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单一公布,结果很清楚:陈梦要代表山东队出战女单和女团,樊振东也回国继续备战,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定在2025年11月7日至20日,三地联合承办——广东、香港、澳门。这个结局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现实,两位主力都在名单上,比赛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
名单一公布,结果很清楚:陈梦要代表山东队出战女单和女团,樊振东也回国继续备战,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定在2025年11月7日至20日,三地联合承办——广东、香港、澳门。这个结局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现实,两位主力都在名单上,比赛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
从这句开始,得把时间线和状态说清楚。先说陈梦。这段日子她没躺着,自己在公开场合和直播里都说了,已经恢复系统训练,每天大约有五个小时的高强度练习,感觉状态接近巴黎奥运的时候的九成以上。别把这当作一句空话,她真的是一天在场上来回跑,动作反复做,一天练下来衣服常被汗浸透。澳门活动时她也直言不打算退役,还想冲大满贯;直播里又提到自己不是那种靠天赋一路顺风的人,靠的是不停地磨,这话里夹着点自嘲,也透出不服输的劲头。
说到具体指标,有一项体能测试是可以参考的。年初的体能测评里,陈梦在3月1日至2日那次测试通过了,立定跳远测出2.31米,这个成绩比拿满分的要求还高不少;30米冲刺的速度也比早期有明显进步,但官方没把具体秒数放出来。简单来说,虽然她近10个月没参加正式比赛,但体能基础并没有丢,回到赛场前做的这些准备,是在给自己把底子补牢。
再看樊振东,这边节奏有点不一样。10月7日他从德甲赛场回国,第二天就进了崇明训练基地,目标是把这段时间用紧,给全运会压上一个月的集中备战。他夏天去德国打联赛,8月31日德甲开赛后出战了三场,成绩两胜一负;7月也参加过国内的乒超第一阶段。10月底到11月初的那站WTT蒙彼利埃,他没有报名,所以这段时间能把重心放回国内训练。日常就是白天把强度拉起来,晚上再看录像修技术,训练节奏紧但方向清楚。
把两人的备战方式放一起看,可以发现两条路但同样目的:把状态调回到能打比赛的水平。陈梦这边是把训练量和强度在9月底起一路推上去,像是把机器重新校准一遍;樊振东则是在比赛和集训之间切换,把实战和体系训练结合起来。有人会担心长时间不打正式赛会影响手感,陈梦自己也在直播里承认过这种担心,但她选择用反复训练来抵消这个风险。樊振东则用联赛的实战频率来保持对抗感,回国后马上把缺的部分补上。
细节上,有一些生活化的场景值得写进来。陈梦在直播谈训练时,说得很平实:重复性动作、看似枯燥但必须做的细节,每一招每一步都要把感觉找回来。樊振东像职业选手的标准模板,比赛间隙回国就把训练安排填满,按计划做技术分配和体能恢复。球迷看到这些,会有两种心情:一是放心,觉得主力在准备;二是期待,盼着比赛能看到他们在赛场上火拼的样子。
时间上也有迹可循。现在距离比赛不到两周,名单已经确定,体能测试、联赛表现和集训记录都能看出两位选手有在推进准备。赛前这段时间很关键,既要把技术磨准,也要把状态稳定下来,心理和体能都得同步到位。换句话说,最后几天的训练要讲求质量而不是单纯拉量,哪怕看起来像是把习惯动作再跑一遍,也是为比赛做最后的适应。
粉丝和观众的作用别小看。对运动员来说,场馆里的声音、屏幕前的加油都不是空话,哪怕只是多喊一声“来呀,加油”,对场上的人心里有时候是个支撑。到了现场,找个座位,准备好零食,或者在电视前把音量开起来,都是参与比赛的一种方式。
赛程近了,名单也稳了,接下来就看训练的最后收尾和赛场上的表现。场上的每一个球、每一次拉打,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背后是数不清的反复练习和耐心准备。
来源:示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