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6月,上海自贸区多了一家叫“WH Creative Studio”的新公司。
“陈伟霆和何穗,终于把恋爱谈成了公司。
”
2023年6月,上海自贸区多了一家叫“WH Creative Studio”的新公司。
股权结构简单得像一份结婚誓词:陈伟霆51%,何穗49%,注册资本没披露,但两人共同砸下的第一笔项目资金——6000万港元——已经变成了西贡面海的一栋三层豪宅。
港媒蹲守三个月,拍到同一辆港牌埃尔法连续进出,才在11月爆出:他们早在香港签字结婚,婚书编号与豪宅过户日期只差七天。
没有热搜,没有声明,只有一份被狗仔翻出来的“巴厘岛春季婚礼”场地预订,宾客栏上限50人。
把结婚证换成营业执照,把婚礼预算写进公司年报,这是内娱艺人“官宣2.0”:不占用公共资源,直接走工商登记。
粉丝再去扒,发现两人已经把“合体”做成了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2023年9月,陈伟霆主演的谍战剧《暴风》播出,收视率卡在1.2%不上不下。
剧宣预算见底前,一组“冷面女特工”大片突然铺满北上广深机场灯箱——何穗穿着1940s剪裁的西装套裙,站在老式留声机旁,手里拿的却不是枪,是剧中道具“密电唱片”。
海报右下角一行小字:特别出演·何穗。
剧方没花钱请流量女主,却靠超模一张脸把#何穗谍战脸#送上热搜,单日播放量追加3亿。
业内人士算过账:同等量级的流量女星报价1500万起步,而何穗按时尚大片标准收300万,还顺手给新剧做了高级定制,ROI直接翻5倍。
12月,《时尚COSMO》把年度封面留给他们——不是“情侣档”三个字,而是“跨界商业价值范本”。
拍摄现场摄影师要求“像谈判一样亲密”,于是封面里两人隔着一张办公桌,陈伟霆递过去一份合同,何穗拿的是一支钢笔,笔尖刚好停在签名线。
照片一出,杂志预售两小时破8万册,创下半年纪录。
时尚圈懂行:这是把“结婚”当成品牌联名,把“爱情”做成限量款。
别以为只是秀。
MDC榜单2023全球模特收入排行里,何穗以380万美元年收入列第17位,比不少一线小花高出一截。
她手里还有Tiffany、Estée Lauder两大全球硬奢合约,随便一张街拍都能把同色系包包带脱销。
陈伟霆这边,演唱会、综艺、潮牌“WILLIAMISM”年流水也过2亿。
两人把个人IP并表,相当于把两条高增速曲线并成一条更陡的指数——这就是“WH Creative Studio”最值钱的资产:一个自带供应链的“夫妻档MCN”。
但最精明的部分,是他们把“低调”也写进了商业计划书。2023年10月北京演唱会,何穗戴黑色鸭舌帽坐在内场17排,被粉丝认出后三分钟离场,留下一句“别拍他,让他好好唱”。
现场视频冲上热搜,评论区清一色“这才是嫂子”。
不炒作等于反向营销,舆情监测显示当日“陈伟霆 好感度”上涨12%,品牌方最爱用的“安全分”直接拉满。
何穗的经纪人后来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把私生活过成公关案例,才是真·超模。
”
回头看,两人的时间线其实藏着一条“估值曲线”:
2021年8月,第一次被拍同居,绯闻让陈伟霆抖音指数翻3倍,何穗微博涨粉80万——这是“天使轮”;
2022年8月,何穗32岁生日,陈伟霆带她回香港见家长,港媒用“准新娘”做头版——这是“A轮”,关系被资本市场认可;
2023年6月,公司成立、豪宅成交——B轮,资产并表;
2023年11月,注册结婚——Pre-IPO,锁定期开始;
2024春季,巴厘岛50人婚礼,就是敲钟上市,之后所有同框都将算进“关联交易”。
所以,下次再看到“陈伟霆何穗 低调”的热搜,别急着感动。
人家只是把“秀恩爱”升级成了“秀财报”——不喊口号,直接上数字。
感情一旦证券化,沉默就是最贵的公关。
普通人能抄的作业,是把“我们”当成一家无限责任公司去经营:
1. 签股东协议前先查彼此“商誉”,别等婚后做债务清算;
2. 把共同目标拆成KPI——买房、教育、养老,像融资路演一样写进商业计划书;
3. 留好退出条款,谁也不是谁的“对赌协议”;
4. 最重要的,别把私生活交给舆论审计,毕竟,真正的估值只在你们俩的资产负债表上。
婚礼结束,热搜会掉,杂志会下架,公司却要在年报里写三十年。
所以,祝福他们——也祝福每一个把爱情过成“盈利可持续、现金流健康”的合伙人。
记住,结婚证只是工商执照,日子才是长期财报;能不能一起把“WH”这两个字母,写成“我们”的缩写,要看下一季度的经营数据。
来源:洒脱葡萄W0Z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