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账号,冒充亲友、客服,诱导共享屏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0 07:03 1

摘要:“表弟”来电话,要帮“表姐”取消手机应用中的自动扣费项目;“闺蜜”发来私信,请求帮忙付尾款。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近日,有两位女士就遇到了上述情况,由于她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操作,一个保住了卡里的1.6万元,一个则损失1.5万元。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案例吧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徐飞燕 陈晓青

“表弟”来电话,要帮“表姐”取消手机应用中的自动扣费项目;“闺蜜”发来私信,请求帮忙付尾款。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近日,有两位女士就遇到了上述情况,由于她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操作,一个保住了卡里的1.6万元,一个则损失1.5万元。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案例吧。

问问儿子,保住了1.6万元

一天晚上,家住桐乡市洲泉的刘女士突然接到表弟账号打来的语音电话。他问刘女士是不是开通了直播会员,说如果不关的话每月会自动扣费800元。

刘女士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开通过,“表弟”坚持应该是她不小心按到了某个按钮,“我就在那里做过客服,我帮你关闭。”听到熟悉的声音,刘女士放松了警惕,让他帮忙取消。

看着支付页面,刘女士心头一紧,“要付钱?”她脑海中浮现出儿子平时的反复叮嘱,还有平时反诈宣传时再三强调的“不听、不信、不转账”。于是,她退出界面做了一个关键动作——她决定先问问儿子。对方急了,不停催促刘女士尽快完成转账。起了疑心的刘女士便推说忘记密码了,挂掉了电话。

正在这时,儿子打来了视频电话,“妈!千万别输入密码,警察正在过来找你……”原来,洲泉派出所此前已接到预警线索,多次联系刘女士未果后,迅速联系其儿子,并根据儿子提供的刘女士所在位置,赶来找她进行当面劝阻。

反诈队员协助刘女士排查手机风险,拔卡断网、关闭屏幕共享、删除涉诈软件……“您表弟的账号被盗了,这骗子冒充您表弟,还冒充客服,幸好您没输入支付密码,不然就要把钱转给骗子了。”

帮“闺蜜”付尾款,损失1.5万元

不久前,汪女士在刷微博时收到一条“闺蜜”发来的私信。两人闲聊一会儿后,“闺蜜”告诉汪女士,自己在某购物网站上,买了一只奢侈品包,尾款还没有付。“闺蜜”告诉汪女士,自己的手机不小心泡了水打不开了,想让她帮忙,查看一下她的订单状态。

汪女士扫码进入网站后,“网站客服”称包的尾款止付将近,若无法按期支付尾款,则商品无法保留,定金也不能退。汪女士将这一情况告知“闺蜜”,对方一听急了:“你帮我付一下,我给你转钱来不及了!”

汪女士心中有一丝怀疑,但一想闺蜜确实曾说过想入手这款包,便答应了。由于汪女士的银行每日转账限额,她先向一个账户转了10000元,之后又扫了“网站客服”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5000元。“闺蜜”也立刻要了汪女士的银行卡号,不一会儿,就发来了20000元的转账截图。可汪女士并未收到转账,“闺蜜”表示转账可能有延迟,第二天应该就能收到了。

第二天早上,汪女士仍没有收到转账,便给“闺蜜”发消息询问,却发现自己被拉黑了。汪女士给“闺蜜”发去了微信消息询问情况。“我没有找你买过包包啊……”闺蜜这一句话让汪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立即前往秀洲区公安分局高照派出所报警,目前已追回钱款5000元。

嘉兴警方提醒大家,盗用账号,冒充亲友、客服,诱导共享屏幕,套取转账等行为都是诈骗,一定不要碍于人情而盲目相信对方,不经核实切勿向对方支付钱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