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无论南北方,街头巷尾都在上演"夏日飘雪"奇观。不过这些漫天飞舞的白毛毛可不像看起来那么浪漫——北方小伙伴被杨树柳絮追着打喷嚏,广东的老广们正被木棉絮糊得睁不开眼,就连空气里都飘着若有似无的"挠痒痒"气息。
最近无论南北方,街头巷尾都在上演"夏日飘雪"奇观。不过这些漫天飞舞的白毛毛可不像看起来那么浪漫——北方小伙伴被杨树柳絮追着打喷嚏,广东的老广们正被木棉絮糊得睁不开眼,就连空气里都飘着若有似无的"挠痒痒"气息。
过敏人群喷嚏连连,飞絮遇火更可能秒变“隐形杀手”!如何科学防护?一文为你梳理关键知识点!
飞絮从何而来?
飞絮是
包括杨树、柳树在内的
多种杨柳科植物所产生的种子
这是杨柳科植物
在借助风力传播它们的种子
在广东,木棉和异木棉是飞絮的主要来源。它们的果实在4-5月成熟后外皮脱落,内部棉絮状纤维携带着种子随风飘散。
阳光充足、干燥多风的天气会加剧飞絮飘散,形成“棉絮纷飞”的景象。
木棉飞絮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本身无毒,但易吸附花粉、灰尘、污染物,成为过敏与火灾的“帮凶”。
飞絮的三大健康威胁
01
呼吸道刺激与过敏
棉絮携带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易引发打喷嚏、流涕、咳嗽,甚至诱发哮喘、鼻炎急性发作。
高危人群:儿童、过敏体质者、哮喘患者及老年人。
02
皮肤与眼部不适
棉絮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瘙痒、红肿、荨麻疹;入眼则可能引起结膜炎,出现眼红、流泪。
03
安全隐患:飞絮易燃,遇火即燃!
实验显示,飞絮遇明火可在2秒内剧烈燃烧,火势随风蔓延极快,极易引燃枯草、垃圾等可燃物。
防护指南:躲、护、清、防四步到位
1. 躲——避开高峰时段与区域
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为飞絮飘散高峰期,建议选择清晨、傍晚或雨后外出。
区域:远离木棉树密集的道路。
口鼻:佩戴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吸入飞絮。
眼睛:戴防风镜或普通眼镜,替代隐形眼镜以防飞絮入眼。
皮肤:穿长袖衣物,选择光滑面料(如涤纶)减少棉絮附着。
回家后:用清水洗脸,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更换外衣并抖落棉絮。
居家: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湿拖把清洁地面,避免棉絮堆积。
严禁:在户外乱扔烟头、焚烧垃圾或好奇点燃飞絮。
发现隐患:及时清理堆积的棉絮,或联系环卫部门处理。
紧急处理:过敏与意外应对
皮肤瘙痒
轻拍或冷敷,勿抓挠!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缓解。
飞絮入眼
反射性流泪可自然排出,若持续不适需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哮喘发作
立即使用随身急救药物,严重时拨打120。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