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纽约时报称:“根据中美两国的禁令,台积电现在既不能向中国出口芯片,也不能卖芯片给美国,原因是芯片里面含有中国稀土。”
台积电再次遇到重大危机,可能会失去中美两大市场。
纽约时报称:“根据中美两国的禁令,台积电现在既不能向中国出口芯片,也不能卖芯片给美国,原因是芯片里面含有中国稀土。”
我们都知道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10nm以下份额高达92%,3nm以下几乎全部垄断。
苹果、英伟达、博通、高通、AMD、联发科都是它的客户,凭借先进的工艺、高良品率把排在第二名的三星电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凭借近乎垄断的优势,台积电代工价格不断的上浮,最新数据显示,台积电2nm制程代工价格较3纳米上涨10%-20%,单片晶圆报价约3万美元,约合21万元人民币。
尽管台积电在晶圆代工市场风生水起,但它严重依赖美国技术和中国稀土。
台积电的晶圆制造设备主要来自美国的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等公司。
整体来看,台积电的晶圆生产设备中超过40%直接来自美国公司,包括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化学抛光设备、检测设备等,毫无疑问这都属于美国技术。
而最核心的设备光刻机虽说来自荷兰ASML,但实际上ASML就是一个组装厂,它的零部件来自全球上千家供应商,其中美国零部件占比近50%。
即便是日本的东京电子也与美国应用材料等合作,共同研发了一部分半导体设备。
此外,台积电约27%-29%的股份由美国投资者持有(含ADR)。
可以说,仅仅从设备方面就能看出,台积电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有多严重,只要含美技术的设备断供,台积电的晶圆制造就会停产。
这也是为什么台积电对美国的施令言听必从的重要原因,从2020年停止为华为代工,到2024年停止为百度、阿里、摩尔、燧原科技代工。
再到今年9月初,特朗普政府直接吊销了台积电的对华技术出口许可证,台积电若想向中国大陆出口芯片,需要单独向美国政府申请单独的审批。
同样,台积电无论是芯片产品,还是设备、材料方面都含有中国稀土。
根据中方最新的稀土出口政策,“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根据商务部第62号公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这相当于从资源到技术、从境内到境外进行了全维度的管控。哪怕是含有中国成分且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都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证。
2、高科技方面的要求:
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均需要中国商务部批准。
3、军事领域的要求:明确规定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
按照相关规定,不仅是台积电、SK海力士、三星、英特尔、美光这些芯片巨头,应用材料、ASML、泛林集团、科磊这些半导体设备巨头,也需要向中国监管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证才能在美国等地区销售芯片,因为这些芯片和设备中都含有中国稀土。
台积电作为一家台企,不再为中国大陆芯片企业代工,但是确为欧美企业代工,甚至它的大客户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企业,这多少有点过分了。
在中美科技之争的今天,中方一直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态度,但是美方一意孤行,不断的加码打压限制政策,这才导致反击行为,而稀土限制就是手段之一。
按照最新的稀土政策,台积电的申请是不会被批准的,这样一来就能阻止或减缓美国企业和军工获得先进芯片的速度,拖慢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也能倒逼美方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促进中美交流合作的意愿,为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震慑“台独”分子,台湾省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因为历史原因,台湾省至今尚未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岛内还出现了一些“倚洋谋独”、“以武拒统”的现象,甚至“挟台积电以令诸侯”。因为一旦武统,台积电就可能会遭到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就会受到重创。
甚至谋独分子放话,只要大陆敢武统,就炸毁台积电的设备,让大陆拿不到先进的光刻机。
现在,解放军不需要动手,只要一条稀土禁令,就让台积电重创。
中美是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先进芯片,而相关禁令让台积电一下子失去了最大的两个市场。不知道岛内“台独”分子看到这个结果,又会作何感想?
为什么拜登、特朗普都要给台积电施压,要求台积电赴美建厂?为什么投资金额不断的攀升,从120亿美元提升至了1650亿美元?这不就是要掏空台积电吗?
这种玩法下,台积电连同设备、人才、生产线都会转移至美国本土,最终留给岛内的只会是一个空壳。
纽约时报犀利的指出:这不等于台积电被特朗普玩死了么?
现在台积电最好的出路就是赴内地建造先进晶圆厂,将生产线、技术人才、核心专利转移至大陆,为台积电留下火种。
岛内有些人真的要考虑清楚,是回归祖国的怀抱,还是远赴他乡做一个“二等公民”?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来源:科技铭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