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白酒圈的瓜让不少街坊惊掉了下巴!曾经被炒到三千多一瓶、一瓶难求的53度飞天茅台,在今年“双十一”大促里,经电商平台补贴后价格直接跌破1700元。这可不是小幅度降价,半年时间跌幅就超20%,连汾酒、洋河这些名酒也跟着被拉进低价混战。更让人意外的是,以前把电商
最近白酒圈的瓜让不少街坊惊掉了下巴!曾经被炒到三千多一瓶、一瓶难求的53度飞天茅台,在今年“双十一”大促里,经电商平台补贴后价格直接跌破1700元。这可不是小幅度降价,半年时间跌幅就超20%,连汾酒、洋河这些名酒也跟着被拉进低价混战。更让人意外的是,以前把电商当“洪水猛兽”的酒厂们,如今纷纷主动抱上电商大腿。这场价格风暴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今天就用大白话扒一扒,白酒圈的权力天平是不是真的要倒向电商了!
一、跌破1700元!飞天茅台的“价格神话”碎了?
放在以前,谁要是说飞天茅台能卖到1700元以下,估计没人会信。作为白酒圈的“顶流”,它不仅是宴请送礼的硬通货,更被无数人当成理财神器,价格最高时曾突破3300元一瓶,甚至出现“买酒靠抢、转手就赚”的疯狂场景。但现在,这层神话外衣被电商补贴狠狠撕开了。
今年“双十一”刚开场,多个电商平台就放出猛招:某平台两瓶随机年份的飞天茅台售价3490元,折合下来每瓶才1745元;还有平台叠加补贴后,单瓶价格直接跌破1700元,比之前的市场批发价还低80元。不止茅台,汾酒青花30的补贴价跌破700元,某款知名白酒甚至被补贴到768元,远低于经销商860元的综合成本。江苏酒商王伟吐槽,现在卖一瓶亏一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这波降价潮早有苗头。今年6月,散瓶飞天茅台的批发价就跌到了1780元,较年初跌了400多元;中秋国庆旺季,本该是白酒销售的黄金期,结果市场更冷了,整体销售额下滑约25%,团购和政务市场大幅萎缩,不少经销商只能靠低价抛货回笼资金。而社会库存里超1.2亿瓶的白酒,又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趋势,黄牛和经销商的恐慌性抛售让茅台价格雪上加霜。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低价茅台确实香,终于能以亲民价买到以前抢不到的名酒;但对那些囤了大量茅台的投资者和经销商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手里的存货瞬间大幅缩水,有人直言“把几年的利润都亏进去了”。
二、从“封杀”到“拥抱”:酒厂为啥突然低头了?
看到现在酒厂们扎堆和电商合作的景象,很难想象几年前它们对电商的态度是“严防死守”。那时候,酒企普遍把电商当成低价乱价的根源,担心线上低价会冲击线下价格体系,纷纷出台政策限制电商供货,甚至质疑电商售酒的真伪问题,试图把消费者拉回传统线下渠道。
但形势比人强,酒厂的“硬气”终究没扛过市场的残酷现实。首先是线下市场的全面溃败,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酒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大多出现降速甚至下滑,中秋国庆旺季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传统渠道销售下滑难止,高企的库存压得经销商喘不过气。
而另一边,线上电商渠道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爆景象。“双节”假期前最后一个周末,美团白酒品类销量同比增长约8倍,多家名酒企业单日成交额破千万;京东七鲜白酒品类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109%;抖音酒水品类9月销售热度同比去年增长41%。一冷一热之间,电商成了酒企眼中唯一的新增量希望。
更关键的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已经不可逆转。新一代消费者更习惯线上购物,即时零售的“开瓶率高”“场景化销售”优势明显,打破了传统线下区域市场的划分,直接面向全国消费者。微酿电商创始人唐磊预测,未来三年内,整个酒水流通行业的电商市场份额会超过30%,这是酒企无法阻挡的趋势。
于是,酒厂们开始主动转变态度。8月底,贵州茅台宣布入驻淘宝闪购,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9月下旬,汾酒、洋河、古井贡酒等十多家酒企与美团闪购合作,推出即时零售行业首个白酒全链路保真体系。从曾经的“封杀”到如今的“主动牵手”,酒厂的低头背后,满是行业调整期的无奈与求生欲。
三、电商的野心:不止卖酒,还要抢话语权?
酒厂以为抱上电商大腿就能解决销量难题,没想到却陷入了新的困境。电商平台的低价玩法,正在狠狠冲击酒企维系多年的价格体系,而这背后,是电商平台清晰的流量算计。
对电商来说,飞天茅台这类名酒就是天然的“流量密码”。用百亿补贴把名酒价格打下来,既能吸引大量用户登录平台,又能提升平台的关注度和交易额,就算卖酒不赚钱甚至亏损,也能通过其他品类把利润赚回来。这种“烧钱引流”的模式,对电商来说稳赚不赔,但对酒企和线下经销商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白酒作为“信息不对称产品”,消费者很难单纯通过产品判断其价值,品牌价值高度依赖价格锚点。飞天茅台从2200元跌至1700元,直接动摇了消费者对高端白酒的价值认知,也让整个白酒行业的价格体系变得混乱。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曾在公开演讲中直言,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目前名酒价格“裸奔”已是现实,流通品在未来3-5年都很难盈利。
更让酒企头疼的是,它们根本管不住电商的低价行为。以前酒企还能通过控制货源来稳定价格,但现在行业供大于求,传统渠道库存高企,不少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低价抛货,电商平台趁机从市场上收储这些低价酒,再加上自己的补贴进行销售,完全绕开了酒企的管控。有白酒酒企电商负责人透露,百亿补贴乱价背后,是平台自行下场操作,酒企也无能为力。
这场博弈的本质,其实是渠道话语权的转移。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电商平台之所以敢无视名酒企业的不满,是因为它们看清了趋势:即便酒企限制供货,线上酒水销量依然在增长,随着线上销售占比的不断提高,话语权自然会转移到电商渠道手中。
四、乱象丛生:假货、窜货让行业雪上加霜
电商低价带来的不仅是价格体系的混乱,还滋生了假货、窜货等一系列问题,让本就处于调整期的白酒行业雪上加霜。
假货问题一直是电商售酒的顽疾。五粮液上半年鉴定的1610瓶电商白酒中,假货占比达16.65%,部分平台甚至出现了违法的“光瓶五粮液”。对消费者来说,虽然能买到低价酒,但辨别真伪的难度大大增加,一不小心就会踩坑;对酒企来说,假货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还进一步分流了正规渠道的销量,让本就严峻的市场形势更加复杂。
窜货问题则让酒企的价格管控彻底失效。所谓窜货,就是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回笼资金,将产品以低于厂家规定的价格,销售到非指定的区域或渠道。以前酒企还能通过罚款、断货等方式进行管控,但现在随着电商渠道的崛起,窜货变得更加隐蔽和频繁。大量低价窜货酒流入电商平台,再经过平台补贴后低价销售,形成了“经销商抛货→电商收储→低价促销→更严重抛货”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些乱象,酒企也尝试过反击:五粮液取缔了261家售假店铺,水井坊对违规者采取罚款、断链接等措施,茅台部分省区经销商联谊会还达成了限制向电商、批发市场等渠道供货,加大市场巡查等共识。但这些举措效果甚微,根源还是在于供需失衡。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只要电商平台的流量导向、低价竞争模式不改变,假货和窜货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五、酒企自救:控货、创新两手抓
面对电商的强势冲击和市场的严峻挑战,酒企们没有坐以待毙,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自救方案”,从控货稳价到产品创新,试图在变局中找到出路。
在控货稳价方面,各大酒企各有妙招。泸州老窖提出“无利润无渠道”的理念,通过控盘分利的方式保障经销商的收益,从根源上遏制经销商低价抛货的行为;五粮液试点终端直配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并调减了50%的配额,以此来控制市场供应量;水井坊则全力回收窜货产品,提出“应收尽收”的原则,尽可能减少窜货对价格体系的冲击。这些举措的核心都是通过稳定经销商的利润,来重建市场信心,遏制价格下滑趋势。
但短期的管控难改长期趋势,酒企们也意识到,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产品和营销上进行创新。茅台提出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型,不再单纯依赖高端白酒的销售,而是通过拓展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等业务,丰富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五粮液、泸州老窖则把目光投向了年轻消费群体,研发28-29度的低度白酒,抢滩年轻市场,试图摆脱对传统高端白酒市场的依赖;还有不少酒企加大了对线上渠道的精细化运营,通过打造专属产品、开展线上直播等方式,在拥抱电商的同时,避免与线下渠道产生过度冲突。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指出,酒企必须接受线上化的大趋势,未来唯有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共建价格管控体系,才能避免“双输”的局面。这意味着酒企要放弃过去“价格垄断”的思维,学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与渠道共赢。
六、行业洗牌将至:谁能笑到最后?
飞天茅台价格跌破1700元,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价格波动,更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晴雨表”,一场围绕渠道、产品和品牌的行业洗牌正在悄然上演。
对线下经销商来说,这无疑是最艰难的时期。电商低价冲击下,半数烟酒行可能在三年内退出市场。那些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只靠低价走量的经销商,将很难生存下去;而那些能够与酒企深度绑定、具备线上线下融合运营能力、能提供增值服务的经销商,才有机会在洗牌中站稳脚跟。
对电商平台来说,虽然目前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长期的补贴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实现盈利,是平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外,假货和窜货问题也给平台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强品控、建立完善的保真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酒企来说,这场变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价格体系的混乱和渠道话语权的流失,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行业调整也倒逼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摆脱对传统渠道和高端产品的依赖,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产品创新、渠道融合和品牌建设上取得突破的酒企,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短期内能享受到电商补贴带来的低价红利,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名酒。但长远来看,随着行业洗牌和价格体系的重构,白酒价格可能会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在享受低价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避免买到假货,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白酒行业的“电商时代”已经到来,曾经由酒企主导的行业规则正在被改写。飞天茅台价格跌破1700元,或许正是白酒行业告别“渠道依赖”,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开始。未来,白酒圈还会出现哪些新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觉得电商会彻底掌控白酒行业的话语权吗?面对低价名酒,你会选择入手还是保持观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交流学习!
来源:希望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