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深的丢了,汉化浅的却留下:早归两百年的它为何成了异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0 18:55 2

摘要: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外网上激怒一个越南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称他们为东南亚人,因为在越南人心目中,他们就是正宗的东亚人,毕竟从经纬度上来看,他们确实要靠南一些,但是他们比中国云南还要靠东一些,既然云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属于东亚,那么他们更应该是一个东亚国家

文/胡铁瓜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外网上激怒一个越南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称他们为东南亚人,因为在越南人心目中,他们就是正宗的东亚人,毕竟从经纬度上来看,他们确实要靠南一些,但是他们比中国云南还要靠东一些,既然云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属于东亚,那么他们更应该是一个东亚国家!当然这里也不排除越南人的自尊心作祟,毕竟东亚这边可是被称为怪物房的存在,而东南亚能让人更多联想到的只有香蕉和榴莲!

不过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越南归入中原王朝的时间,比云南足足早了200年。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初越南汉化程度其实远超云南,可是它却在明朝后彻底独立;而“迟到”的云南,如今成了中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块,并且没有任何争议!那这一切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要说明白这事,我们就得往前翻腾历史,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军继续南下征服百越。在今天的越南北部,秦朝设立了象郡。那时的云贵高原,还只是中原人眼中的“西南夷”之地。

虽然秦朝短命而亡,但接替他的汉朝却继续控制着越南北部,在那里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进行直接管理。肥沃的红河平原得到开发,中原的农耕技术、儒家文化在那里深深扎根。

而当地的骆越人也从那时起开始逐渐汉化,形成了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相比之下,中原王朝向西南的扩展却慢得多。虽然汉武帝也曾经营西南夷地区,但直到公元69年,随着哀牢国归附,中原王朝才第一次控制了云南全境。

为何会有这样的时间差?地理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从中原通往岭南的道路虽然也不易,但水陆均可通行,灵渠的修建更打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而前往云贵高原,需要翻越无数崇山峻岭,“地无三里平”的描述并非夸张。在古代条件下,中原王朝想要有效控制云贵地区的成本确实有点高的离谱!

另外这种地理差异直接影响了移民意愿。汉族移民很少愿意迁往被视为“瘴疠之地”的云南。相反,越南的红河平原因为土地肥沃,吸引了大量汉族移民。经过数百年的开发,这里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儒家文化和汉字通过官方教育系统广泛传播。

到唐朝时期,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唐朝在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进行直接而有效的管理。而在云南,则出现了由当地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南诏国。南诏虽然向唐朝称臣,但实际上依旧保持着半独立状态。

更有意思的是,南诏的文化中心在西部洱海地区(今大理),那里更受东南亚佛教文化影响,汉文化在这里处于弱势。而越南则完全以中原文化为尊,汉字是官方文字,儒学深入人心。

不过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为两地后来的不同命运埋下了伏笔。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南诏趁机完全控制云南。10世纪初,南诏和唐朝相继灭亡,云南由白族建立的大理国统治,越南北部的京族军阀也趁机自立。

表面看,两地都建立了独立政权,但性质其实完全不同,大理国虽学习中原文化,却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流,政治体系自成一格,而越南的独立政权由高度汉化的京族精英建立,政治制度、文化体系完全模仿中国,本质上是中国式的地方割据政权。

而在北宋统一中国大部后,对西南地区采取保守政策。宋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认为大理国是“夷族之地”,放弃统一,之后宋真宗以越南“瘴疠险绝”为由,承认其独立地位,与越南建立宗藩关系。

从此,云南作为独立政权从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存在约5个世纪,越南也保持了400多年的独立。如果故事到此为止,或许今天的云南会像越南一样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但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3世纪。

蒙古人崛起后,为侧面包抄南宋,1254年他们派大军征服了大理国。1276年南宋灭亡后,元朝在云南设立行省,将云南正式纳入中央行政体系。这是一个关键转折点。

之后元朝又把云南政治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这个决策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昆明地理位置更靠近中原,早在汉代就有汉化基础,所以这一迁移大大促进了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

另外还有云南丰富的铜矿资源也引起元朝重视,巅峰时期其铜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此经济利益也成为中原王朝必须牢牢控制云南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就是元朝还以云南为基地,三次发动对越南的征服战争。但蒙古军队不适应越南湿热气候,加上越南军民的激烈抵抗,最终元朝只能承认越南的藩属国地位。而这些战争客观上增强了越南的民族凝聚力,不过云南则在元朝统治下加强了与中原的联系。

当1368年明朝建立时,云南仍在元朝残余势力控制下。1381年,明朝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讨云南,于1382年初平定云南全境。

当时华夏最伟大的帝王洪武大帝朱元璋决心要将云南彻底融入中国,他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建立完整的行政体系,设立“三司”将云南纳入中央直接管辖,其次是完善土司制度,在承认土司自治权的同时加强控制,而最具决定性的则是大规模像云南移民!

从1383年至1398年间,明朝至少10次调兵入滇,驻军从8万增至15万。这些军士带着家人,在云南屯田驻守,落地生根。根据史料记载,1393年云南在册人口仅25.93万,少数民族占近80%;到1580年人口增至147.66万,汉族比例上升到60%。

与此同时,明朝广泛设立官学,传播儒家文化。整个明代云南创办了72所官学,培养出不少高级官员。这些措施彻底改变了云南的民族构成和文化面貌,使云南从“多夷少汉”转变为汉族占多数的地区。

然而历史给了明朝另一个机会,结果却截然不同。1400年,越南陈朝被权臣胡季犛篡夺,陈朝后裔陈天平向明成祖朱棣求助。1406年,朱棣派兵护送陈天平回越南即位,途中遭胡季犛军队袭击,陈天平被杀。朱棣大怒,于1407年派50万大军征伐越南,迅速攻占河内、清化等地,俘虏胡季犛。

朱棣以陈朝子孙已被杀尽为由,在越南设立三司,将越南再次纳入中国版图,称为“交趾”。表面看,明朝同时控制了云南和越南,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二十年后明朝被迫退出越南,云南则成为中国永久的一部分。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细究起来,挺特么让人哭笑不得!

当明朝征服越南时,越南人口约650万,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开发程度高,社会结构稳定;而明初的云南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地广人稀。在云南,15万明朝驻军在不到30万当地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而在越南,6.5万驻军在650万越南人中如同沧海一粟。

另外地理与统治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云南地域广阔,明朝可将统治重心放在东部汉族较多地区,将政治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有效减少民族冲突;而越南的红河平原是京族世代聚居的核心区,明朝无法另建统治中心,因此民族矛盾就变得直接而激烈。

更关键的是民族认同的差异。越南独立400多年间已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虽高度汉化但独立意识强烈,对明朝统治的各阶层抵抗从未停止,而云南从大理国灭亡到明朝征服的100多年间未形成统一政权,当地少数民族缺乏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独立意识。

统治策略上,明朝在云南实行的大规模军屯使驻军能够自给自足,大大减轻了中央财政负担,而且云南靠近汉化程度高的四川,明朝可迅速应对任何动荡,可是在越南,明朝无法大规模军屯,军费开支巨大,与越南接壤的广西当时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难以作为稳定后方。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两地不同的历史命运。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云南的融合,在于元明两代系统性、全方位的治理策略——不仅仅是军事征服,更是通过行政体系建设、人口结构调整、文化教育推广和经济开发,使其深层次融入中国。而越南,虽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最终选择了成为香蕉和榴莲的种植者!

如今的云南几十个民族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和谐共处,可是分离出去的越南却依旧存在着严重的南北撕裂!就说越南人现如今想不想重新成为中国人我不敢轻易去下定论,但我知道的是越南人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榴莲,不停的扩大榴莲种植面积,当地大量湿地、森林被砍伐改造成了榴莲种植基地,近十年越南榴莲种植面积增长超3倍,我们得谢谢他们为我们的付出啊!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