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东胜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暖城”为统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锚定时间节点,以决战姿态奋力攻坚,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季度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东胜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暖城”为统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锚定时间节点,以决战姿态奋力攻坚,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东胜区环境质量状况
靶向施策合力攻坚、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是大气质量明显提升。截止至2025年9月30日,东胜区空气质量监测总天数273天,有效监测天数273天,其中优良天数244天,优良率89.4%。二是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乌兰木伦流域氟化物治理成效得到巩固,到目前为止流域各断面氟化物浓度达标。加快高新区工业废水处理与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净水单元土建已基本完成,设备正在进行联合调试,废水处理单元土建完成85%,设备安装完成40%。三是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强土壤源头管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动态更新了2025年度东胜区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单(三盛稀土已停产),积极开展“一住两公”为重点的建设用地调查和风险管控评估,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区域声环境昼间均值(48.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均值(65.4分贝)均达到一级水平,评价结果为好。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情况
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协调调度、狠抓整改落实,上级下达东胜区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79项,其中常态化任务42项,有时限任务33项,立行立改4项,截至目前,已完成39项,达到序时进度31项,正在推进9项。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共9项(有时限要求)。
一是按照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计划要求鄂尔多斯市大兴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低排放需要进行老旧锅炉改造,新建锅炉房于2025年5月30日开工建设,截止2025年10月13日,其中锅炉主体的4台锅炉钢结构安装完成,组装机配套进度30%。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其中主控楼共六层,2层施工中;基础土建进度40%;烟囱总高120米,完成18米,进度15%;煤场基础土建工程进度70%,计划于2026年10月投产运行,运行稳定后其它锅炉有序退出。二是鄂尔多斯市巨鼎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检修及安装工作同步推进,已完成脱硫塔防腐维修、管道改造、除雾器安装及循环泵机封、塔内侧搅拌机机封更换,脱硫塔当前具备烘炉条件。三是已开会研究声功能区评估调整方案,开展声功能区单元格调查并协调借阅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土地使用规划图等资料;四是东胜区北部添尔漫村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按环评批复要求已落实道路硬化、车辆清洗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二)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
2025年水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共11项(均为常态化任务)。一是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改善。截止目前,辖区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哈什拉川、罕台川、布洞沟、吉劳庆川、东乌兰木伦、铜匠川、阿不亥沟)。有序实施排水管网、污水泵站改造、底泥清理及水体循环等项目,推进赛台吉湖区水质持续改善;二是饮用水源地保护。已公布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名录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名录;按要求及时公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源头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三是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排查辖区内黑臭水体,并按时报送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报告。
(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共9项(有时限要求任务6项,常态任务3项)。一是土壤污染防治。经东胜区自然资源分局排查梳理,截至目前,东胜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未发现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二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已完成第一、二、三季度地下水污染防治企业自行监测,3家企业已完成地下水监测井方案及专家施工方案技术评审意见编制工作;三是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对20t/d及以上规模的建制镇及农村牧区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季度巡检和水质监测,完成第一、二、三季度巡查工作,巡查报告已上报市局。持续开展农村牧区黑臭水体排查及整治,经排查,第一、二、三季度东胜区农村未发现黑臭水体。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
2025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共10项(有时限要求任务4项,常态任务6项)。一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目前蒙泰热电灰渣场已封场,国电应急渣场已清空;鄂绒热电灰渣场分区贮存灰渣和石膏,洒水抑尘措施有力。金通煤矿、兴盛达煤矿、振兴煤矿渣场、泰生煤矿、环投渣场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运行正常,未出现“只收不处、长期贮存”情况;二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2025年第三季度共计排查机动车维修企业67家次,发现隐患问题共114条,其中重大隐患问题7条,目前已整改完成。按要求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已完成危废重点监管单位11家,一般产废单位7家;三是其他固体废物管理。东胜区计划建设4个建筑垃圾转运点,目前已建成2个。巴赖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昌汉梁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统一收集后由乌素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置,目前该渗滤液处理站可日常处理渗滤液200吨,且运行良好;四是“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已完成10家“无废细胞”的选定工作。截至目前,开展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医院、进商场宣传活动5次,上报23篇信息。
(五)加快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度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14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3项,剩余1项达到序时进度,其中已完成销号9项,正在对接市直牵头部门审核销号4项;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4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3项,剩余11项问题达到序时进度;自治区黄河流域专项督查反馈23项问题,已完成整改6项,剩余17项达到序时进度;市包联督导组向东胜区反馈64项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47项,正在推进整改17项;市环委办共向东胜区反馈48项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40项,正在推进整改8项;三轮中央信访共反馈28项问题,已完成26项,其中22项已销号,4项待销号,2项达到序时进度。
为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防止整改问题回潮反弹,聚焦2020年以来的第一轮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我区的25项问题、2021年中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通报问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我区认领的14项问题进行“回头看”,并对照其他省市(盟市)在环保督察中存在的典型案例问题进行梳理,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开展“回头看”工作。共配合上级督察、纪检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专项行动10余次。
(六)优化政务服务助推行政审批再提速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一是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按照“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原则,依据法定目录开展环评管理,实现环评审批信息及时联网报送。2025年度截至目前,共受理环评审批项目16个,环评审批执行率达到100%。二是强化排污许可管理。对排污许可证质量进行全面审核,审核率达到100%。在企业排污许可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企业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执行。截至目前,我辖区持证排污单位总数为141家,(其中重点管理44家、简化管理97家),已进行排污登记的企业为206家。三是推进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准入管理。
(七)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卫星监测、无人机重点区域勘查、专项行动回头看、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截至6月底,水域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繁殖巢数1801巢,鸟类数量达10万只以上,鸟类种类由保护区建立之初的83种增加到现在的115种,确保湿地生态安全,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完成辖区内10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核与辐射安全。
(八)科技赋能协同推进综合工作
开展“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情况评估,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和任务。统筹推进建设北方生态屏障、矿山详查、规划编制、清洁生产等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编制印发《东胜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全面完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深入推进2024年自治区生态环境“精准画像”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截至10月底,27项问题中已完成整改14项,剩余13项正在全力推动整改。
(九)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扩面提效
多形式、多渠道线上、线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3次、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志愿者活动6次、宣传活动7次,开展制作环保宣传片1部,公众号平台阅读量达14.5万人次。
(十)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以提升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为核心,积极采取科技手段强化监测网络,精准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866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433家次。对环境违法行为下达行政处罚14起,处罚83.49万元;移动执法检查企业68家,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按照市局涉企检查出动计划类“双随机、一公开”43家,出动86人次,双随机检查企业107家(其中部门内检查73家次,跨部门联合检查34家次),出动人数214次,检查中不存在瞒报或者不报的情况;开展防震减灾活动2次,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安全生产人员培训1次,共排查企业65家次,出动人员130人次,委托三方专家对管辖内8家重点场所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工作排查,发现一般环境安全隐患问题12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截至目前,接收到信访150条(其中接诉即办141起,1起办理当中;全国信访举报平台4起;信访局网上投诉5起),出动执法人员300人次,信访办结率达到99%。
(十一)有效提升环境监测数据服务能力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