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秦时期,甘肃是戎狄部落的主要活动区域。犬戎、羌人、氐人等部落逐水草而居,迁徙活动颇为频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戎狄之间,或移或居,往来不定”。犬戎与周王朝冲突不断,周平王东迁后,部分犬戎部落进入中原地区。与此同时,中原诸侯的扩张也迫使戎狄部落向甘肃西部迁
先秦:戎狄纷争与早期族群迁徙
先秦时期,甘肃是戎狄部落的主要活动区域。犬戎、羌人、氐人等部落逐水草而居,迁徙活动颇为频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戎狄之间,或移或居,往来不定”。犬戎与周王朝冲突不断,周平王东迁后,部分犬戎部落进入中原地区。与此同时,中原诸侯的扩张也迫使戎狄部落向甘肃西部迁徙。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以部落为单位,规模较大,为甘肃早期的族群融合奠定了基础。
秦汉:帝国扩张与中原移民入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陇西、北地郡,并迁徙罪犯充实边疆(《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武帝开拓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大规模地将中原贫民迁徙至边疆地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前119年)“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五千口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其中陇西、北地郡(今甘肃东部、庆阳一带)接收了十几万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关东(河南、山东)、关中(陕西)等地。这些移民从事农业生产,巩固了西北边防。同时,少量匈奴降众(如浑邪王部四万余人)迁入安定属国(今平凉一带),形成了胡汉杂居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战乱流离与中州人士避祸凉州
当中原地区陷入战乱时,凉州(今武威)因其地处偏远且局势安定,成为了人们的避难之地。《晋书·张轨传》记载“中州避难者日月相继”,《资治通鉴·晋纪》也提到“永嘉之乱,中州之人士避乱者,多依张轨”。据估算,迁入凉州的人口达几十万,主要来自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前凉政权依托这些移民“兴学校、修律令、劝农桑”,使凉州成为了西北文化中心。同时,氐、羌部落向中原地区迁徙,参与了五胡十六国的纷争。
隋唐:丝路繁华与胡汉人口交汇
丝绸之路的繁荣使河西走廊成为了胡汉人口交汇的要道。隋炀帝时期,西域商人云集张掖(《隋书·裴矩传》);唐朝设置河西节度使(治所位于凉州),管辖七万三千名士兵(《旧唐书·地理志》),这些士兵及其家属大多来自中原地区,约有十几万。此外,突厥、吐蕃、回纥降众迁入(如突厥万余人安置于灵州、凉州),西域商人往来不断(《大唐西域记》记载“凉州为河西都会,商旅无停”)。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以商贸、军事活动为主,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宋元:西夏兴衰与蒙古统治下的人口流动
西夏占据甘肃东部地区,吸收中原人口“役中国人力”(《宋史·夏国传》),据估算迁入人口达十几万,这些人口主要来自陕西、河南等地。蒙古灭西夏后,掳掠灵州人口十余万(《元史·太祖本纪》),将其迁往蒙古或中原地区,导致甘肃人口锐减。元朝设置甘肃行省,招募中原农民进行屯田(《元史·地理志》记载“屯田千二百余顷”),蒙古士兵也迁入此地,恢复了当地的经济。
明清:屯垦实边与中原移民的持续迁入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实行卫所制度,在甘肃设立了12个卫(如兰州卫、凉州卫),派驻10万军户进行屯垦(《明史·兵志》)。军户及其家属的迁入,使甘肃人口逐渐恢复。清朝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甘肃人口快速增长。乾隆年间,甘肃人口约1500万(《清实录·高宗实录》)。同时,自然灾害(如旱灾、蝗灾)也导致部分人口迁徙,如道光年间,甘肃东部发生旱灾,约10万人口迁往陕西、四川(《甘肃通志稿·民政志》)。
近代以来:战乱、建设与人口的双向流动
抗日战争时期,约50万中原难民迁入甘肃(《甘肃通史·民国卷》),主要来自河南、陕西等地,他们大多落籍于兰州、天水。三线建设时期(1964 - 1980年),约100万东北、华北、华东的工人及家属迁入甘肃(《甘肃三线建设史》),分布在兰州炼油厂、酒泉钢铁公司等企业,推动了当地的工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024年,甘肃城镇化率约为52%,兰州、天水、白银等城市人口流入明显,其中兰州人口流入约30万(省内流入25万)(《甘肃省人口发展报告2024》)。同时,外出务工成为甘肃人口迁徙的重要方向。2024年,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500万人,其中省外就业约200万人(主要前往新疆、广东、浙江)(甘肃省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结语:人口流动是潮流,融合是必然
从先秦到近代,甘肃的人口流动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古代有中原移民入边、中州人士避祸,近代有难民迁入、三线建设移民,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人口流出的现象,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引用资料
· 《史记·匈奴列传》(西汉·司马迁)
· 《汉书·武帝纪》(东汉·班固)
· 《晋书·张轨传》(唐·房玄龄等)
· 《旧唐书·地理志》(后晋·刘昫等)
· 《元史·太祖本纪》(明·宋濂等)
· 《明史·食货志》(清·张廷玉等)
· 《清史稿·食货志》(民国·赵尔巽等)
· 《甘肃通史·民国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
·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 - 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
· 《甘肃三线建设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
· 《河南灾荒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