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穿得少,比我们想象的开放,考古证据颠覆认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6 02:02 2

摘要:最近去博物馆看展览,发现古代人夏天穿得比想象中少多了。以前总觉得古人特别保守,尤其是古代女人,以为她们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可看了汉代陶俑和出土的衣物,发现夏天他们穿得比现在还随意。比如汉代女的穿的裙子开叉特别高,男的干活时上身基本不穿衣服。这些证据全写在古书

最近去博物馆看展览,发现古代人夏天穿得比想象中少多了。以前总觉得古人特别保守,尤其是古代女人,以为她们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可看了汉代陶俑和出土的衣物,发现夏天他们穿得比现在还随意。比如汉代女的穿的裙子开叉特别高,男的干活时上身基本不穿衣服。这些证据全写在古书里,但大家可能都没注意过。

先秦时候的人夏天基本不穿衣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俑,大部分上身都没衣服,就裹块破布。商朝人开始用麻布做短袖上衣,叫“襦”。周朝人夏天干活时上身全露着,到了秋天才穿厚衣服。《诗经》里写着“九月授衣”,意思就是九月才开始穿厚衣服,夏天当然穿得少。

汉朝人夏天穿得更讲究。女的穿短上衣配裙子,上衣短到露出腰,裙子开叉高到走路能看见腿。汉代贵妃阴氏夏天穿的纱衣薄得能透光,跟现在的透视装差不多。男的干活时上身全光,只穿条短裤。《说文解字》里提到的“褌”就是古代男性的短裤,跟现代内裤差不多。

魏晋时期更夸张。竹林七贤这些文人夏天经常不穿衣服,坐在树底下喝酒聊天。晋朝皇帝司马炎热得受不了,直接脱光上身拿扇子扇风。那时候的人觉得这样很正常,没人觉得难为情。

唐朝人夏天穿得最开放。女的穿无袖上衣,露出肩膀和手臂,裙子也特别短。唐朝画里的仕女图,女的穿的纱衣薄得能看见里面抹胸。男的夏天穿单衣,有时候敞开前襟,露出胸膛。白居易诗里写过“薄罗小扇招微风”,说的就是唐朝女的夏天穿得薄。

宋朝人比唐朝保守点,但夏天还是穿得少。《清明上河图》里画的汴京街上,男的干活时上身全光,女的穿短袖露出锁骨。女的流行穿抹胸,就是块布缠在胸前。《东京梦华录》里说宋朝女的夏天穿“背子小衫”,就是无袖短褂子,露出后背。

元朝以后稍微保守了,但夏天还是穿得宽松透气。元朝官员夏天穿无袖短背心,露出胳膊和胸膛。明朝人虽然讲究礼教,但夏天还是穿轻薄衣服,小说《金瓶梅》里写女的夏天穿纱衣,男的光着上身纳凉。清朝贵族女的夏天穿薄纱旗袍,康熙年间记载说纱衣薄得像蝉翼。

清朝男的夏天穿布褂子,热了直接解开全部扣子,露出胸膛。普通老百姓干活时上身全光,只穿条裤子。古代人夏天穿得少不是因为随便,主要是为了散热。他们用葛布、麻布这些天然材料,透气性比现在化纤面料好。汉代女的穿的短襦裙,露出腰腹正好是人体散热快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觉得古人保守,其实古代夏天穿得比我们开放。考古发现和古书记录都说明,古人更注重实用,夏天穿得少是为了凉快。现代人穿得严实可能是因为空调多了,或者观念变了。但古代人夏天穿得少,确实是事实。

来源:历史冷泡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