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导体圈最近都在聊光刻胶,不少人追着问:这东西的机会到底是不是真的?毕竟前阵子不少沾边的股票涨得热闹,但真正能拿出干货的没几家。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光刻胶到底是个啥宝贝,为啥现在成了香饽饽,更关键的是,4家有真本事的国产公司已经跑出来了,比盲目追概念靠谱十倍。
半导体圈最近都在聊光刻胶,不少人追着问:这东西的机会到底是不是真的?毕竟前阵子不少沾边的股票涨得热闹,但真正能拿出干货的没几家。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光刻胶到底是个啥宝贝,为啥现在成了香饽饽,更关键的是,4家有真本事的国产公司已经跑出来了,比盲目追概念靠谱十倍。
先搞懂最基础的:光刻胶这玩意儿,堪称半导体制造的“精密画笔”。芯片上那些比头发丝细千倍的电路,全靠它“画”出来——涂上胶的晶圆经过光刻机光照,胶层会发生化学反应,再通过刻蚀把电路图案固定下来,每一层都得精准无误,直接决定芯片的性能和良率。这么关键的材料,过去长期被日本信越、东京应化这些海外巨头垄断,高端领域国产化率甚至不足10%,EUV光刻胶更是几乎全靠进口。
但现在不一样了,多重利好凑到了一块儿。政策上,工信部等七部门今年刚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支持电子化学品关键产品攻关,光刻胶就在重点名单里。市场端更热闹,2025年1-7月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已经冲到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加上AI芯片、存储芯片需求爆发,全球12英寸晶圆产能预计到2028年要涨到每月1110万片,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增速更是高达14%。刚需摆在这儿,国产替代的步子自然就得加快,这就是光刻胶的机会所在。
不过机会归机会,能接住的才是真英雄。这4家公司已经用技术和订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第一家:彤程新材——KrF领域的“国产一哥”
这家公司早早就通过控股北京科华站稳了脚跟,现在是国内KRF光刻胶绝对的龙头,市场份额超40%。最牛的是,它是国内首个实现14nm KrF光刻胶量产的企业,而且树脂自给率能到100%,这一下就把成本比同行降低了50%。产品覆盖了芯片制造的全工艺场景,良率更是提到了95%,已经接近东京应化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光是半导体光刻胶营收就快到2亿元,同比增长超50%,其中KrF产品单月出货量都突破3吨了。客户名单更是亮眼,拿到了中芯国际28nm产线40%的采购份额,还新增了长江存储每年150吨的大订单。现在它还在跟ASML合作开发EUV封装技术,2025年产能要翻倍到2000吨,明显是要在高端市场再进一步。
第二家:南大光电——ArF高端市场的“破冰者”
在更难的ArF光刻胶领域,南大光电算是国内第一个啃下硬骨头的。它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28nm制程光刻胶量产的企业,线宽均匀性能控制在3nm以内,对比度达到12以上,跟信越的高端产品差不了多少。现在更进阶的14nm ArF浸没式光刻胶已经进入中芯国际验证阶段,针对128层3D NAND的高深宽比刻蚀胶也完成了客户测试。
产能和订单也跟上了,2025年ArF光刻胶产能从20吨直接提到50吨,还跟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签了合计30吨的年度供货协议。更聪明的是,它还搞了“材料组合拳”,自家的电子特气产品能同步配套晶圆厂,加上配套显影液金属离子含量低于0.5ppb,形成了技术协同优势。靠着这股劲儿,它的光刻胶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了170%,ArF产品毛利率更是高达55%,国家“02专项”还给了资助,研发底气更足了。
第三家:晶瑞电材——成熟制程的“王者”
如果说前两家主攻高端,晶瑞电材则在成熟制程里站稳了脚跟,它的G线/I线光刻胶国内市占率直接超过70%,化学放大型I线产品增长率甚至超500%。别小看成熟制程,现在汽车芯片、功率半导体需求旺盛,这部分市场的光刻胶用量极大,晶瑞电材正好抓住了机会。
2025年上半年,光是成熟制程光刻胶营收就有3.2亿元,同比增长65%,还拿到了华虹半导体90nm功率芯片的订单,士兰微35%的I线胶需求都由它供应。高端领域它也没掉队,KrF光刻胶已经覆盖90nm-55nm制程,进入了三安光电的供应链,ArF光刻胶送样中芯国际测试,缺陷率比去年下降了40%,预计2026年就能小批量供货。今年中报更吓人,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501.66%,实实在在靠产品赚了钱。
第四家:上海新阳——“一体化布局”的高手
上海新阳走的是全面发展的路子,KRF全品类光刻胶都能覆盖,自研的193纳米光刻胶已经通过验证,技术实力在国内排前列。它最突出的优势是“材料包”协同,不光做光刻胶,配套的显影液、蚀刻液等产品都能跟上,客户用着方便,粘性自然就高了。
现在公司的晶圆制造材料平台已经初具规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67%,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26.31%,这种“量价齐升”的表现,正是技术实力转化为市场收益的最好证明。而且它的产品已经能满足先进制程需求,随着国内晶圆厂验证推进,后续增长空间相当可观。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公司真能跟海外巨头掰手腕吗?其实行业特性已经给出了答案。光刻胶这东西是“耗材”,一旦通过晶圆厂验证进入供应链,更换供应商得重新花6-12个月做验证,还可能影响良率,所以客户粘性特别高。现在这4家公司已经拿到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头部晶圆厂的订单,相当于拿到了长期饭票。
从行业大趋势看,TECHCET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要到700亿美元,而中国关键电子材料市场规模能到1740.8亿元,同比增长21.1%。光刻胶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国产替代率刚突破30%,未来的增长空间可想而知。这几家公司已经在技术上撕开了口子,又有政策和市场托底,显然比那些只靠概念炒作的公司靠谱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光刻胶技术迭代快,研发投入就是生命线。这4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都不低,彤程新材19.3%,南大光电更是达到22%,都在持续加码高端产品研发。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进口产品?ArF光刻胶的市占率能快速突破20%吗?那些还在犹豫的投资者,该盯着技术突破还是订单放量?
⚠️文章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财经大会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