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据中康数据,进入10月,全国范围内对呼吸道症状药物的需求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零售药店的止咳、祛痰、平喘类用药销售指数环比明显提高,尤其在河南、安徽、陕西等五个省份,其销售额增长均超过20%。
近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前进入流行期,全国多地已出现相关病例(儿童是重点感染对象),医院儿科门诊及感染门诊患者明显增多。
百度指数显示,近7天内,“合胞病毒”搜索指数整体环比提升106%,同比提升679%。
另据中康数据,进入10月,全国范围内对呼吸道症状药物的需求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零售药店的止咳、祛痰、平喘类用药销售指数环比明显提高,尤其在河南、安徽、陕西等五个省份,其销售额增长均超过20%。
同时,多省的病毒性感冒用药销售也出现大幅上涨,其中湖南和四川两省的销售指数攀升至高位,反映了当地病毒感染情况的加剧。
根据光明网报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合肥、上海等地出现提前流行,导致儿童医院就诊量显著上升。该病毒感染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婴幼儿感染后易迅速发展为剧烈咳嗽、喘息和呼吸费力,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SV是一种在全球广泛传播的病毒,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高峰期通常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
该病毒感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婴幼儿感染后,一个典型的危险信号是出现呼吸费力,具体表现为“三凹征”,即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和肋间隙出现凹陷,家长需要特别留意。
在易感人群方面,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需要进入ICU治疗,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属于高危群体。为有效预防,专家建议在人群密集场所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并保持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家长回家后应先洗手再接触婴幼儿,若自身有呼吸道症状则应避免与孩子接触。
此外,进入秋冬季后,除了RSV,还需注意预防流感、鼻病毒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在11月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以确保在流行季到来前产生有效保护,同时儿童也应按时接种百日咳等相关疫苗。
药店紧急备货,也要稳健可控
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高发,药店企业需从药品备货(及时性&科学性)、专业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
第一,药店以 “动态适配、安全可控” 为原则优化管理,在库存和备货方面,药店应建立科学的分级储备目录体系。
一级储备:聚焦儿童专用剂型,优先保障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这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患儿高热症状,降低惊厥风险;
另外,重点关注氨溴索口服液、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止咳平喘药物,可有效减轻呼吸道黏液堵塞和支气管痉挛;利巴韦林气雾剂、干扰素雾化吸入剂等抗病毒药品,在 RSV 感染早期使用能抑制病毒复制。
二级储备:补充成人常用剂型,同步建立严格的剂型转换警示机制,在成人复方制剂包装及销售系统中明确标注儿童禁用标识,规避因剂型拆分使用带来的剂量风险,防止儿童因用药不当出现不良反应。
针对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临床刚需但产能有限的药品,可借鉴 “重点药品红黄绿” 三色预警机制,与主流供应商签订阶梯式保供协议。
协议中明确规定,当药品库存处于黄色预警阶段时,供应商启动区域联盟调剂方案;进入红色预警后,立即启动省级总代直采通道,建立 “省级总代直采 + 区域联盟调剂” 双渠道采购体系,确保短缺药品短期内实现跨区域应急补位,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第二,在专业服务层面,药店企业应提升全员的合胞病毒辨识与用药指导能力。例如,店员基础培训覆盖流行病学特征、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药师进阶培训侧重抗病毒药物适用人群、禁忌症及儿童安全用药规范。
另外,门店可设立执业药师专岗,教导顾客一些家庭护理技巧,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对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重症指征者及时转诊。
药店企业也可借此契机,利用健康档案为易感人群推送预防提醒,设立儿童用药专区,开通24小时线上购药与快速配送服务等,以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来源:Sinocare三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