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印9月签了iCET第二阶段,F414涡扇发动机技术打包送,条件是“少跟莫斯科勾肩搭背”。
“一边拿美国发动机,一边买俄罗斯导弹,印度这算盘打得,我在广州都听见了。
”
刚刷到一条外电,美印9月签了iCET第二阶段,F414涡扇发动机技术打包送,条件是“少跟莫斯科勾肩搭背”。
可转头印度又给俄军工打款45亿美元,烈火-P导弹直接往藏南方向摆,缓冲区刚谈完,导弹车就往前拱,典型的“嘴上降温,脚底加油”。
美国人也不是傻子,技术转让合同里埋了“随时熔断”条款,只要新德里再买苏-30零件,发动机图纸立刻上锁。
印度网友自己都在吐槽:“我们像同时谈两个女朋友的穷学生,礼物收双倍,红包发双份,早晚穿帮。
”
更魔幻的是贸易账。2024上半年对华逆差冲到510亿美元,电子元件、原料药、甚至充电宝外壳都得从中国集装箱里搬。
新德里想复制越南的“中国+1”,结果自家工厂停电比发工资还准时,iPhone外壳良品率只有六成,库克看完沉默,连夜把空运舱位改回郑州。
所谓“替代中国”的PPT,连投屏的激光笔都是Made in Shenzhen。
视线往东北,韩国最近也上演大型“精分”现场。
现代汽车美国工厂被工会告歧视,最后赔了1200万美元,连句道歉都没有。
韩国国会一怒之下通过《产业链多元化法案》,名字听着像要跟中国撇清,可条文里却写着“在华关键产能不得无故外迁”,翻译成人话:安保靠美军,钱包靠中国,谁也别逼我站队。
更真实的数据是,2024年对华半导体出口占比飙到48%,比2023年又涨6个百分点,尹锡悦政府嘴上说“降低依赖”,身体却诚实地把EUV光刻胶仓库扩建到西安。
青岛刚揭牌的联合实验室,中韩一起攻关固态电池,项目表上第一条就是“如何绕过美国出口管制”,主打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印度那边也没闲着,11月美印“2+2”会谈议程提前泄露:美方最想谈的是“安达曼基地共享”,想把反潜机停在印度后院,监控马六甲。
印度心里打鼓——真让美军常驻,中国下次印度洋演习可能直接带航母来串门,自家渔船捞到的声呐浮标就得姓PLA。
于是莫迪团队放出风声:基地可以租,但得先给六代机技术,不然免谈。
美国人掰着指头一算,连F-35都还没整明白,上哪偷六代机给印度?
谈判陷入“你要月亮我给手电筒”的死循环。
韩国同样面临2026年大限——美国《芯片法案》细则写明:在华产能必须逐年递减,否则补贴全吐出来。
三星内部测算,把西安NAND工厂砍一半,每年少赚87亿美元,相当于每秒烧掉275美元,比马斯克发火箭还贵。
于是韩国政府想了个“高招”:把产能“升级”成“研发线”,机器不动,牌子换成“试验中心”,美国审计组来了就关灯贴封条,人一走立刻开机全速跑wafer,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成韩剧九集连播。
说到底,印度、韩国都在演同一部戏:安全剧本美国写,经济剧本中国写,演员自己改台词。
印度想左右通吃,结果逆差越吃越大;韩国想双轨并行,却被盟友逼到墙角。
最惨的是企业——78%的印度公司反对脱钩,理由很朴素:换个螺丝供应商,重新认证要18个月,客户早跑没影了。
韩国半导体协会更直接:离开中国配套,氖气、氟化氢价格翻三倍,利润直接打成赤字。
下一轮变量已经排好队:12月印度必须决定是否加入IPEF供应链协议,签了就得在关税上给中国使绊子,不签美国发动机图纸立刻上锁;2025年中韩FTA升级谈判启动,数字贸易、数据跨境流动都要摆到桌面,韩国想保半导体市场,就得在文化、游戏禁令上松口。
至于印度,烈火-P导弹试射表排到明年3月,每次发射前都得先查天气预报,生怕东风把残骸吹到中国境内,毕竟上次无人机越境,西藏边防直接快递送还,箱子贴着“易碎,下次别乱飞”。
小国夹缝求生,大国左右拉绳,最后拼的不是谁更硬,而是谁先扛不住电费。
印度工厂停电四小时,iPhone订单就回河南;韩国芯片厂断中国氖气,光刻机秒变废铁。
所谓“去中国化”就像减肥餐,口号喊得响,真让筷子离开火锅,饿两顿就老实了。
来源:才高八斗熊猫S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