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可一算收入账,老农的眼眶湿了——8亩地收成,整整一万斤玉米,竟然换不了一部最新款苹果手机。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可一算收入账,老农的眼眶湿了——8亩地收成,整整一万斤玉米,竟然换不了一部最新款苹果手机。
河北农民老李蹲在自家院子里,捏着刚刚卖粮的结算单,半晌说不出话。今年收成不错,亩产达到1300斤,8亩地收了一万多斤玉米。可粮食收购价每斤只有1.3元,全部卖完到手一万三千元。
而儿子心心念念的iPhone 16 Pro Max,顶配版本售价高达13999元。老李喃喃自语:“我这一年的收成,还换不来儿子手里那部手机。”
这不是个例。在河南、山东等多个农业大省,相似的场景正在无数农户家中上演。
---
01 种地账本触目惊心
种地的成本年年上涨,已成为农民心头之痛。种子、化肥、农药价格连续三年保持上涨态势,每亩种植成本普遍突破1000元大关。
以老李家为例:
· 耕地、播种费用:200元/亩
· 种子:150元/亩
· 化肥:400元/亩
· 农药:100元/亩
· 灌溉:100元/亩
· 收割:150元/亩
这还不算他夫妻二人整整四个月的人工投入。每亩净利润不足300元,仅相当于城市年轻人兼职一天的收入。
更令人忧心的是,粮食价格涨幅远低于生产资料涨幅。过去五年,玉米价格累计上涨不足20%,而化肥价格涨幅超过50%。
02 土地还要不要种
“我也想过流转土地,自己去城里打工。”老李点着一支烟,“但看着这么好的地荒了,心里不是滋味。”
当前农村老龄化种植现象日益突出。在主要农业区,50岁以上劳动力占比超过70%,年轻人普遍选择外出务工。
农业转型已迫在眉睫。山东寿光的菜农通过种植高端蔬菜,每亩收益可达传统作物的5-8倍。浙江安吉的茶农通过品牌化运营,将白茶卖出了黄金价。
新型农业模式正在崛起:
· 订单农业:提前锁定价格和销路
· 智慧农业:无人机播种、物联网监测
· 品牌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显著
· 农旅结合:观光农业提升综合收益
03 出路在何方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和品牌化。日本越光大米、新西兰奇异果的成功经验表明,优质农产品完全可以获得合理溢价。
我国农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
在四川蒲江,当地农民通过品牌化运营,将猕猴桃卖到了15元一个。在江苏阳山,水蜜桃礼盒装每个售价超过30元。
新农人正在改变传统农业格局。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利用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利润大幅提升。
---
数字化为农业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新疆红枣、东北大米、云南菌菇正以合理价格走向全国市场。
与此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农机补贴、耕地保护补贴、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政策,正在为农业生产托底。
土地还是要种的——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种。当一万元不再是8亩地一年的收成,而是一亩地精品果蔬的收益时,老李们的困惑才能真正解开。
来源:兄弟唱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