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笑,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北京地铁10号线里一个女生对着口罩哭出来的原话。
“刚被裁,分手短信就追上来,手机像提前设好倒计时。
”
别笑,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北京地铁10号线里一个女生对着口罩哭出来的原话。
LinkedIn刚出的《全球职场韧性报告》说,68%的人三个月内能再上岗,可没人告诉你,那72小时怎么熬。
哈佛实验室把Z世代拉去测皮质醇,发现他们平均2.7个月就能“回血”,但前提是——得先熬过“3天宣泄期”。
怎么泄?
别闷在出租屋。
去美团搜“一人食”,把备注改成“求鼓励”,骑手会送你一张手写便签,去年这样的订单暴涨215%,平台干脆成立了“暖心备注”公益小组。
有人收到过一句“兄弟,我去年也被裁,现在开奶茶店,排队到马路对面”,当天就把简历投出去了。
父母的作用比心理咨询还猛——中科院心理所给的数据,家人支持的心理疗愈效果直接+23%。
所以真别嫌爸妈唠叨,被裁当天先回家吃顿剩饭,比花800块找咨询师哭一小时管用。
想快速“重启”,记住“3×3”节奏:
3天允许自己烂成泥,外卖盒子堆成山也别骂自己;
3周把简历拆成乐高,每天只改一块,避免一看全空白就慌;
3个月必须出门见人,北京“重启空间”、上海“破茧俱乐部”都提供免费工位,咖啡渣里泡着一半刚被裁的总监,互相递名片,比BOSS直聘上的已读不回靠谱。
抖音上“35岁重启人生”话题播放50亿次,不是鸡汤,是天眼查里那31.5%的新注册小微企业老板,真的都拿过裁员赔偿款。
上海一个前互联网高管,被裁第28天开始拍“失业日记”,第58天接到第一条广告,现在每月流水够给前团队发薪水,他说秘诀只有一句:“把羞耻感调成静音。
”
情侣这边就残酷了——珍爱网调研,职业地震后72小时内分手率飙47%。
想保感情,最好提前立“裁员协议”:谁先被裁,另一方请三天假陪投简历,不许冷嘲热讽。
听起来像笑话,但真有用,疫情间建立的关系分手率反而降18%,就是因为一起扛过事。
最后说点不体面的:
被裁那天,把工牌扔进垃圾桶前拍张照,发小红书,配文“明天不打卡了”,流量可能比年会抽奖还高。
别小看这一下,点赞里藏着下家HR,评论区里蹲着未来合伙人。
失业就像地铁故障,广播说“请耐心等待”,其实最管用的是自己拉开门下车,去换下一班。
别忘了,赔偿款到账那天,先给自己点一份贵到肉疼的外卖,备注写:
“老板,我请自己吃散伙饭,下次来,我请你。
”
来源:iy杂货店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