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小米刚出来,手机卖1999块,那时候苹果三星动不动就三四千,小米直接把价格砍掉一半,雷军自己上论坛回帖,用户说哪里不好,他真改系统,大家觉得这人实诚,不忽悠,连他说英文“I’m not a salesman”都当笑话传,买手机不是买参数,是买一种被人
2011年小米刚出来,手机卖1999块,那时候苹果三星动不动就三四千,小米直接把价格砍掉一半,雷军自己上论坛回帖,用户说哪里不好,他真改系统,大家觉得这人实诚,不忽悠,连他说英文“I’m not a salesman”都当笑话传,买手机不是买参数,是买一种被人当回事的感觉,米粉文化就这么来了,用户觉得自个儿真参与了产品。
后来小米涨价了,从两千多涨到五千多,手机用起来却没那么顺手,信号时好时坏,电池标得虚,拍照也没发布会上说的那么好看,雷军说话也变了,以前讲参数,现在总说遥遥领先、史诗级突破,2021年说的自研芯片没了下文,2023年吹的300W快充得在特定条件下才跑得出来,用户不再全信发布会,得等第三方测评出来才决定要不要买,听雷军的话,但别当真,成了大家嘴边常说的话,信任不是一下子没了,是一点一点被磨掉的。
十年前老板亲自上网跟粉丝说话,大家觉得稀奇,现在董明珠直播卖货,李斌在线回消息,罗永浩上台说脱口秀,谁都不觉得新鲜了,买东西前先看实测视频,翻车主论坛,翻专业测评,雷军那种PPT发布会,以前觉得有劲,现在只觉得像空话,没人再为口号掏钱,都为真真切切的体验买单,这不光是小米一家的困境,所有靠老板个人光环撑着的品牌,都得面对同样的问题。
2024年小米汽车SU7上市,雷军的热度把大家的期待抬得很高,车一交到手里,问题就来了,品控不行,交付拖着,销售只顾着推装饰件,有评测说这车在量产车里垫底,用户发现小米还是把雷军当唯一招牌,他一个人撑着品牌,他一出事,公司口碑就跟着跌,这种模式太靠个人,组织跟不上,迟早要出问题。
小米得做高端机,得自研芯片,得造车,不这样就难活下去,全球手机的利润九成让苹果拿走了,小米再不动作就只能被甩开,它说手机利润不超过百分之五,其实比不少同行更实在,可节奏总没跟上,嘴上讲得明白,手上却没实招,用户能等五年,但等五年后还是听空话,谁还肯信呢。
用户不是不买账,是不再随便信了,他们看得到细节,问得更具体,要的是实在的东西,雷军不用再当神,只要每台手机、每辆车,都对得起用户掏的钱,大家要的是靠得住的产品,不是让人感动的故事,谁能做到这点,谁就能继续站住。
来源:财经侦探社一点号1