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之中到五都荟洛,这座令王侯将相倾倒的神都,有何独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09:06 2

摘要:从夏商周算起,十三个王朝,一个不缺全都建都于此。洛阳,三千年古都的招牌,不是随便喊出来滴!

中国从来不缺古都,尤其是十三朝古都。

洛阳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但如果要问谁是第一?网友吵的不可开交。

可要说正统与延续,洛阳无疑是最有底气的。这里有无数个“第一”。

第一个王朝夏朝起源于此,第一个女皇武则天执政于此,第一个寺庙落脚于此…

从夏商周算起,十三个王朝,一个不缺全都建都于此。洛阳,三千年古都的招牌,不是随便喊出来滴!

有文献,有遗址,洛阳的底蕴,不是“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城市头衔顶着的,洛阳的厚重,有地下和地上的双重支撑。

北邙山随便一走,你脚下都可能躺着一位王侯将相。光是已知的帝王就有二十四位,更别提那些有名无名的数十万座古墓。

从“天下之中”到“五都荟洛”,这片土地,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文明密码?

用古人的话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下勿近水…”

这句话,简直是专门给“为什么洛阳能作为千年帝都?”来注释的。

我们来看洛阳的地势:

如果把洛阳盆地比做一个开口向东北的簸箕的话,那么它背靠崤山与熊耳山,右弦是巍巍嵩山万安山,左弦是绵绵百里的北邙山。

盆地内沃野千里,有伊河、洛河、涧河静静流过,盆地外有黄河天险环抱,易守难攻且粮草充足。

有山有水有平原,八关防御,形胜之地,且有得天独厚的通达条件,洛阳不为首都,谁够资格?

洛阳地处黄河中游,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北达运城临汾,南经南阳直通江汉,必然成为各方道路交汇点。

难怪周武王想要建立新都时,周公说,“一定要选洛阳,这样全天下进贡的道路里程一样多。”

天子居中国,以教四方。皇帝是天下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洛阳就是“天下之中”。天子居住在这里,象征着他的权威和正统性。

周武王令周公在洛阳营建新都,事未竞而中道崩殂。周成王接过父亲的大旗继续干。七年后,新都落成。

周王室举行了盛大的迁都典礼,迁九鼎和祖宗庙宇于洛阳,命名“成周”,以告慰祖先周人大业已成。

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何尊,上面清晰明白地记录了这件事情。“中国”一词赫然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上。

这是“中国”二字首次有实物载体,但并不是最早的中国。

在距离“成周城”东方的十公里处,掩埋着更早千年的夏墟二里头遗址。这里才是“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故都“斟鄩城”所在地。这里发现了华夏最早的宫殿,最早的城池,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这里的宫殿按中轴线对称排列,体现了古人“择中建国,择中建都,择中建宫”的理念,一脉相承几千年,是后世宫城的蓝本。

商汤灭夏,在二里头的旁边建了商朝的第一座都城西亳。姬发灭商,又在洛河之畔建立周朝的新都成周。

刘邦建汉,先定都洛阳,再迁都长安。刘秀光复,又把首都迁回了洛阳。

曹丕即位称帝,把刘协留在了许昌,把新都建在了洛阳。司马炎建晋朝,首都同样选择了洛阳。

北魏入主中原,从大同搬来洛阳。隋文帝统一南北,坐镇大业城的同时,快马加鞭的建造新都。

唐朝初建,以洛阳为东都。女帝上位,升东都为神都。大唐存续289年,最精彩的八十年都在洛阳。

从夏到唐,总共2582年的历史,有1529年的时间都城在洛阳。借司马光老先生一句话,“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最神秘的源头。“圣人则之”就发生在这里。

老子曾在这里著书,孔子曾在这里问礼,儒家礼乐和道家文化的根基深植于洛阳。东汉在此设立太学,是第一个最高学府。

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这里又成了帝国的命脉和富甲天下的粮仓。

依山防御,傍水流通,居中所立,承文向心,王气所钟,正统象征。

这种 “山、水、中、文”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权力和文明的中枢。

是每一位有抱负的人都渴望占据的,能够证明自己天命所归的终极舞台,是王侯将相心中理想的“大国都城”。

来源:大历史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