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边总有人问:“我天天泡健身房,胸肩背腿轮着炸,怎么肌肉没见大,反而越练越累?”其实不是你不够拼,而是把“练”和“歇”的关系搞反了——增肌从来不是“练得越狠越好”,而是“练到位、歇得对”才能让肌肉疯长。
身边总有人问:“我天天泡健身房,胸肩背腿轮着炸,怎么肌肉没见大,反而越练越累?”其实不是你不够拼,而是把“练”和“歇”的关系搞反了——增肌从来不是“练得越狠越好”,而是“练到位、歇得对”才能让肌肉疯长。
先搞懂一个核心:肌肉不是在健身房长的,是在休息时长的。你举铁、推胸的时候,其实是在“破坏”肌肉纤维,就像把旧房子拆了;而休息的时候,身体会用蛋白质当“建材”,把这些纤维补得比原来更粗、更壮——这就是增肌的“超量恢复”原理。要是拆完房子(练完)不给时间补(歇),要么房子没重建(肌肉不涨),要么越拆越破(过度训练,掉肌肉还伤关节),这就是很多人“白练”的根源。
再分清楚:不同肌肉,歇的时间完全不一样,瞎安排等于浪费时间。大肌群比如胸、背、腿,肌肉纤维粗、参与运动多,拆得狠,恢复自然慢,得留够48-72小时。比如你周一练了胸肌,周二周三就别碰胸了,给它时间修复,周四再练完全来得及;小肌群像手臂(二头三头)、肩膀前中束、小腿,肌肉量少,恢复快,24-48小时就够了,比如周三练了手臂,周四歇一天,周五就能再练。我之前带过个新手小明,周一练完胸,觉得“没练透”,周二又加了组卧推,结果胸肌疼了整整一周,后续训练全断了,反而耽误了进度——这就是典型的“大肌群没歇够”。
更关键的是:新手和老手的练歇节奏,根本不能用一套方案!
如果你是新手(0-1年增肌) ,身体恢复能力弱,别贪多,一周练3-4次就够了。推荐“胸-肩-腿”循环,比如周一胸、周三肩、周五腿,周二周四全休,周末再选一天散步放松。这样每个大肌群都有48小时以上的恢复时间,不会因为练太勤导致疲劳堆积。我见过不少新手一上来就跟着老手“一周6练”,结果练了半个月,睡眠变差、力量掉了,还以为是自己天赋差,其实是身体根本扛不住。
如果你是老手(1年以上,能稳定推1.5倍体重卧推) ,恢复能力强,可以试试“5-6练”。比如周一胸、周二背、周三肩、周四手臂、周五腿,周六可以加个“全身轻练日”(只做小重量拉伸、核心训练),周日全休。但一定要盯紧“过度训练信号”:如果连续两天早上起来觉得累、训练时动作变形、体重掉了,就赶紧减1次训练,歇一天——老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硬撑”,觉得歇了就掉肌肉,其实歇对了才能让肌肉持续涨。
最后说个容易被忽略的:休息日不是“躺平”,这3件事做对了,肌肉能多涨20%。
第一是蛋白质别断。休息日肌肉修复需要更多蛋白质,按每公斤体重吃1.6-2.2克算,比如70公斤的人,每天要吃112-154克蛋白质。不用顿顿吃鸡胸肉,早餐加2个鸡蛋、中午喝杯牛奶、晚上吃块清蒸鱼,再补点希腊酸奶,轻松就能达标——我自己休息日会比训练日多吃1个鸡蛋,亲测肌肉恢复更快。
第二是别完全不动。休息日可以做30分钟轻度活动,比如散步、瑜伽、泡沫轴放松,能促进血液循环,帮肌肉排掉“乳酸垃圾”,第二天不会那么酸。但千万别做高强度运动,比如休息日去跑5公里,等于又给身体加了负担,反而影响恢复。
第三是睡够7-9小时。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这时候睡熟了,身体修复肌肉的效率会翻倍。我之前试过连续一周只睡6小时,明显感觉肌肉维度没变化,后来调整到8小时,两周后手臂围度就多了0.5厘米——睡眠真的比多练一次还重要。
总结一句:增肌就像种庄稼,“练”是播种,“歇”是浇水施肥,光播种不浇水,庄稼肯定长不好。别再跟别人比“谁练得勤”,比“谁练歇安排得对”才是王道。
下期预告:很多人增肌期不敢吃碳水,怕胖!下次就跟大家聊“增肌期怎么吃碳水,既能帮肌肉涨,又不容易长肥肉”,还会给大家列一份“新手友好的增肌期碳水食谱”,想知道的可以先关注,避免错过~
(声明:本文增肌建议基于普遍健身知识,非医疗或专业训练方案,个体身体状况、恢复能力不同,效果与风险因人而异。实施训练前建议咨询医生或认证教练,避免不当运动致伤;因自行操作引发的健康问题,本文不承担责任。)
来源:全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