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个日本律师坐在前排,准备就“中方原告起诉日本政府细菌战”的案子做说明。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96年春天,东京。
记者发布会现场比预想的要冷清些。
几个日本律师坐在前排,准备就“中方原告起诉日本政府细菌战”的案子做说明。
那时候没人想到,会有个中国女人站出来,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地说了一句:“请给我一个位置。”
她叫王选,彼时43岁,不是律师,不是官员,也不是幸存者。
只是个从浙江义乌来的普通人。
可她把这场跨国官司的方向,硬生生拽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这事儿要从头说起,得往回翻几十年。
1942年秋,浙江义乌崇山村。
那年收成不好,村里人靠山吃山,过得也就勉强凑合。
可就在那年十一月,天还没亮,村子就起火了。
不是意外,是一场操作精准、计划周密的大清洗。
日军来了,带着火焰喷射器、汽油和所谓的“防疫部队”。
那会儿,谁也不知道“防疫”是什么意思。
后来才明白,他们来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灭口。
三天前,村里爆发了鼠疫。
病得最快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发烧、黑斑、流脓。
没人敢靠近。
可王选的叔叔——那时只有十三岁——天天往祠堂跑。
他不懂什么叫致命传染病,只是觉得她太孤单。
再后来,祠堂里只剩下一滩血,女人的手臂没了。
叔叔回家那天,吓到话都说不出来。
两天后,他开始高烧、抽搐,身上起黑块。
亲戚怕传染,用门板把他抬到村外。
他冻死在荒坡上。
那天是11月18日。
村里死了四百多人。
王选家里,走了八口。
几十年过去,村子重建了,可没人提起那一年的事。
直到1994年,王选回乡探亲。
她原本是去看望年迈的姑姑,顺便了解一下义乌的教育情况。
可就在村头,听到了几句闲聊:有人在组织索赔,说是为了当年那些被活体解剖的人。
她愣住了。
那时候她正在日本留学,研究的是语言教育心理学。
按原计划,下一步是去美国进修。
但听完这事,她改了主意。
说改就改,从此一头扎进了这段已经快被遗忘的历史里。
她开始查档案、访老人、翻资料。
从东京国会图书馆,到义乌田间地头。
她身上有三个优势:语言好、学历高、口碑硬。
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不拿一分钱,所有差旅和资料费都自付。
一开始没人太当回事,觉得她是“一时冲动”。
可等她把180名原告的名单一个个整理出来,还亲自联系了日本律师团,大家才发现——她是认真的。
1998年,日本地方法院第一次开庭。
这场官司,王选站在最前头。
法庭上,她不是幸存者,但她的陈述比谁都沉重。
她说:“在义乌,有人到现在脚上还长着溃烂的炭疽伤口。
有人一辈子没敢结婚,因为身体残疾。
我们不是来索赔的,我们是来告诉世界,这是怎么回事。”
她声音不高,但厅里很静。
法官听完,只做了两件事:第一,确认了日军确实在中国使用了细菌武器;第二,驳回所有诉求——不赔偿,不道歉,不追责。
理由是“根据国际法,战后国家行为不予追诉”。
听到这个结果,原告席上有老人流泪了。
可王选却说:“我们赢了。”
她不是在安慰谁。
她的意思是:日军细菌战,第一次被日本法院正式写进了判决书。
这之前,连“承认”这两个字都没有。
这之后,国际媒体开始关注,联合国有关战争医学伦理的研讨也引用了这个案例。
从那以后,这事再也藏不住了。
其实早在1945年,美国就掌握了日军731部队的大量资料。
包括活体解剖、细菌实验、毒气测试。
可出于冷战战略考虑,这些都被封存了。
甚至在1947年,美国军方与石井四郎达成秘密协议,用“免于起诉”换取实验数据。
王选知道这些。
她在调查中也接触了美国、欧洲的相关档案,拼出了一个更大的版图:原来,不只是义乌,中国几乎大部分省份都遭遇过类似攻击。
只是没留下那么详细的数据。
到2003年,她已经调查了八十多个村庄,收录了约五百份证词。
她的行李里,永远装着录音笔、老照片、翻译文件和一摞摞笔记本。
她说:“我不是在做历史,我是在找人。”
她不是在找谁的骨灰,而是在找那些还活着,但被忽略的证人。
有一次,她在黑龙江采访一个老兵。
那人说:“我那天拆开了一袋粮食,老鼠从里面跳出来,咬了我一口。
后来我全身肿了。
医生说是鼠疫。
我就知道,不是天灾,是人祸。”
说到这,他停了一会儿,低声说:“你是第一个来问我的。”
王选没有哭。
她只是把录音关掉,说:“谢谢你说出来。”
这场战役,她打了八年。
不拿工资,不接受捐款,连房子都卖了三套。
她不是烈士,也不是英雄。
她只是觉得,知道了这些事,就不能假装不知道。
2002年,她入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台上她说得很简单:“我能做的,就是不放弃。”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说她是“一个人”的战斗。
参考资料:
张启祥,《细菌战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浙江调查》,《史林》,2004年S1期
吴志菲,《王选:“一个人”的抗日》,《世纪行》,2005年第8期
Sheldon H. Harris, 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19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 Routledge, 2002
张年忠,《还历史真相 扬正义之剑——访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王选》,《今日浙江》,2005年第15期
来源:残碑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