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阿根廷的权力中心,米莱(Javier Milei)曾公开嘲讽自家货币是“屎”,声称要彻底废掉比索。如今,他却像个被现实捆住双手的政客——亲自砸锅卖铁,把仅有的美元储备拿去买比索,誓死要拯救这张人人避之不及的纸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Wall Street
在阿根廷的权力中心,米莱(Javier Milei)曾公开嘲讽自家货币是“屎”,声称要彻底废掉比索。如今,他却像个被现实捆住双手的政客——亲自砸锅卖铁,把仅有的美元储备拿去买比索,誓死要拯救这张人人避之不及的纸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Wall Street Journal),米莱的经济大刀阔斧进展受阻,罪魁祸首正是他无法放手让市场决定比索命运。米莱号称“自由至上”,却亲手干预汇率,甚至向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乞讨数十亿美元美金,只为让看似坚挺的比索不至于一夜间崩盘!
现场的画面令人咋舌:米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高举摇滚手势,与乐队合唱自己的新书发布会,台下却是民众神情麻木,口袋里攥着越来越不值钱的比索。那些本就不相信“总统救世主”的阿根廷人,早已见惯了货币崩溃、储蓄蒸发的恶梦。大家嘴上说讨厌比索,私下却紧张兜着每一张,甚至有人把美元藏在床垫下,唯恐哪天又来一场毁灭性贬值。
米莱上台后,确实做了很多惊人之举:疯狂削减政府支出,砍掉各项繁杂审批,通胀率硬生生压下来了。但在汇率问题上,他却像前任一样婉转退缩,不敢彻底放手。经济学家马丁·拉佩蒂(Martín Rapetti,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直言不讳:“理论上,应该让比索自由浮动!但米莱政府却爱上了强势比索,这在阿根廷政坛太常见了。”
社交网络也沸腾了:有人贴出米莱和特朗普在白宫共进午餐的照片,讽刺两人“哥俩好”,把阿根廷的命运和美元绑在了一起。还有人质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宣布的“美元后盾”只是空头支票:“搞不好只是心理战,阿根廷历史一贯打脸!”
细节令人不寒而栗:米莱自上任第一天就狠压比索,直接贬值50%。结果,通胀瞬间飙到每月25%,百姓钱包缩水,街头抗议此起彼伏。米莱眼见局势不妙,索性不再让比索完全放飞,而是每月让比索对美元缓慢贬值2%。今年4月,阿根廷拿到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亿美元救命钱后,米莱又改了策略,让比索在一个“上下限区间”自由波动,假模假式地维稳。可据民间经济学家测算,比索目前依然高估了20%到35%!现在一美元能换到1362比索,成了全球最烂货币——在道琼斯(Dow Jones)追踪的52种货币中,跌幅最大,年内已暴跌24%。
那阿根廷人为何还死守比索?答案令人唏嘘:强势比索能让他们进口中国产品、出国度假。有人飞去巴西、迈阿密,享受最后的“富足假象”。但背后却是米莱政府用有限美元硬撑,实际是在消耗国家的生命线。政府越买比索,越让出口企业无利可图,农业大省的农民抱怨“辛辛苦苦种地,赚不到美元”,外汇储备越发枯竭。
米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嘴硬:“我们不会回到灾难性的恶性贬值老路。”但前国际货币基金高管托雷斯(Héctor Torres)警告,这种强撑汇率的“自欺欺人”会把阿根廷逼向新一轮债务违约!他直言,“美元储备被耗尽,私营资本市场会干脆拒绝阿根廷。”
更恐怖的是,阿根廷人早就练就了“保命”本事:只要风吹草动,大家就卖比索买美元,生怕钱一夜间归零。几十年通胀和货币崩溃让人心里留下了阴影。银行里美元寥寥无几,反倒是老百姓家里的床底下一箱箱美钞,成了最安全的财富。
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Brookings Institution)看得很透:“这样下去,大家只顾着避险搬钱,根本没人敢投资、创业、雇人,经济活力彻底萎缩。”媒体用“危险的循环”形容现在的局面:政府因为怕老百姓闹事,不敢让比索彻底贬值,于是继续烧美元维稳;但这样越烧越少,终有一天会撑不住,市场一旦恐慌,比索会瞬间坍塌。
而眼下,米莱还在赌美国的“救命钱”到底能撑多久。最新消息显示,特朗普政府承诺给阿根廷中央银行“美元互换额度”,又凑出一个200亿美元的私人融资池,号称要当阿根廷债务的“最后防线”。华尔街分析师布伦特·尼曼(Brent Neiman)点破玄机:“说不定只要让市场相信美国会死撑到底,实际资金未必都要花。但阿根廷过去的黑历史太多,想让人信服,难!”甚至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米莱见面时还放话,只有米莱在10月26日的国会中期选举大胜,美元救援才不会打折,结果米莱政党在议会席位不到15%,消息一出,阿根廷股票立刻应声暴跌!
真实场景宛如好莱坞黑色幽默:总统台上高调谈“自由经济”,幕后却像赌徒一样哆哆嗦嗦地数着最后的美元,每天都怕账上资金见底。官员辩称比索没有高估,坚决捍卫汇率。可民间早就沸腾,民众对通胀的恐惧让米莱支持率从去年的近50%暴跌到今年的35%。街头出现了新的景象——人们在社区面包房排队,只为抢到一块便宜面包。
站在阿根廷街头,你能看到民众脸上写满了不安、疲惫和愤怒。有人守着门口的电视关注汇率新闻,有人大骂政府,更多人则干脆把钱藏到国外账户,“你永远不能相信自己的国家货币!”一位老人如是感叹。
阿根廷经济到底会不会崩?没人敢打包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米莱的“自由改革”已经被区区比索打得满地找牙,阿根廷政坛的丑闻和混乱,成为全球投资者和吃瓜群众争相围观的焦点。米莱本人也成了舆论漩涡中的狂人:有时像摇滚明星,有时像无助赌徒,看着手里的比索,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挣扎。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