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的庆阳,高原叠翠,果香弥漫。10月18日至19日,2025中国苹果年会暨庆阳苹果营销大会在庆阳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品牌化引领庆阳苹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仅全景展示了庆阳苹果产业的发展成果,更为产销对接、区域合作搭建了“黄金枢纽”。
十月的庆阳,高原叠翠,果香弥漫。10月18日至19日,2025中国苹果年会暨庆阳苹果营销大会在庆阳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品牌化引领庆阳苹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仅全景展示了庆阳苹果产业的发展成果,更为产销对接、区域合作搭建了“黄金枢纽”。
产销盛会
这场国家级行业盛会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庆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与果商代表,共绘苹果产业发展新蓝图。会场内,“瑞果之光”摄影长廊以影像诉说产业故事,吸引众多目光;线上直播间里,产销对接高效顺畅;智慧农机现场演示,尽显数字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深刻重塑等。
本次大会成果丰硕。现场签订鲜果购销协议20份,购销量13.1万吨,总金额达12亿元。大会期间累计带动线上线下签订协议120份,总订购量60.06万吨,预计总金额55亿元。
天赐瑞果
庆阳地处北纬35°至37°的黄土高原核心区,海拔适中,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苹果优生区,满足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核心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照条件,共同赋予了庆阳苹果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耐贮耐运、食用安全五大独特品质。经专业检测,庆阳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6.5%,维生素C含量达4.2毫克/千克,各项核心指标均优于国家鲜苹果标准。
近年来,庆阳市坚定推行“苗木本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路径,推动苹果产业从传统生产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苹果栽植面积已达133万亩,带动9.8万户专业户、超30万从业人员,苹果全产业链产值已经突破113.4亿元。“庆阳苹果”品牌价值已跃升至70.52亿元。庆阳市已在14个地区设立38家直销窗口和43个电商平台,市场网络持续完善。庆阳苹果已出口至全球13个国家,创汇3000万美元,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农旅融合
金秋时节,在庆阳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但与往年不同,这里的果园不仅迎来了采摘的果农,更迎来了一拨拨兴致盎然的游客。他们在这里拍照、采摘、品尝农家宴,体验农耕乐趣。昔日单纯的农产品产地,如今已演变为集农业生产、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金山银山”,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庆阳的创新,在于将农业、文化、旅游三者编织成一条产业链。每逢春日花海和秋日采摘季,开放的果园便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们在此观光、采摘,参与农耕研学;依果园而建的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让游客慢下来,品尝独具风味的“苹果宴”。庆阳深度挖掘“周祖农耕文化”和“岐黄中医文化”底蕴,为苹果注入了“传承”与“健康”的文化灵魂,开发出的苹果醋、苹果酒、苹果文创等产品,让苹果从田间地头走向了时尚前沿。以苹果园为核心,庆阳打造了主题公园和景观带,并将果园与周边的南梁革命纪念馆、北石窟寺等景点串联,设计出精品旅游线路。
数智赋能
庆阳市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依托算力,深化“苹果+数据”融合发展模式。当地已构建起以智慧化分选网络、苹果智慧产业园和苹果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发展体系。同时,引进了赣州绿萌苹果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平台,并建成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数字化苹果分拣基地一期项目。
庆阳已成功选育推广“瑞雪”“瑞阳”“瑞香红”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并配套制定了《庆阳瑞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系统化筑牢“庆阳苹果”的金字招牌。从传统种植到数智赋能,庆阳苹果产业正在完成一场深刻的品质革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指出,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全面应用,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在精准种植、智能灌溉、科技防霜、病害预警等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凭借“东数西算”的持续赋能,庆阳苹果的品牌价值将迈上新的攀升通道。这颗黄土高原上的“苹果珍宝”,正朝着“双200亿”的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稳步前行。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