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蹲完马桶脸色发白、冲水前回头看那一坨“羊屎蛋”,心里骂了句脏话——这大概是我今天最真实的社交。
蹲完马桶脸色发白、冲水前回头看那一坨“羊屎蛋”,心里骂了句脏话——这大概是我今天最真实的社交。
热搜刚甩出日本农研机构的狠数据:秋葵黏液素让肠道蠕动提速30%,连吃七天排便次数直接+40%。
我盯着屏幕,脑子闪过一句:原来我缺的并不是毅力,而是那口黏糊糊的绿棒子。
先说我自己。
上周体检,医生边写边嘟囔“宿便太多”,我尴尬得脚趾抠地。
回家翻冰箱,只剩半袋紫薯,丢锅蒸了连皮啃,第二天厕所时间从半小时缩到十分钟,味道依旧臭,但过程顺滑得像换了根新管子。
我立马来了精神,把能找到的研究全扒了一遍。
日本那篇论文写得挺细,实验组每天吞60克秋葵段,黏液素像给肠子抹了洗洁精,垃圾一路滑。
国产团队更狠,中国农大2024新发报告说紫薯里的花青素-3-葡萄糖苷是双歧杆菌的“能量饮料”,好菌一多,产气就足,直接把“列车”往前顶。
最绝的是韩国泡菜里的K8乳杆菌,100克辣白菜下肚,肠道传输时间砍28%,等于给直肠按了快进键。
我把三种食材轮着喂自己。
周一凉拌秋葵,切段别焯水,黏液素怕高温,口感像鼻涕,但咽得爽;周三紫薯连皮蒸,皮里花青素浓度是薯肉的2倍,别嫌麻嘴;周五买罐发酵7天的辣白菜,超市冷藏区最下层那种,活菌数高得离谱。
每天再灌1500毫升白水,快走30分钟,手机计步器一响就回家。
三天后,马桶里终于出现传说中的“香蕉便”,我激动得差点拍照发朋友圈,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怕被封。
有人问我,西芹绿豆芽这些老面孔还吃不吃?
吃,但别指望它们当主角。
纤维像扫帚,可黏液素、花青素、K8菌是强力洁厕剂,扫帚配洁厕剂,厕所才真的不堵。
温度也得盯死,炒过160℃菌株全灭,蒸、拌、低温炒就行。
肠易激的兄弟先别猛吃,辣白菜里辣椒素可能抽你肠子,问医生再动筷。
说到底,便秘不是缺药,是缺对的食材组合。
肠子就像地铁,人多不挤才怪,给点黏液素当润滑剂,再派花青素和K8菌当站务员,列车准点发车,谁还愿意在站台憋得满脸通红?
今晚我就蒸紫薯,皮不削,筷子一掰,紫得发黑。
吃完把皮也啃了,明早看结果。
要是还堵,我直播吃秋葵刺身——反正那玩意儿生吃更黏,效果更炸。
来源:幻想阁p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