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这一消息瞬间点燃网络热情,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热度持续飙升,稳居前列。截至9月23日8时,全网相关信息已达4625条,累计传播量突破3.6亿人次,好评如潮:“守护未成
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时代楷模”,中国力量。
9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这一消息瞬间点燃网络热情,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热度持续飙升,稳居前列。截至9月23日8时,全网相关信息已达4625条,累计传播量突破3.6亿人次,好评如潮:“守护未成年人的光明”“有温度的未检,也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少年的控诉
时间回溯到2004年,团队代表梅玫刚投身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次庭审中的经历,让她久久难忘。被告席上,一名因涉嫌抢劫罪而站上法庭的15岁少年小何,泪流满面地控诉:“当我父母离开,没人管我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当我被人欺负,无处求助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现在我犯了罪,你们全都来了,来审判我!”
面对小何的“控诉”,作为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警的梅玫,内心无法平静。“除了依法办案,我们还能为这些孩子多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在梅玫和同事们的心中不断回荡。
有一种野草,生在贫瘠之地,却始终向着阳光伸展,其根茎更是良药,能治愈伤痛,它就是“莎草”。
“就叫‘莎姐’吧!”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名字向阳而生。
就这样,重庆市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诞生了。
团队在办案间隙,搭建起一间可以倾诉心事的“莎姐谈心室”,开通一条随时守候的“莎姐热线”,设立一个传递心声的“莎姐信箱”。“莎姐”成为“比老师更懂法律,比父母更愿倾听”的存在。
女孩的沉默
2019年初的某个深夜,派出所里,一名遭受侵害的女孩蜷缩着身体蹲在墙角,迟迟不愿开口说话。团队代表龚珊内心动容,立即脱下制服外套裹住颤抖的孩子,轻声说道:“别怕,阿姨保护你。”
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最难也最揪心之处在于,这些孩子往往是“沉默的被害人”。有的孩子因恐惧痛苦而沉默,有的未能及时送医检查和提取物证,还有的孩子在反复询问下,幼小的心灵被一次次伤害……
如何避免“二次询问”?怎样打开孩子“封闭的心”?龚珊和团队反复论证,决定建立一个集办案询问、心理疏导、检查取证和综合救助于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
2019年8月,在多方努力下,全国首个省级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在重庆市中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被害人提供了温馨、安全的办案环境,还通过心理干预、医疗救助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人生的阴霾。
在一起案件中,一名小女孩因遭受侵害,起初只愿意向自己信任的老师倾诉,拒绝与办案人员沟通。但在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的耐心疏导下,经过5次心理干预,她逐渐敞开心扉。该案仅询问被害人一次便完成了核心证据收集,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6年6个月。
孤儿的眼泪
7年前的一个傍晚,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办公大楼的梯坎上,并排坐着一大两小。
“我晓得,爷爷不要我们了。”二妹低着头,手里吃面的筷子突然停了下来,眼泪瞬间滴落。团队代表李非白的眼眶也湿润了……
故事还得从2018年初说起。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三姐妹成了孤儿,大妹17岁,二妹10岁,三妹才5岁。
李非白和同事们为孩子们落实相关保障后,发现其亲属对肇事方赔付的20多万元意图不轨。
“没有了父母,这些钱就是三姐妹们的‘兜底钱’……”涪陵区检察院建议暂停支付剩余的80多万元赔偿款。
这一举动却给李非白和同事惹来了“麻烦”——亲属们将二妹、三妹扔在了检察院办公楼大厅。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为了让遗产有收益,李非白还在全市首创“检察官+监护人”共管账户,监管百万赔偿款。这样一来,可以不动本金,定期支取利息补贴家用。
孩子们的钱有了保障,监护人却没有着落。
“这个监护人我来当!”一直跟着小姨生活的大妹站了出来。为了分担大妹肩上的担子,李非白和同事接力当起了三姐妹的“爱心妈妈”。
他们为大妹找工作,鼓励二妹三妹参加学校活动,为孩子们准备生日礼物。七年陪伴,从未缺席。
如今,大妹已结婚生子,二妹已满18岁,三妹也上初中了……在大妹的操持下,三姐妹的小家窗明几净。
“代表国家站在孩子身后”
“我们做的事,就是代表国家永远站在孩子身后,陪她们好好长大,给她们自立自强的底气!”李非白说。
“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梅玫的话掷地有声。
“救一个孩子是职责,防千万个孩子受害才是使命。”龚珊的话,道出团队更高远的追求。
21年来,渝检护“未”团队的代表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等7位同志,始终坚守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最前线。相关工作4次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从最初的7人团队,发展到如今的500多人,这群未成年人保护战线的检察官用实际行动证明,法律从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守护。21年的坚守和奉献,深刻诠释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责任担当;德法相伴、心系万家的为民情怀;守土尽责、善作善成的执着追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在时代奔涌的大潮中,团队代表将个案积累的解题思路不断升华为开创性制度成果,让“隐蔽的角落”被照亮。这片司法的绿意,孕育出希望的万里朝阳,终让万千雏鸟振翅高飞。
他们的故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持续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向楷模学习致敬!”“用法治守护未来,用大爱播撒温暖!”“德法相伴,他们是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范!”……评论区里,好评不断,网友们一致认为:“他们,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原稿链接:
3.6亿人次打Call!他们,才是我们该追的“星”-重庆日报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