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国民党的危险人物已出现,他或将成第2个赖清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16:25 2

摘要:“政治金童”——这是赵少康在台湾政坛曾经引以为傲的称号。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曾经的国民党明星人物,如今却成为党内最不愿面对的“麻烦制造者”。

“政治金童”——这是赵少康在台湾政坛曾经引以为傲的称号。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曾经的国民党明星人物,如今却成为党内最不愿面对的“麻烦制造者”。

2025年10月,国民党主席改选落幕,郑丽文高票当选。然而,硝烟尚未散尽,赵少康便率先发难。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向新任党主席喊话,要求其“降低消除党内的亲中力量”,并危言耸听地警告此举将导致“令不出国民党中央”。

这一举动瞬间引爆了国民党内部分歧。

赵少康的政治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出生于1950年的他,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深造。学成返台后,他迅速投身政治,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快速崛起。

1992年,赵少康在“立法委员”选举中创下纪录,在台北选区拿下23万5千票,这一得票纪录一直保持到2008年。他因此被媒体封为“政治金童”,成为国民党内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然而,1994年的台北市长选举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在这场台独势力暗箱操作的选举中,赵少康虽然拿下了30.17%的选票,但仍败于民进党候选人的43.67%。这次惨败导致赵少康心灰意冷,最终选择退出政坛。

退出政坛后,赵少康并未远离政治漩涡。他迅速转型媒体界,创办飞碟广播公司,主持《少康战情室》等节目,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为了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名嘴”。

在媒体领域,赵少康如鱼得水。他的节目每天花费两小时做广播,一小时做电视,外加每周一次的电视综述和一周一篇的报纸评论,覆盖面极广。

然而,他的媒体平台也逐渐暴露出其政治立场的模糊性。

疫情期间,赵少康主持的《少康战情室》曾出现嘉宾调侃大陆防疫政策甚至散布谣言的情况,而赵少康当时并未及时驳斥。直到大陆方面进行辟谣后,他才出面解释。这种暧昧态度开始让人质疑他是否真正坚持“反台独”立场。

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后,赵少康在节目中的表态更是令人咋舌。他声称“我承认自己是美国的看门狗,但骨头还需要自己买吗?”这种言论被批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21年2月,赵少康出人意料地宣布重返国民党,结束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政坛“ exile”。他宣称这一决定是受到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的多次劝说,理由是“可以拯救国民党、拯救没有秩序的台湾”。

然而,更多分析认为,赵少康的回归背后是其未了的政治野心。他重返政坛后,迅速召集成立了“战斗蓝”组织,并明确表示不排除参加2024年的选举。

赵少康的回归路线图十分清晰。他拒绝参加2022年的台北市长选举,直言“自己的目标是2024”。与此同时,他积极布局,通过与蒋万安等人合作节目,为自己的政治版图扩张铺路。

“战斗蓝”表面上是为了配合国民党中央发挥战力,但实际上已成为赵少康的个人政治工具。他试图通过这一组织,将影响力渗透到国民党各个角落,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2025年10月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将赵少康的野心暴露无遗。在郑丽文确定当选后,赵少康不是促进党内团结,而是公开要求新任党主席“降低消除党内的亲中力量”。

这种公开撕裂党内的行为立即引发强烈反弹。国民党内重量级人物蔡正元以一句“可以了吗?”表达强烈不满,暗示赵少康若继续挑动对立,必将引发更激烈的党内对抗。

更令人惊讶的是,与赵少康关系尚可的朱立伦也罕见发声,委婉批评道:“最希望国民党内乱的正是对手”,强调“此刻最重要的团结努力”。这番话明显是针对赵少康的分裂言行。

赵少康在选举期间的行为更是引发争议。他曾无端指责郑丽文雇佣网军攻击竞争对手郝龙斌,甚至声称赖清德政府应出面调查,被批评是“为民进党站台”。

赵少康的这些行为背后,分析认为可能暗藏两种算计。

其一是他仍沉浸在“政治金童”的旧梦中,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在国民党主席选举期间,赵少康的行为仿佛自己仍是30年前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政治明星。

最明显的例子是,当网络上出现郝龙斌的“不雅视频”时,赵少康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谴责郑丽文阵营,而郝龙斌本人却并未露面,甚至没有提前与赵少康沟通。这表明赵少康仍把自己视为“实际掌门人”。

第二种算计则更为危险。有前立委蔡正元提出,赵少康可能像香港商人黎智英一样,成为美国CIA的“线民”。学者张亚中也表示,如果将赵少康的行为与美国的政治目的联系起来,那么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举动就能得到解释。

郑丽文

若这一猜测为真,那对于国民党来说,可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美国支持民进党,而民进党正在推动对网络言论的控制,赵少康通过攻击郑丽文,实际上是在向民进党示好,同时也符合美国的政治利益。

赵少康的争议行为让人不禁联想到赖清德的政治轨迹。赖清德在民进党内以其独特的政治路线和行事风格闻名,常常引发争议。如今,赵少康在国民党内的所作所为,颇有成为“第二个赖清德”的势头。

赵少康曾被描述为“不统、不独、不战”的典型代表。这种看似中庸的路线,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投机。他打着“反台独”的旗号,却长期坚持“反共”立场,甚至重返国民党后仍高喊“国民党是永远的反共政党”。

在两岸关系上,赵少康的主张更是充满矛盾。他提出“两岸各自发展数十年再论制度优劣”,这实质是回避统一的拖延战术。他一方面支持台湾购买美国武器,另一方面又要求大陆持续让利,被批为“双标成瘾”。

赵少康的政治投机策略也备受诟病。2021年他以“让台湾再次伟大”的口号高调参选,被指实为炒作议题搏关注,延续其“将民主商业化”的惯用手法。

在2023年作为侯友宜副手参选时,更是喧宾夺主,主导议题设置,使侯沦为配角,暴露其争夺话语权的野心。

赵少康的下一步行动引人关注。他是否会继续挑战新任党主席的权威?他的“战斗蓝”会将国民党带向何方?这些问题牵动着台湾政界的神经。

赵少康的未来选择,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政治生涯,更将直接影响国民党的团结和未来走向,甚至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来源:大国迷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