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IP 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1 07:07 2

摘要:节目中有一个环节令记者印象深刻。芙蓉湖畔,几位嘉宾模仿文人来了一场以“长安”为主题的飞花令。“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长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曹 燕

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大型文化探访节目《踏歌行》,走进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讲述“唐诗之都”长安的故事。

节目中有一个环节令记者印象深刻。芙蓉湖畔,几位嘉宾模仿文人来了一场以“长安”为主题的飞花令。“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全部是关于“长安”的诗,让人感慨万千,有观众说:“听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这些唐诗如同月光照耀古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长安的诗意风华,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大雁塔的钟声空灵悠长、小雁塔的身影玲珑秀丽、大明宫的夯土蕴含气韵,大唐西市的驼铃犹在耳畔回响。今天,在西安街道两旁,唐诗灯箱整齐排列,印有一句句唐诗的霓虹灯悬挂在树枝上,夜色中闪烁着朦胧的诗意。大唐芙蓉园里,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用全息投影将“春江潮水连海平”等诗中意境化为流动画面。《长恨歌》演出口碑绝佳、鼓楼流光溢彩、永兴坊丰富的非遗体验互动不断,大唐不夜城一带游客络绎不绝,身穿汉服的游客以大雁塔为背景排队等待留影……长安不只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可知、可感、可沉浸的文旅体验场景。

明月照古今,西安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地域辨识度。人们想到“唐诗与西安”,天然就觉得这是一对精神契合的CP。有人就说,想到西安,感觉它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从这一点而言,城市IP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往往不是宏伟的地标或冰冷的数据,而是它能与人的情感、记忆和现代体验产生深度连接的部分,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城市IP融入市井烟火、街头巷陌,与当代文化、流行趋势结合,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是城市IP保持活力的密码。例如,西安的“盛唐密盒”等互动演出,让唐诗文化走进生活,在互动欢笑中走进人们的心中。西安街头行驶的唐诗主题观光车上,满满的唐诗元素精心装饰,“李白”与游客欢乐对诗,街头外卖小哥配送箱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贴纸,“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甜品用西安话说“美滴很”,先拍个照片再吃……唐诗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现代人的生活。

放眼全国,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打造城市IP的例子也有不少。河北邯郸近年来持续打造“成语之都”,这个诞生了1500多条成语的地方,随处可见由成语演绎而来的雕塑、石刻、书法以及牌匾。游客在邯郸市内驾车行驶,只需打开手机地图,便可发现多个成语发生地的标识。丛台公园因“胡服骑射”而闻名,学步桥则与“邯郸学步”紧密相连,回车巷内还设置了多个成语增强现实互动场景,游客只需扫码下载相关APP,然后持手机游览古街,便能欣赏到成语典故的生动虚拟现实景象。

城市IP还要让全民尽享文化之美。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不仅仅是城市IP的消费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的打卡、二次创作、口碑传播,共同丰富和延展了城市IP的内涵。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有骄傲感、归属感,自然会吸引心怀“诗和远方”的人们前来体验、传播、创造。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