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校本研修工作的通知

B站影视 2024-12-09 16:35 1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不断满足我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

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各有关高校、直属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不断满足我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校本研修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用,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基础教育教师校本研修的新生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数字化赋能,构建多元聚合的研修形式、协同发展的推进机制、数智支撑的实施方式、教研训一体的保障体系,提升校本研修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的软实力,引导广大教师将校本研修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校本研修高效实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员性原则。校本研修要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立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需求性原则。以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成长需求为导向,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因校而异,因人施策,按需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实效性原则。着力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着眼于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校本研修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到学生成长中,转化为教学效益。

——坚持规范性原则。健全省、市、县(市、区,以下统称“县”)、学校四级研修管理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和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团队建设。坚持校内主动、校际联动、区域推动,精心选择研修主题,精准设计研修环节,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有效开展研修活动,科学组织研修评价。

——坚持创新性原则。主动适应新时代变革,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校本研修”新模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与共享,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创新型“未来教师”。

(三)主要目标

提高校本研修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学时中的占比,全省创建20个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区、100所示范校,深入推进省、市、县三级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校地共建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校本研修经验。经过3~5年,全省基础教育校本研修体系更加健全,实施方式更加灵活,推进机制更加畅通,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一)统筹多元融合的校本研修形式

要聚焦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建立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的周研修制度。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专题研修与系统研修相结合,综合运用系列讲座、课例研修、课题研究、专题研讨、观察分析、读书沙龙、教学论坛、师徒结对等多种研修方式,增强研修的适切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1. 实践反思。教师要通过常态化撰写反思日记、教育叙事、案例分析、小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对教学经验与实践问题的反思与探究。

2. 同伴互助。学校要注重组织教师群体,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小组研讨、工作坊等方式,促进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相互学习,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 专业引领。各级教研机构要灵活运用专家讲座、观课议课、教学诊断、课题指导、名师工作室等方式,科学指导和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4. 线上研修。要充分利用云课程资源、异地同步课堂、网络课堂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搭建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建立即时沟通的研修学习组织。

(二)建立引领赋能的专业支撑体系

1. 构建“名师+学科+学校”的指导体系。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要建立“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指导一所学校、一个学科,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全省各高等师范院校、各级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专家、名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重点指导一个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开放、互动、共赢的校本研修专家指导服务体系。

2. 构建“数字+课堂+改进”的提升体系。要利用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空间。通过智能助教、智能学伴,开展优秀课例观摩、课堂实录反思、点评指导、教学改进。拓展个性化研修路径,构建“人工智能+校本研修”新生态,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 构建“智能+技术+资源”的支持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技术,对教师校本研修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智能化配对,智能遴选、精准推送研修内容与资源,推进优质校本研修资源汇聚与共享,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同步化、定制化、精准化的资源支撑。

4. 构建“选修+必修+精准”的实施体系。按照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分层分类确定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确定不同层次教师研修的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借助人工智能因人而异配置资源,精准化推送研修内容,实现教师快速成长。

(三)完善协同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

1. 构建多级联动的网格化推进机制。明晰省、市、县、校各级主体责任。省教育厅全面领导校本研修工作,组织全省基础教育校本研修的规划、评估、督导工作;市、县要成立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学校要加强校本研修组织、实施、评价工作。省、市、县、校四级要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会、主题论坛等形式协同推进校本研修,构建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的网格化、扁平化的教师校本研修管理体系。

2. 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规划、组织、管理、考勤、学习研讨、资源共享、考核评价等制度,明晰学校、教研组、年级组、项目组任务要求,推进体系化、系列化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3. 构建“自评+互评+他评”的评价体系。融合多种评价技术与方法,建立基于教师融合发展、基于立德树人实践改善、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评、互评、他评”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

4. 构建校本研修评估、激励机制。省教育厅将把校本研修成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之中,加强校本研修督导检查,定期开展校本研修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组织校本研修“引领者”培训,开展校本研修优秀团队评选活动。各市、县、校要建立校本研修督导评价机制,健全激励制度,严格落实校长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责任和教师主体责任。

(四)健全教、研、训一体的工作保障体系

1. 坚持目标导向,健全机制保障。要把校本研修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完善督查、考核、奖惩等激励制度,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

2. 加强平台建设,优化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整合教科研机构、高校、名师工作室等各方资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配置优质校本研修资源。

3. 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成效保障。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突出校本特色,完善研修路径。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将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健全校本研修职能部门的管理与工作组织,加强校本研修管理与实施。陕西省基础教育校本研修执行办公室(设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全省校本研修的规划引领与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校本研修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骨干培训、精品项目和优秀示范校评选、先进经验总结和优秀成果推广。各市、县要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督导实施。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

(二)完善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组织实施、督导评价体系与督查机制。各级校本研修职能部门要制订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将校本研修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校长和教师年终绩效考核。

(三)落实经费保障。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校本研修培训、督查、考核、奖励、成果推广等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校本研修年度项目,做好年度经费预算,在培训经费中专项列支,确保经费足额投入。

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市、县级校本研修实施细则。

陕西省教育厅

2024年12月6日

来源:陕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