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海洋中仍蕴藏着大量未被发现的生物,在估计约两百万的海洋物种中,仅有一小部分被正式识别和描述。一个主要障碍在于,从一个物种的首次发现到其正式发表之间存在漫长的延迟,有时甚至长达数十年。
新研究揭示了14种此前未知的海洋物种,为了解隐藏在海洋深处的生命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球海洋中仍蕴藏着大量未被发现的生物,在估计约两百万的海洋物种中,仅有一小部分被正式识别和描述。一个主要障碍在于,从一个物种的首次发现到其正式发表之间存在漫长的延迟,有时甚至长达数十年。
为帮助弥合这一差距,"海洋物种发现"平台应运而生。这是一个专业、数据丰富的平台,旨在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简洁、高质量的描述。
这种创新的出版模式旨在显著缩短记录新物种所需的时间。随着人类活动持续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并推动未知物种走向灭绝,这一目标变得日益紧迫。
该项目由森肯伯格海洋物种联盟管理,该联盟是森肯伯格研究所暨法兰克福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项倡议。该联盟致力于加强分类学家之间的全球合作,为物种记录提供技术和后勤支持,并简化科学出版流程。
深海涌现新物种
在其第二次重要发布中,"海洋物种发现"平台汇集了20多名科学家,描述了14种新发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物种和2个此前未知的属。
这些发现包括多种多样的动物,如蠕虫、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相关研究成果在项目试点刊发布一年后,发表于《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
研究团队在其论文中表示:"我们共同的愿景是使分类学更快、更高效、更易获取、更受关注。"
技术助力快速识别
森肯伯格研究所暨法兰克福自然历史博物馆新成立的发现实验室,在描述大多数新物种方面提供了关键帮助。
该实验室提供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成像、分子条形码和微CT扫描,使研究人员能够轻松生成进行可靠物种描述所必需的高质量数据。
本项目研究的动物来自1米至6000多米不等的海洋深度。研究人员探索到的栖息最深处的动物是Veleropilina gretchenae,这是一种在阿留申海沟6465米深处发现的新种软体动物。
它是单板纲中首个直接从正模标本发表高质量基因组的物种之一。
深海解剖结构的高分辨率洞察
本系列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就是对肉食性双壳类Myonera aleutiana的解剖描述,该物种是仅凭非侵入性微CT扫描即得以详细记录的第二个双壳类物种。
该过程生成了超过2000张断层图像,为理解该双壳类的内部组织和软体部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这是首次提供任何Myonera属物种详细解剖信息的研究。
对其的描述也标志着一项新的深度记录:它在5170-5280米的深度被发现,比任何其他已记录的Myonera个体深约800米。
致敬科学传承与发现
其中一个新描述的物种是为了纪念约翰娜·丽贝卡·森肯伯格(1716–1743),她是一位支持科学和医学的自然学家和捐助者,为森肯伯格自然研究协会的成立做出了贡献。片脚类动物Apotectonia senckenbergae是在加拉帕戈斯裂谷热液喷口区2602米深处的贻贝床中发现的。
一些深海居民外形奇特:寄生性等足类动物Zeaione everta的雌性背部有明显的突起,类似于爆开的爆米花粒。其属名源自玉米属Zea,正反映了这种相似性。该物种在澳大利亚潮间带被发现,同时也代表着一个新属。
这篇论文还进一步揭示了已知的深海物种,如在5000多米深处发现的象牙贝Laevidentalium wiesei。
研究人员发现它携带着自己的"秘密搭车客" —— 一个附着在贝壳前部(凹面)的海葵。这是在Laevidentalium属中首次报道此类相互作用。
来源:知新了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