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10.19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7:00 1

摘要:连接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的基础交通设施构想由来已久,其中白令海峡隧道项目也并非首次出现。白令海峡位于北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宽度约85公里,最窄处仅53公里,水深较浅,这使得建造海底隧道的工程设想从技术上具备可行性。历史上,这一概念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当时的美国

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第4条简讯:俄罗斯提议与美国在白令海峡下方共建一条“普京-特朗普”铁路隧道,以此连接两国、开启自然资源联合勘探并“彰显团结精神”。

连接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的基础交通设施构想由来已久,其中白令海峡隧道项目也并非首次出现。白令海峡位于北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宽度约85公里,最窄处仅53公里,水深较浅,这使得建造海底隧道的工程设想从技术上具备可行性。历史上,这一概念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当时的美国工程师就曾提出过连接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的铁路线,以扩展跨大陆铁路网络。20世纪初,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批准过类似计划,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搁置。

苏联时期,这一想法再度被提及,不过冷战的紧张局势最终使该想法流产。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多次重提这一项目。2007年,普京首次公开表达对白令海峡隧道项目的支持。当时,俄罗斯提出了一项名为“世界连接”的计划,设想建造一条约113公里的海底隧道,连接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威尔士角,构成一条从伦敦到纽约的“超级高速公路”。该提议由俄罗斯交通部和经济发展部联合推动,估算成本约650亿美元,计划包括铁路和能源管道,旨在缩短欧亚与北美间的货运时间,并为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提供新通道。然而,受限于高昂成本和技术挑战,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一计划未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1年,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成立,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将白令海峡隧道列为吸引国际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当时正值北极资源开发热潮,俄罗斯寻求通过基础设施合作巩固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且此时项目估算成本已降至100-120亿美元。尽管该提议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兴趣,但当时俄乌因克里米亚问题正剑拔弩张,美俄关系出现恶化,项目因此搁置。

2017年,俄罗斯在制定北极发展战略时再次提及白令海峡隧道。俄罗斯能源部和交通部联合发布报告,提议将隧道纳入“北极走廊”计划,旨在通过基础设施整合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国际贸易。报告指出,隧道可支持每年约1亿吨的货物运输,将显著降低从亚洲到北美的物流成本。然而,此时美俄关系因叙利亚冲突和制裁进一步紧张,美国方面未予积极回应,项目仍停留在概念阶段。

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左)与普京

因此,结合今天的新闻,这起码已经是俄罗斯第四次提出建设白令海峡隧道工程了。且负责人还是前文提到的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其如今不仅是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负责人,还是普京的投资特使。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在16日于社交媒体上介绍了这一构想,强调隧道不仅能连接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与美国阿拉斯加州,还将促进两国在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联合勘探,并作为象征“团结精神”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总投资约80亿美元,由莫斯科与国际伙伴共同出资,建设周期不超过八年,并特别邀请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参与挖掘工作。

对于这一提议,正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共进午餐的特朗普表示这一想法“有趣”,但需要进一步思考。特朗普的态度被解读为美俄关系缓和的信号,也许答应俄罗斯这个朝思暮想的能源货运通道,会让特朗普斡旋的俄乌停战添上一份筹码。

来源:有观点大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