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四川省凉山州达祖村的晨雾渐散,由小红书公益发起的“创造有意司”活动,在这座纳西古寨掀起了持续的热潮。此次活动以“乡村社区营造”为核心,通过搭建共创平台,链接人员、创意、项目与关怀,尝试为乡村注入可持续的创新活力,破解当地“游客停留短、农产品缺记忆
10月17日,四川省凉山州达祖村的晨雾渐散,由小红书公益发起的“创造有意司”活动,在这座纳西古寨掀起了持续的热潮。此次活动以“乡村社区营造”为核心,通过搭建共创平台,链接人员、创意、项目与关怀,尝试为乡村注入可持续的创新活力,破解当地“游客停留短、农产品缺记忆点、东巴文化未充分传播”的现实难题。36位小红书平台创作者分别从文旅、农业、文创三大维度,展开了一场精准对接乡村需求的内容创新实践。
在文旅赋能方面,创作者们从纳西文化中汲取灵感,打造了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的村落导视体系。“天雨流芳路”“很满意路”等特色路名,将纳西语寓意融入游览体验,让每一条街巷都成为文化载体。同时,通过优化祖母屋讲解流程、打造“东巴邮局”情感 IP、开发乡村主题游戏地图等多元形式,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拓宽了东巴文化的传播路径。
农业赋能聚焦于产品价值升级与消费场景创新。创作者推出像素风农场周边,以二次元文化为桥梁,让农产品获得年轻群体的关注与喜爱;设计“小鸟严选”特色包装,将乡村故事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构建“无声种草”体系,让青刺果油等特色物产凭借自身故事实现自然传播,为小农经济注入精准赋能的新动能。
文创赋能则深耕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创作者从东巴文“家”的符号中获取灵感,设计特色项链,让纳西族的精神内核通过文创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通过捐赠卫生用品、开设青春启蒙课堂等行动,兼顾文化传承与民生关怀,为乡村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助力。
作为一场以平台为枢纽、创作者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新尝试,小红书“创造有意司”达祖站活动,凭借平台“真实、多元、互动”的内容优势,实现了创作者资源与乡村需求的高效匹配。活动虽已落幕,但为达祖村留下了链接传统与未来、乡土与城市的“新质生产力”,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兼具流量热度与人情温度的可持续路径。
栏目主编:何易 文字编辑:周洁瑜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