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被媒体宣传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1:13 1

摘要:从我的处女作《戏台春风》在《人民海军》报(1976年4月6日)发表起,至今我已在媒体上刊发各类文章近千篇。在部队服役期间,我既报道过普通士兵、潜艇军官和模范人物,也采访过基地、舰队乃至海军司令员。战友们风趣地形容我:“稿子一篇篇见了报,领导一个个往上调,自己年

文丨宋元家

从我的处女作《戏台春风》在《人民海军》报(1976年4月6日)发表起,至今我已在媒体上刊发各类文章近千篇。在部队服役期间,我既报道过普通士兵、潜艇军官和模范人物,也采访过基地、舰队乃至海军司令员。战友们风趣地形容我:“稿子一篇篇见了报,领导一个个往上调,自己年年原地跑。”

转业后,我宣传过众多爱心的哥的姐,其中著名的“爱心的哥”顾庆泰,不仅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更是中国出租汽车行业商标注册第一人,有文友戏称我“尽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鲜有人知,在他们模范事迹的熏陶下,我自己曾经十次被媒体宣传过,每次都有着独特的乐趣和感受。

第一次成为报道对象时,还是个战士报道员。《人民海军》报(1977年5月8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潜水艇上的“土记者”》文章,开篇写道:“在270潜艇上,有一位活跃在大海深处的‘土记者’,他就是共产党员、轮机兵宋元家同志……”作者是我的恩师刘善兴,后来他成为解放军出版社政治编辑室主任。从此,我在潜艇上小有名气,战友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叫“土记者”。这篇文章如同一块“垫脚石”,助我考上了解放军报社新闻干部训练班,并被军报聘为“特约通讯员”,结业后又走上了政治部新闻干事岗位。

第二次发生在我担任海洋岛水警区新闻干事期间。当时我与战士报道员何永泉一同前往“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生前所在连采访。数日后,《人民海军》报(1983年1月13日)刊载了他撰写的《宋元家发稿一丝不苟》文章。文中写道:“37012部队新闻干事宋元家严谨执行‘三见面’发稿规定,对每篇稿件都一丝不苟地核实准确后才正式发走。”虽然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但在新闻报道中,我能始终坚守真实性的底线。这一年,我被人民海军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第三次,《人民海军》报(1986年10月17日)刊登了题为《100多名学员从他手里起飞》文章,肩题为“宋元家悉心培养新闻人才”,导语引用歌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正如歌中所唱,37034部队新闻干事宋元家,在培养两用人才的苗圃中,宛如一颗小草默默奉献。”作者署名是“姜祖梅”,但报道组并无此人。后来我得知,原来这是为避免受我批评,三位报道员而使用的化名。让我没料到的正是这篇稿件,让我在1987年被评为了海军“育才热心人”。更让我引以自豪的是,从报道组走出的200潜艇鱼雷班长冯继忠,如今已成为了天津知名作家。

第四次,是我转业到大连出租汽车行业之后。一天,记者赵丽娟前来行业采访,还没听完我的介绍,她就突然改变主意要采写我。我疑惑道:“我有什么好写的?”她莞尔一笑:“你挺幽默啊。”采访完毕,她便告辞而去。次日,报社摄影记者宋子有登门,让我先系上领带,又为我拍了几张照片(本文题头图片正是他的作品)。

第三天早晨,我乘坐公交车上班时,邻座一位老者手持《新商报》,久久地注视着我,最终指着报纸上的大幅照片惊讶地问:“这不是你吗?”我扭头一瞥,醒目的标题赫然入目:《弱水三千,只取“快乐”这一瓢》,引题是“从工作到生活,从军人到副秘书长,他所到之处必有笑声,老乐宋元家的心得——”文章几乎占据整个版面。我道了声谢谢,立即提前下车,在报摊买下十份报纸,其中一张珍藏至今。

第五次,是在我退休后返聘期间。当时我负责行业维权工作,经常接待来访的的哥的姐,成功调解了各类纠纷。此事被大连日报社新闻管理部主任姜学魁知晓,他专程前来采访我,很快撰写出一篇专访。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东北之窗》期刊(2015年8B、9A)分别以《的哥的姐的好大叔》和《老兵谱新歌》刊出这篇专访,《中国出租租赁汽车》期刊(2015年第四期)也以《“普通一兵”亦本色》发表了该文。凭借这些报道,我被授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事后,有位企业老总问我:“你给杂志社赞助了多少钱,能让他们连续两期刊登你的事迹?”我笑着回答说:“我一个退休老头,哪儿来那么多钱啊。”听后,他深有感触地说:“看来啊,好多事并不是钱所能买到的。”

第六次,我创作反映潜艇兵生活的长篇小说《蓝鲸兵魂》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后,《文学报》(2025年5月10日)刊发了题为《〈蓝鲸兵魂〉:军人担当与英雄品格》的文学评论;《解放军报》(2024年8月3日)推出评介文章《〈蓝鲸兵魂〉:一代潜艇兵淬炼成长,点亮深海星光》。

《当代海军》期刊(2024年第6期)、《老同志之友》期刊(2024年第6期)先后发表了《我与潜艇有个约》,介绍了我的创作初衷和经历。《雷锋》期刊(2025年第9期)和“京都新闻阁”等多家公众号,分别发表和转载了由著名自由撰稿人倪玉为我撰写的《一位老水兵的潜艇情怀》。此后,我被大连有关部门聘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特约宣讲员,多次为中学和高中生进行“水下阳光照航程,潜艇水兵心向党”主题演讲。

第七次,也就是去年,大连日报社高级记者姜学魁再度操笔,为我撰写了一篇专访《家和情深写大爱》。该专访被《和谐与和平》期刊(第八期)采用,并在香港地区发行。

此外,我曾在《大连电视台》三次出镜。首次是在1984年4月,当时我在旅顺口筹办“海军潜艇部队成立30周年展览”,《大连新闻》播放了开展仪式,镜头中有我向来宾做介绍的画面。亲属们见我上了电视都感到新奇,岳父却笑着问我:“你怎么一句话也没讲?”

再次是在2011年10月,那天我坐在办公室里,忽然有人拿着话筒进来,紧接又进来一个扛摄像机的人,让我讲述一位的哥在雨中用自己的“桑塔纳”车为路人巧妙地铺设“红色的士桥”的事迹。几天后,大连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文明的感动》。单位领导表扬我说:“你讲得内容挺好,就是海蛎子腔儿太浓了。”

最后一次是在去年4月23日,正值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大连出版社在高新四中为《蓝鲸兵魂》一书举行首发式,大连电视台记者邀请我发表感言,当时我有些紧张,试讲了三四遍才通过。当晚《大连新闻》播出后,邻居大哥看到后,打趣地对我说:“真没想到,咱们楼还出了名人老头啊。”

多年来与文字打交道,我宣传过他人,他人也报道过我,有过苦恼有过欢乐。让我从中领悟到,人生恰似一场戏,写作犹如舞台,笔者宛若演员;只要能潇洒地舞上一回儿,这样活着才充满趣味。

大连电视新闻视频(2024年4月23日)

☆ 本文作者简介:宋元家,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12月入伍,曾任海军潜艇潜艇轮军士长、副政委、政治部新闻干事、宣传科长等职。1993年转业至大连市出租汽车行业工作,现已退休。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论文和通讯报道等文稿多篇,达数百万字。已出版《蓝鲸兵魂》《蓝鲸恋歌》《夕阳颂歌》和《笔底吟歌》等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顾庆泰和他的“爱心的士”》。其中长篇小说《蓝鲸兵魂》作为“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之一,获得辽宁省重点主题出版物专项资金扶持。2024年8月,该书入选当季“辽宁好书”,被全国百余家图书馆列入“大国追梦”主题共读书目,收入国庆主题书展核心书单,参加中华读书会“献礼国庆75周年系列主题书展”。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