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高宗计划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连日阴雨不断,皇帝心生疑虑,便派使者询问华山道士李播(注:李播是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父亲),请他向玉京天帝请示。李播回复说需先咨询泰山府君,于是施法召请。许久后,泰山府君现身,恭敬地向李播行礼。李播问道:“唐皇帝想封禅,是否可行
① 李播
唐高宗计划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连日阴雨不断,皇帝心生疑虑,便派使者询问华山道士李播(注:李播是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父亲),请他向玉京天帝请示。李播回复说需先咨询泰山府君,于是施法召请。许久后,泰山府君现身,恭敬地向李播行礼。李播问道:“唐皇帝想封禅,是否可行?”府君答:“合该封禅,且六十年后还需再封一次。”说完便告辞离去。
当时宰相刘仁轨站在李播身旁,一直打量府君。李播见状急忙叫回府君解释:“这位是当朝宰相,不识尊神,请勿见怪。”事后李播告诉刘仁轨:“府君因您未行礼而略有不满,命人记下您的名字,恐影响您的声誉,故特意召回化解。”刘仁轨听后惊惧不已,李播安慰道:“已处理妥当,不必担忧。”最终,高宗顺利举行了封禅。《广异记》
② 猾吏为奸
福州有一位老胥吏名叫夏铧,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开始担任吏职,到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因资历升官,前后任职长达四十八年(一纪为十二年)。他自称见过许多郡守,几乎无人不被其同党欺瞒,唯有两个例外:
程师孟(字公辟)为官清廉刚正,吏员不敢欺瞒。
罗畸(字俦老)起初精明严厉,无人敢犯,但后来仍有漏洞可钻。
夏铧提到,罗畸酷爱读书,常钻研书中深意。若读有所得,便愉悦长啸;若遇不解之处,则挠头徘徊。胥吏们暗中观察:当他长啸时立即抱公文进呈,即使文件中暗藏陷阱,罗畸也毫不追问,当他搔首时即使细微的欺瞒也会被揭发。
夏铧感叹:“他这般好学,仍被我辈蒙骗,何况其他人?”文末注明,这三件事由当地士人郑东卿所述。《夷坚志》
③ 管辂(三)
信都县令家中女眷接连受到惊吓,轮流患病,于是请管辂占卜。管辂说:“您家北屋西侧地下埋着两具男性尸骨,一人手持长矛,一人手持弓箭。他们的头部嵌在墙壁内,脚伸出墙外。持矛者会刺人头部,因此家人头痛沉重难以抬起;持弓箭者会射人胸腹,所以心口绞痛无法进食。他们白天游荡,夜晚侵扰病人,导致家中惊恐不安。”
县令命人挖掘房屋地下,果然在八尺深处发现两具棺材。一具棺中有长矛,另一具棺中有兽角制成的弓和箭。因年代久远,箭杆已腐烂,仅剩铁箭头和角弓完好。随后,人们将遗骨迁至城外二十里处安葬,此后家中再无人患病。《搜神记》
④ 小毛人
深州(今河北深县一带)的百姓在拆除旧房时,发现地下有一个方形坑洞,四面边长约一尺,深度也差不多。坑中有两个浑身长满毛发的小人面对面躺着。它们皮肤呈红褐色,眼睛发红,身长不足一尺。人们捉住其中一个,另一个受惊逃跑。有传言说,这可能是旱魃一类的精怪。《醉茶志怪》
来源:老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