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R的“颅内高潮”是真的吗?科学角度拆解感官魔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14:02 1

摘要:深夜的卧室里,耳机中传来轻柔的翻书声,纸张摩擦的沙沙声混着主播低沉的耳语,像羽毛轻轻拂过耳廓。下一秒,一种酥麻的感觉从头皮蔓延至颈背,仿佛有电流缓缓流过,你忍不住打了个舒服的战栗……不久后,你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焦虑感随之消散。

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深夜的卧室里,耳机中传来轻柔的翻书声,纸张摩擦的沙沙声混着主播低沉的耳语,像羽毛轻轻拂过耳廓。下一秒,一种酥麻的感觉从头皮蔓延至颈背,仿佛有电流缓缓流过,你忍不住打了个舒服的战栗……不久后,你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焦虑感随之消散。

这就是ASMR——一个听起来很高深,却让无数人“上头”的神秘体验。这种被称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简称ASMR)的神秘现象,究竟是主观臆想的“心理作用”,还是有脑科学支撑的“颅内快感”?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科学。

一、从“头皮发麻”到“全身放松”:ASMR的奇妙体验

对ASMR有反应的人常常这样描述:当听到特定声音或看到特定画面时,头皮会先出现轻微的酥麻感,随后这种感觉像水流一样向下蔓延,经过额头、颈部、后背等处,最终扩散到四肢,同时伴随强烈的放松感和愉悦感,部分人甚至会产生“颅内有烟花绽放”的错觉。

ASMR触发路径图 来源:Peerj

ASMR的触发方式也远比人们想象中丰富。除了最常见的“耳边低语”和“沙沙摩擦声”,还有敲击玻璃杯的清脆声响、撕开包装纸的窸窣声、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甚至是有人缓慢整理桌面、折叠衣物的视觉画面。

二、ASMR激活的三大关键脑区

当体验者聆听ASMR触发音时,大脑会发生一系列可观测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与奖赏、情感共鸣和镇静等相关的三大脑区会被显著激活,形成一场独特的“愉悦风暴”。

1.伏隔核——快感中枢的激活

伏隔核是大脑奖赏系统的核心区域,当人们体验美食、音乐或爱情带来的愉悦感时,这个区域会释放大量多巴胺,多巴胺是能让人产生快乐感觉的神经递质。

体验者听到触发音时,伏隔核的活跃度比安静状态下有所提升,多巴胺分泌水平也随之升高。这意味着,ASMR带来的“颅内快感”并非心理暗示,而是有明确的神经化学基础,与人们享受美食、听喜欢的音乐时的快感机制类似。

2.前额叶皮层——情绪的调节器

前额叶皮层负责处理情绪、决策和自我控制,当人们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时,这个区域的活跃度会异常升高;而在放松、平静状态下,活跃度则会降低。

ASMR体验者在聆听触发音时,前额叶皮层的过度活跃状态会得到显著抑制,活跃度下降,这与人们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时的脑区变化一致。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人会用ASMR缓解焦虑,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帮助大脑放松,平复情绪波动。

3.岛叶皮层——身体感知的桥梁

岛叶皮层是大脑中负责整合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的区域,能将外界刺激(如声音、触觉)转化为主观感受。在ASMR体验中,岛叶皮层的活跃度也会提升,这使得体验者能更敏锐地感知到从头皮蔓延至全身的酥麻感,同时将这种生理感觉与“愉悦”“放松”的情绪关联起来。正是因为岛叶皮层的参与,ASMR才能将简单的声音刺激,转化为复杂且强烈的全身感官体验。

除了脑区激活,生理指标的变化也印证了ASMR的放松效果。英国的研究团队曾监测发现,体验者聆听ASMR触发音时,焦虑水平会降低。

三、为何有人“毫无感觉”?

“你们在说什么?我听着只觉得吵!”——别怀疑,这不是你的问题。ASMR的感受能力,个体差异极大。

大脑“接线”不同:敏感者大脑中,负责愉悦的伏隔核和负责感觉的岛叶皮层之间,神经连接更密集。这就像它们之间有一条“愉悦高速路”,声音刺激能更快地转化为快感。

听觉“天赋”各异:敏感者的听觉皮层往往更发达,能捕捉到触发音中细微的频率变化,而这些细节在非敏感者耳中可能就被直接过滤掉了。

情绪与记忆的烙印:当你本身焦虑时,ASMR的放松效果会更明显。而许多敏感者回忆,童年时就有过类似体验(比如妈妈温柔地讲故事声),这些记忆让成年后的他们更容易被触发。

四、ASMR除了助眠,还能干啥?

随着对ASMR研究的深入,它不再仅仅是人们睡前放松的“小工具”,而是逐渐被应用到多个健康领域,成为辅助改善睡眠、心理疗愈的“非药物疗法”。

1.助眠领域

美国一项试验显示,让失眠患者睡前聆听30分钟ASMR触发音,其入睡时间会大大缩短,睡眠质量评分也能得到提升,效果优于部分非处方助眠药物,且无副作用。目前,已有多家睡眠诊所将ASMR纳入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2.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领域,ASMR也展现出潜力。目前,部分心理治疗师会将ASMR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在治疗间隙保持平静状态。

五、享受愉悦的同时,记得避免陷入误区

尽管ASMR有诸多益处,但在体验过程中,仍需避免一些常见误区:

1.它是“辅助工具”,而非“治疗手段”

ASMR能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或专业的心理干预。如果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焦虑症或抑郁症,应及时就医,而非单纯依赖ASMR。

2.把控时长,过度聆听可能影响听觉

长时间、高音量聆听ASMR触发音,可能会损伤听力。建议每次聆听时间不超过1小时,音量控制在能清晰听到即可,避免使用入耳式耳机长时间聆听。

3.特定场景下不宜体验

驾驶、操作精密仪器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景,不宜聆听ASMR,以免因放松过度影响判断力,引发安全风险。

从深夜耳机里的轻声细语,到实验室里的脑科学研究,ASMR用一种温柔的方式,让我们重新认识大脑的奇妙,或许,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简单的声音体验,正是我们对抗压力、寻找内心平静的“小确幸”。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