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打西夏时,竟被一座山难住 999 次!眼看大雪要封山,大军即将陷入绝境,最后却靠一峰骆驼逆转局面,还在鄂尔多斯留下两个千年没消失的奇迹 —— 这传说到底是后人编的,还是真有其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打西夏时,竟被一座山难住 999 次!眼看大雪要封山,大军即将陷入绝境,最后却靠一峰骆驼逆转局面,还在鄂尔多斯留下两个千年没消失的奇迹 —— 这传说到底是后人编的,还是真有其事?
先给大家说个实事儿:现在去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新街镇西南,你还能看到一个叫 “骆驼峰查干淖尔” 的湖,湖边立着两座像极了骆驼的石山,当地老人一说起它们,就会翻开老故事:这湖、这山,都是当年神驼变的!
咱们先回到 800 多年前,成吉思汗带着大军打西夏,一路打一路胜,可到了鄂尔多斯高原,一座红通通的大山突然挡了路 —— 这就是乌兰陶勒盖,意思是 “红色的山峰”。那山陡得跟刀削似的,成吉思汗的坐骑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好马,可不管怎么使劲,冲了 999 次都没翻过去。
眼瞅着天越来越冷,风里都带着雪粒子,成吉思汗在宫帐里急得直转圈:帐帘掀了又落,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底下的将士也慌了 —— 再过十天,大雪一封山,别说继续打西夏,连粮草运输都得断,到时候大军只能在山里冻着饿着!
要是你在现场,看着这进退两难的局面,除了硬闯,还能想到啥招?
就在这时候,随军的忽兰哈屯站了出来。她跟着大军走了三年,见多识广,前阵子路过牧民帐篷时,还听老人说过一件奇事:成吉思汗的畜群里,有一峰白色的母骆驼特别有灵性,能感知天气,还救过迷路的牧民。
忽兰哈屯走到成吉思汗身边,轻声说:“大汗,您别太焦心,保重身体才是要紧的。我听说您的畜群里有峰白母驼,通着灵性,不如咱们祭天求一求,让母驼怀个驼羔,说不定这小驼羔能帮咱们越过这座山。”
成吉思汗那会儿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第二天一早,他就叫部将把那峰白母驼牵到帐前,自己带着几个亲信登上附近最高的土坡。坡上摆着刚宰的羊肉、酿好的奶酒,成吉思汗对着天空高声祷告,声音飘在空旷的高原上,连刮着的风都好像静了下来。
谁能想到,没过多久,这白母驼真就怀了孕,还顺利生下了一只小驼羔!更奇的是,母驼的奶一天比一天多,小驼羔叼着奶头吃撑了,剩下的奶顺着草地往下流,没几天就聚成了一汪清水。太阳一照,湖面白花花的,牧民们都围着喊 “查干淖尔”—— 也就是 “白色的湖”,后来大军的饮水,全靠这湖救了急!
又过了半年,小驼羔长得比一般骆驼壮实多了:毛雪白雪白的,像撒了层盐霜,眼睛亮得像高原上的星星,走起路来稳得能在背上放碗水不洒。成吉思汗一看,知道该试试了,就骑着这只小驼来到乌兰陶勒盖山前。
你猜这小驼做了啥?它先是站在山前摇了摇尾巴,蹦跶了两下,然后对着山峰 “嘶嘶” 叫了两声。突然,它前蹄一蹬,身子往上一跃,后蹄 “咔” 地踩在山石上,直接踏出个小坑!接着它一步一步绕着山走,身后就跟着多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上的石子都被踩得平平整整。
成吉思汗高兴得哈哈大笑,立马下令大军跟着神驼走。就这么着,大军顺顺利利越过了乌兰陶勒盖山,接着打西夏,最后还真打赢了!
可等成吉思汗带着大军回来,想再谢谢那对白母驼和神驼时,却看到了让人心头一震的画面:母驼和小驼就卧在乌兰陶勒盖山前,不管将士怎么叫、怎么摸,都一动不动。慢慢地,它们的身子开始变僵硬、变粗糙,最后竟变成了两座骆驼形状的石山,硬得跟铁似的!
后来的日子里,风吹雨打,原来的乌兰陶勒盖山慢慢被侵蚀得变了样,可那两座骆驼石山却一直立在那儿,旁边的查干淖尔湖也一直有水,世世代代滋养着附近的人。
现在去那儿,还能听到当地老人说:下雨天站在骆驼石山旁边,能隐约听到驼铃响;查干淖尔湖里的水,喝着比别的地方甜。可也有人说这都是编的 —— 哪有骆驼能踏出路、能变成山的?母驼的奶再多,也不可能汇成湖啊!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翻出当地出土的老账本,上面还真写着 “驼乳盈泽,民赖其生”,意思是骆驼的奶汇成了水泽,老百姓靠它活命。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真有这么神奇的事?
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鄂尔多斯的骆驼传说,是真有其事,还是成吉思汗为了鼓舞士气编的故事?要是你去查干淖尔湖边,看到那两座骆驼石山,会想跟它们说点啥?评论区咱们好好唠唠!
来源:海贼小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