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前世今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11:16 1

摘要:原产地桂花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包括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亦有野生分布。其自然适生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以北的亚热带地区,偏好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微酸性砂质土壤。

#头条创作嘉年华##秋日生活打卡季#

桂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其来源与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兼具自然演化与人文积淀的双重脉络。

原产地 桂花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包括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亦有野生分布。其自然适生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以北的亚热带地区,偏好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微酸性砂质土壤。古树证据: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发现的桂花花粉化石表明,桂花在中国的自然生长历史可达一万年以上。陕西汉中圣水寺的汉桂(树龄超2000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栽培桂花树之一。品种分化 经过长期自然演化与人工培育,桂花分为四大品种群:秋桂类(金桂、银桂、丹桂):秋季开花,花色从乳白到橙红不等;四季桂:全年多次开花,但香气较淡。早期记载先秦时期:《山海经》中“招摇之山多桂”“皋涂之山多桂木”的记载可能兼指樟科桂树与木樨科桂花,但《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已明确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汉代:汉武帝在上林苑引种桂花,成为宫廷珍品,《西京杂记》记载其存活率高于其他热带植物。唐宋至明清的普及文人推崇:唐代白居易、柳宗元等移植桂花至江南私家园林;宋代苏轼、李清照以诗词赞其“花中第一流”,并形成“折桂”喻指科举及第的典故。技术发展:南宋掌握嫁接技术,明代《群芳谱》记载北方驯化经验,清代苏州园林“无园不桂”,如留园“闻木樨香轩”成为经典景观。神话与象征月宫传说: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神话将桂花与月亮绑定,形成“桂月”“桂魄”等文化意象。吉祥寓意:因“桂”谐音“贵”,被赋予富贵、贞洁、友谊等象征,战国时韩燕两国互赠桂花以示友好。国内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宫苑进入民间,宋代形成苏州、杭州、成都等五大产区。海外影响:古代传入日本,18世纪引入欧洲,现亚洲多国均有栽培。2004年南京林业大学成为木樨属植物国际登录权威,推动全球品种分类标准化。

桂花不仅作为园林树种(如桂林市花),其花可制茶、酿酒、入药(含锌量高),木材用于雕刻。古桂群落在浙江绍兴、湖北咸宁等地得到保护,成为生态与文化遗产。

综上,桂花从西南山野到华夏文明的渗透,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其历史脉络清晰且文化内涵丰富。

来源:都督大冢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