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惊魂7分钟:国宝当面被抢,游客目睹窃贼骑车逃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18:00 1

摘要:此时博物馆刚开放约半小时,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下方还聚集着许多等待入场的游客。令人意外的是,这座距离巴黎警察总部仅800米的著名博物馆,竟成为一伙蒙面盗贼的行动目标。

10月19日上午9点半过后,巴黎卢浮宫内的平静突然被打破。保安人员急促地呼喊"快跑",让正在参观的游客感到事态异常。

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当时正在欣赏胜利女神雕像,突如其来的疏散指示让他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严重事件。

此时博物馆刚开放约半小时,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下方还聚集着许多等待入场的游客。令人意外的是,这座距离巴黎警察总部仅800米的著名博物馆,竟成为一伙蒙面盗贼的行动目标。

这场被称为“闪电作案”的劫案,耗时之短令人咋舌。内政部长称全程7分钟,文化部长更是将其缩短至4分钟,这比普通游客逛完一个展厅的时间还要短暂。当韩先生和其他游客被疏散至广场时,十余名持枪特警已火速赶到,封锁了现场。

远处,塞纳河一侧的外墙下,一辆不起眼的小货车装着升降装置,据说这正是窃贼的“作案云梯”,而它几天前就已在此停放,却未引起任何警觉。

窃贼的目标明确而精准:卢浮宫深处的阿波罗画廊,那里珍藏着法国皇室的顶级珠宝。他们通过升降装置直抵画廊阳台,以电动切割工具破开展柜,直取目标。

得手后,他们甚至骑着电动滑板车迅速消失在巴黎街头。这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经过无数次演练。更令人震惊的是,案发地点距离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仅250米,有游客在撤离时,甚至闻到了玻璃切割的焦糊味。

混乱之中,窃贼匆忙间遗落了一件至宝,拿破仑三世妻子欧仁妮皇后的皇冠。这顶皇冠捡到时已然破损,但其价值远非寻常首饰可比。

它在1855年巴黎世博会时专门定制,黄金底座上镶嵌着1354颗钻石和56颗祖母绿,八只金雕雄鹰围绕,不仅代表了拿破仑帝国的辉煌风格,更是当年法国融入欧洲王室圈的“外交名片”。如今,它与路易十五的王冠,是法国仅存的两顶君主冠冕。

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窃贼带走的八件珠宝。其中有拿破仑一世赠予妻子的祖母绿钻石项链,欧仁妮皇后的专属胸针,以及一条与18世纪两位皇后相关的蓝宝石项链。法国文化部将这些描述为“无价瑰宝”,并非夸大其词。

单以那顶遗落的皇冠为例,1988年卢浮宫收购时已是价值连城,更何况这些承载着皇室传承与历史记忆的文物。不幸中的万幸是,画廊里最为著名的140克拉雷津钻石并未被窃贼盯上。

对于游客而言,这场劫案更添荒诞色彩。四川游客姝懿和父母刚踏入阿波罗画廊,便被匆匆赶出,最初以为是临时检修,直到看见特警才恍然大悟。

许多手持门票的游客,最终只能在警戒线外拍照留念,甚至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赔偿的消息。馆外,不明真相的游客仍在涌入,馆内工作人员则紧急清场,金字塔广场一度陷入混乱。

这场劫案很快从一起简单的治安事件,演变为一场政治风波。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乔丹·巴德拉在社交平台发文,愤怒谴责:“卢浮宫是我们的文化象征,这是对法国的侮辱!”他将矛头直指马克龙政府,质疑“国家腐败到了什么地步”。

网络舆论也随之沸腾,人们不禁发问:距离警察总部如此之近,在开馆时间作案,窃贼连升降装置都能提前布置好,卢浮宫的安保系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当天下午,卢浮宫宣布闭馆,留下满地疑问。那顶摔碎的皇冠正在修复,八件失窃珠宝下落不明,而游客们惊魂未定的经历仍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

有人评论说这简直是电影情节,但对于法国而言,这远不止一起盗窃案。当象征着文化尊严的卢浮宫,连皇室珍宝都无法护佑时,暴露的可能不仅仅是安保漏洞,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安全感危机。

这场短暂的劫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法国社会深藏的隐忧,也给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