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女人都是真爱,都是心灵的契合,只是人生的出场顺序不一样。” 当杨振宁谈及两任妻子时,眼神里的温柔从未改变。世人多聚焦于他与翁帆相差 54 岁的婚姻,却常常忽略,在翁帆出现之前,有一位名叫杜致礼的女子,用 53 年的相伴,陪他从意气风发到学界泰斗,在诺贝尔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两个女人都是真爱,都是心灵的契合,只是人生的出场顺序不一样。” 当杨振宁谈及两任妻子时,眼神里的温柔从未改变。世人多聚焦于他与翁帆相差 54 岁的婚姻,却常常忽略,在翁帆出现之前,有一位名叫杜致礼的女子,用 53 年的相伴,陪他从意气风发到学界泰斗,在诺贝尔奖的荣光里留下了东方女性的惊艳剪影。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初见与相守,才是这段世纪情感最动人的注脚。
初见倾心:餐厅里的珍珠与半生的牵挂
杨振宁与杜致礼的缘分,早在他执教中学时便埋下伏笔 —— 彼时杜致礼是他的学生,只是两人未曾深交。命运的重逢发生在 1949 年美国的一家餐厅,当杨振宁推门而入,一眼就望见了角落里的杜致礼:她戴着一串珍珠项链,雍容华贵的气质中透着内敛温婉,瞬间让他 “失了神”。
这份惊艳,成了杨振宁穷追不舍的开始。他后来在讲座中回忆这段往事时,语气里仍藏着初见的悸动:“彼此都有好感,用香港话来讲,没多久我们就开始‘拍拖’了。”1950 年 8 月,两人在普林斯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 没有奢华排场,经济条件甚至不允许高调庆祝,却把柴米油盐过成了精致模样。
婚后的日子,是学术与家庭的平衡。杨振宁埋首物理研究时,杜致礼便以中文教学支撑起家庭;周末再忙,他也会放下演算纸,带三个儿女去公园散步,抱着孩子亲吻的模样,与普通父亲别无二致。这份寻常烟火里的相守,一走就是半个世纪,三个孩子也在书香浸润中各有成就:长子成财务顾问,次子获化学博士还发现小行星,小女儿成了医生。
相伴荣光:诺贝尔奖上的旗袍惊艳
1957 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同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德哥尔摩的颁奖礼上,杜致礼成了与科学荣光同样耀眼的存在。那天,她身着一袭白色中式旗袍,搭配白色尖头皮鞋,东方女性的唯美典雅在她身上展露无遗 —— 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套装扮依旧堪称 “timeless classic”。
当杨振宁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证书时,杜致礼站在台下,激动得喜极而泣。当晚的晚宴上,瑞典国王主动牵起她的手,盛赞她的美貌与气质,随后两人翩翩起舞,全世界的镜头都聚焦在这位从容温婉的中国女性身上,彼时的她,尊贵得如同皇后。更令人动容的是,她还在宴会上献上中国舞蹈,让杨振宁在获奖的喜悦之外,更添一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那时的杨振宁与李政道,都是年轻有为的儒雅绅士,颜值与才华并存。巧合的是,李政道也在车站对秦惠䇹一见钟情,为追求她疯狂减肥 —— 两位科学巨擘,彼时都收获了彼此契合的灵魂伴侣,那段时光,成了学术史上与情感史上的双重佳话。
爱无先后:53 年相守与 20 年陪伴
命运终究在后来写下别离。1996 年,秦惠䇹先一步离世,李政道独自承受了 28 年的孤独,最终长眠太湖畔与妻子相守。2003 年,杜致礼因病去世,杨振宁的世界骤然失了色彩。就在这时,翁帆的一封信递到了他手中 —— 这个 1999 年在汕头大学为他和杜致礼当向导的 “小女孩”,用温柔的文字为他拂去伤痛。
2004 年元旦,杨振宁收到翁帆的贺年卡,随即邀她来香港见面。他给站在海边的翁帆拍下照片,语气里满是温情;次年,两人结婚的消息引发热议,而杨振宁在讲座中坦然展示他们的婚纱照:“我跟杜致礼结婚 50 多年,现在又跟翁帆结婚,我们觉得很开心,很美满,是天作之合。”
翁帆说:“他是我崇拜的男人,恰巧这个男人又爱我,根本无法拒绝。” 而杨振宁望向两任妻子的眼神,从来都是同样的深情。有人追问 “谁是最爱”,答案或许藏在他的人生轨迹里:杜致礼陪他走过从籍籍无名到誉满全球的半生,是风雨同舟的战友;翁帆在他暮年带来温暖与活力,是灵魂相契的归宿。
如今再看那段跨越世纪的情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时光的馈赠。杜致礼的旗袍风华惊艳了诺贝尔奖的夜晚,翁帆的陪伴温暖了杨振宁的晚年岁月。正如杨振宁所说,人生是一个圆满的圆圈 —— 初见杜致礼时的珍珠光韵,重逢翁帆时的海边夕阳,都是这圆圈里最璀璨的刻度。爱从不分先后,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见了同样值得珍惜的人。
来源:第1娱记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