习,苦练本领,矢志国防,报效人民!”带队教师蒋维刚、马国庆的嘱托,在航展现场格外铿锵。正如党委书记李芝猛历来所强调,研学实践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南实国防教育“课堂+实践+内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课堂上的国防知识讲解,到校园里的军事训练,再到走进航展的沉浸式体验,学校始终在为国防班学员构建“循序渐进、层层深化”的成长路径,让国防观念不仅停留在口号里,更融入日常学习与思想认知中。
05
悟使命新征程
研学启深思,青春向苍穹
返程途中,夕阳将学员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航展装备的剪影在车窗上缓缓后退,少年们的讨论却始终热烈。“原来国防科技离我们这么近,未来我想考军工院校”“今天才明白,保家卫国需要真才实学,回去后得更努力学习物理”……从“震撼”到“思考”,从“向往”到“立志”,这场研学之旅让学员们完成了一次生命层次的认知升级——他们不再是“国防事业的旁观者”,而是开始以“未来建设者”的身份,思考自己与祖国的联结,这种内外交感的触动,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当青春的梦想与强军的使命同频共振,当“强国强军”的种子在心底深深扎根,这场航展研学便超越了“视觉盛宴”的意义,成为一堂深刻的“人生教育课”。对于南实国防班的学员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悟,在书桌前刻苦钻研,在训练场上锤炼意志,朝着“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目标稳步前行,终有一天,会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的万里长空,让当年在航展现场播下的种子,绽放出守护家国的绚丽之花。
来源:锦绣巴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