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妆间的灯泡滋滋响了两声。七十岁的吴海燕对着镜子抿了抿鬓角,指尖在左颊那道几乎看不见的疤痕上停了半秒——那是十二岁练"鹞子翻身"时磕在戏箱上留下的。门外场记在喊"吴老师准备好了吗",她突然想起六十年前那个下午,父亲把五岁的她抱上练功桌,说的第是:"疼了可以哭,
"刀马旦的转身:吴海燕与命运对戏的六十年"
化妆间的灯泡滋滋响了两声。七十岁的吴海燕对着镜子抿了抿鬓角,指尖在左颊那道几乎看不见的疤痕上停了半秒——那是十二岁练"鹞子翻身"时磕在戏箱上留下的。门外场记在喊"吴老师准备好了吗",她突然想起六十年前那个下午,父亲把五岁的她抱上练功桌,说的第是:"疼了可以哭,但脚不能落地。"
(一)金汤匙里盛着铁屑
上海戏剧院的清晨总带着松香和汗水的混浊。小海燕踮脚扒着练功房窗台,看母亲在台上连续二十七个"串翻身",水袖甩出的弧线像要把空气割裂。那天回家,她偷偷把两条腿绑上沙袋,直到被父亲发现时膝盖已经淤紫。"傻囡囡,"父亲用热毛巾敷着她的小腿,"戏是长在骨头里的,不是刻在皮肉上的。"
十六岁演《穆桂英挂帅》,她顶着高烧完成整套"靠旗打出手",谢幕时血从靴筒里渗出来。台下掌声雷沸,没人看见侧幕条边,她父亲用剧本挡着脸哭得发抖。后来电影《海霞》导演来挖人,这位曾放话"戏比天大"的京剧泰斗,却连夜给女儿收拾行李:"凤凰该飞多远,树枝说了不算。"
(二)胶片里的刀马旦
1975年舟山群岛的烈日下,剧组所有人都在找女主角——那个本该在遮阳伞下的姑娘,正把自己晒成黝黑的渔家女。场记后来在日记里写:"吴海燕把'吃苦'当成榫卯,每个镜头都要严丝合缝。"有场戏需要她赤脚跑过礁石滩,拍完才发现右脚指甲掀了一半。剪辑师坚持要剪掉这个镜头,她撑着化妆台站起来:"留着,海霞不会为破皮流血掉眼泪。"
这种近乎执拗的认真让她错失《庐山恋》。当媒体惋惜"错过影后奖杯"时,她正在后台给年轻演员示范"云手":"戏就像手心这捧茶,泼出去多少,观众就接到多少。"后来《庐山恋》导演偶遇她,说起当年选角往事,她笑着指剧院海报:"您我在这儿也找到自己的洞天。"
(三)人生如戏,幸有知音
章晓申第一次表白是在道具间。当时吴海燕正踮脚够顶层的刀枪把子,突然听见身后声音:"《霸王别姬》里这段,虞姬该用反手。"回头看见师兄举着杯胖大海,蒸汽糊满了眼镜片。婚后某年团里巡演,她突发急性阑尾炎,章晓申连夜改戏码,把《四郎探母》改成对口相声——台上他现挂"我夫人刀马旦改说相声了",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没人知道救护车就停在剧场后门。
去年清明,她独自去墓园给丈夫扫墓。照片里的人还穿着《长坂坡》的戏服,她摆上一碟松子糖:"老头儿,当年你说冰糖肘子配戏文,现在我可学会做直播了。"风突然掀起她羊绒围巾的一角,像极了谢幕时被风吹起的幕布。
(尾声)
上个月有网友在超市遇见她,说看见老太太在冷冻柜前犹豫很久,最后拿了最贵的黑虎虾。没人知道那是章晓申生前最爱吃的,就像没人注意她结账时,用手机播着《定军山》的录音——黄忠唱"人活七十古来稀",她轻轻接了句"我偏要活到九十九"。收银员抬头时,只看见个挺直腰板的背影,走路步幅依然带着刀马旦的尺寸。
来源:大妮谈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