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门诊工作时,我经常碰到家长带着ADHD孩子来咨询,他们满脸都是困惑和焦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故意不听话、调皮捣蛋,忍不住责骂。但实际上,这是对ADHD的误解,这种错误的归因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我见过不少孩子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变得自卑又叛逆。所以,科学
在门诊工作时,我经常碰到家长带着ADHD孩子来咨询,他们满脸都是困惑和焦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故意不听话、调皮捣蛋,忍不住责骂。但实际上,这是对ADHD的误解,这种错误的归因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我见过不少孩子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变得自卑又叛逆。所以,科学认识ADHD对干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家长先正确认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那ADHD孩子的大脑和普通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发育滞后,这就导致他们在执行功能上有缺陷,比如做事容易分心、丢三落四。正常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在一件事上,可ADHD孩子就很难做到。从大脑激活模式差异图来看,典型儿童大脑在专注时某些区域会很活跃,而这些区域在ADHD儿童大脑中的活跃度明显低。之前有个家长总怪孩子不认真写作业,其实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问题,并不是他不想好好学。了解了这些神经发育特性,家长就能从科学认知层面更好地理解孩子。
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和大脑发育有关后,我们就要着手打造一个适合ADHD孩子的家庭环境了。物理改造方面,学习区可以用三面视觉遮蔽法,比如用书架或者帘子把学习区围起来,减少外界干扰。物品可以采用五色分类标签系统,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物品,这样孩子找东西就方便多了。规则可视化也很关键,分时段任务转盘制作起来不难,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写在卡片上,贴在转盘上,每个时段对应一项任务。行为契约星星兑换细则可以规定,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就得到一颗星星,星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小礼物。我还给大家列了个家庭环境改造自查清单,家长可以对照看看学习区是不是整洁、有没有多余的东西,规则是不是都清楚地展示出来了。
除了环境改造,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也对孩子影响很大。我设计了一个家长压力指数自测表,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打分。当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可以试试“478呼吸法+情绪日志”组合工具。“478呼吸法”就是先吸气4秒,再憋气7秒,最后呼气8秒,多做几次能让心情平静下来。情绪日志就是把自己每天的情绪写下来,分析一下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我还组织过家长互助社群,每周有主题讨论机制,比如这周讨论怎么应对孩子写作业拖拉,大家分享经验,互相支持。通过这些方式,家长能建立起心理支持体系,避免把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
我见过一个家庭,家长一开始对孩子很暴躁,孩子也越来越叛逆。后来家长慢慢学习,了解了ADHD知识,改造了家庭环境,还加入了互助社群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变得更自信,学习也更主动了。这说明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是放任不管,支持孩子是需要方法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构建一个家庭成长共同体,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康复。
来源:健康学问一点通杨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