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一包油菜种子,为啥别人家丰收,你家却长势不佳?秘密可能就藏在田间那些不起眼的行距与株距里。
同一包油菜种子,为啥别人家丰收,你家却长势不佳?秘密可能就藏在田间那些不起眼的行距与株距里。
深秋时节,正是油菜播种的黄金期。走在乡间,常听到农户们讨论:“今年油菜种得密一点还是稀一点?”这看似简单的问题,里头却藏着不小的学问。
种植油菜,肥地和薄地的种植方法完全不同,行距株距的调整直接影响产量。
肥地宜稀植,薄地要密植——这是油菜种植千年不变的规律,但具体如何操作,还得听听最新的农业技术怎么说。
肥地怎么种?
肥沃的田地,土层深厚,养分充足,最适合油菜生长。但很多农户在这种土地上反而难以获得高产,问题往往出在种植过密。
肥地油菜的行距应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为宜。这样的间距给每株油菜留出了充足的生长空间。
过于密集会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反而容易引发病虫害,甚至造成倒伏。
施肥方面,肥地要控制氮肥用量,遵循“减氮增磷钾补硼”的原则。
基肥推荐使用油菜专用缓释肥,每亩40-50公斤,配合0.5-1公斤硼肥。这样能保证油菜整个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避免后期脱肥。
薄地如何栽?
贫瘠的土地养分不足,保水保肥能力差,种植油菜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
薄地应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行距30厘米左右,株距20-25厘米。密植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力,通过群体优势来提高产量。
特别是对于迟播迟栽的油菜,还需要再增加20%-30%的种植密度,以确保有足够的基本苗。
薄地施肥要“少吃多餐”,除了施足基肥外,要重视追肥。
在三叶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冬至前后再追施尿素3-5公斤,提高油菜耐寒性。这样分段施肥,能避免肥料流失,提高利用率。
不同田块的调整技巧
除了肥瘦地外,不同地区的田块也要有不同的种植密度。
丘陵和旱坡地,易发生冬春干旱,应选择耐旱品种,行距适当缩小到3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稻茬田等排水不良的田块,要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沟深达到20-30厘米。
同时行距适当放宽,确保排水畅通,减轻渍害。现在推广的稻茬直播油菜密植丰产机械化生产技术,就是针对这类田块的解决方案。
播种关键技术
播种前,种子要晒种2-3天,提高发芽率。最好采用噻虫嗪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能有效预防苗期病虫害。
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0.5-2.5厘米,过深会导致出苗困难,过浅则容易干旱。
近年来,机械化直播技术推广应用,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效率高,质量好。
对于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可以采用“浅耕开沟+喷播或飞播”的方式,确保适时播种。
播种时节,田间地头尽是忙碌的身影。记住这些种植要领,来年油菜花开的季节,你的田地一定会是一片金黄的海浪,丰收的喜悦也定会写在你的脸上。
好收成来自于好技术,合理的株行距调整就是油菜高产的密钥。
来源:稻香老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