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单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不足以概括其一生功绩,在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杨振宁做出的贡献亦可千古彪炳。
刚收到重磅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逝世。
杨振宁何许人也?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其创建的理论框架催生了至少7项诺贝尔奖成果。
丁肇中评价:“中国人在国际科学界建立不朽功绩始于杨振宁”。
单单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不足以概括其一生功绩,在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杨振宁做出的贡献亦可千古彪炳。
大贡献者得高寿,1922年10月出生的杨振宁,到现在已满103周岁。
与天斗与地斗,都斗不过上帝设置好的自然轮回,这世界上没有一个肉身能够万古长寿,死亡是不可抗拒、早晚必达的彼岸。
西湖大学创始人施一公回应说,“不要信网上的,不要以讹传讹。”,结果刚刚看到消息,确实去世。
其实,对于百岁老人来说,生死早就看惯、看淡了,根本没啥大惊小怪的。
当103岁的生命刻度定格,那位曾以方程式丈量宇宙的智者,终究归于星辰。杨振宁先生的离去,是物理学界的一座灯塔熄灭,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落幕。
大家来人间只有一趟,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无不是平等的肉身,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或烧或埋都会化为尘埃,把这个问题看透彻,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就没必要在俗世红尘中煎熬。
昨天看到一个让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中南大学原校长张尧学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这事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惊,是因为张尧学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真不应该身陷欲海。
回首往事,年届70岁的张尧学一生无比精彩,恢复高考第二年,他考入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即今天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毕业后,学习半年日语后赴日本深造,在日本东北大学度过了7年时光,获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执教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直至成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6月,张尧学又转换赛道,到教育部担任司长、副司长10年,在此期间于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10月,他走马上任中南大学校长,又跨入副部级行列。
副部级职位、无数社会兼职,180篇论文,数不清的专著、专利、科技奖,张尧学这一辈子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
然而谁会想到,退休八年之后,我们这位副部级工程院院士居然严重违纪违法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如果没有猜错,曾经以张尧学为傲的大学将会与他进行彻底切割,与其有关的照片、题字、书籍、文章都不复存在,就像提前办了丧事,把这些物件统统销毁,全部化为缕缕青烟飘走。
这叫政治生命的终结,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死亡。
与杨振宁相比,张尧学差的并不是学术能力,而是活到最后并笑到最后的终局。
写那么论文,出那么研究成果,最终还是身败名裂,怪就怪在贪心太大,当他的人生轨道从学术转向仕途时,就已经埋下了今天的伏笔。
有的人死了,人们还记得,还爱戴,还思念。
有的人活着,已如行尸走肉被厌弃,说的便是张尧学之流吧。
来源:梳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